技术新讯 > 船舶设备制造技术 > 一种双气室气胀救生衣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双气室气胀救生衣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1 06:51:15

本技术涉及救生衣,特别涉及一种双气室气胀救生衣。

背景技术:

1、救生衣又称救生背心,是一种救护生命的服装,设计类似背心,采用尼龙面料或氯丁橡胶,浮力材料或可充气的材料,反光材料等制作而成,一般使用年限为5-7年,是船上、飞机上的救生设备之一,一般为背心式,用泡沫塑料或软木等制成,穿在身上具有足够浮力,使落水者头部能露出水面。

2、目前,公告号为:cn212500956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气囊气胀救生衣,此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气囊气胀救生衣,属于救生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和控制开关,所述壳体内侧镶嵌有气囊,所述气囊为两组,且两组所述气囊以壳体为中心呈镜像设置,所述气囊底部分别配合连接有气压泵,所述壳体外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有纽扣,所述壳体顶部外侧镶嵌连接有太阳能电板,所述太阳能电板信号输出端连接微型逆变器信号接收端,所述壳体顶部镶嵌连接有头框,太阳能板吸收太阳能通过微型逆变器把直流电能转变成交流电,即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当落入水中时,通过微型逆变器电流输出端连接led灯电流输入端,可为使用人员提供照明,以便于被搜救人员发现。

3、现有的双气室气胀救衣多数都为一体式,并且在气囊的外侧未设置有防护结构,从而容易导致气囊被刺破或者划拨后,从而降低救生衣的使用安全性,并且其双气室气胀救衣在进行穿戴时,其单一的卡合结构,不便于使用者的穿戴使用,因此,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气室气胀救生衣,旨在解决现有的双气室气胀救衣多数都为一体式,并且在气囊的外侧未设置有防护结构,从而容易导致气囊被刺破或者划拨后,从而降低救生衣的使用安全性,并且其双气室气胀救衣在进行穿戴时,其单一的卡合结构,不便于使用者的穿戴使用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气室气胀救生衣,包括救生衣体,所述救生衣体前侧的两侧均设置有双气囊组件,所述救生衣体前侧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磁接组件,所述救生衣体前侧两侧的顶部、中间和底部均设置有卡合组件;

3、所述双气囊组件包括双气室气囊和轻量化防护网,所述双气室气囊分别内嵌在救生衣体前侧内部的两侧,所述轻量化防护网固定连接在救生衣体前侧的两侧并位于在双气室气囊的前侧。

4、为了达到提升使用者在穿戴救生衣体便捷性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气室气胀救生衣优选的,所述磁接组件包括磁吸块和磁性片,所述磁吸块固定连接在救生衣体前侧内部的右侧,所述磁性片固定连接在救生衣体前侧内部的左侧,所述磁性片和磁吸块磁性连接。

5、为了达到进一步的实现将救生衣体牢牢固定在使用者身体外侧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气室气胀救生衣优选的,所述卡合组件包括弹簧卡合头和卡合套,所述弹簧卡合头和卡合套分别固定连接在救生衣体前侧两侧的顶部、中间和底部,所述弹簧卡合头和卡合套卡接。

6、为了达到进一步的提升救生衣体实用性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气室气胀救生衣优选的,所述救生衣体前侧顶部的两侧均粘接有反光条,所述反光条的表面具有耐磨涂层。

7、为了达到便于使用者放置一些工具使用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气室气胀救生衣优选的,所述救生衣体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放置袋,所述放置袋为轻量化环保塑料制备。

8、为了达到进一步的提升救生衣体整体的牢固性以及对其双气室气囊进行防护使用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气室气胀救生衣优选的,所述救生衣体前侧的两侧和底部均内嵌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位于双气室气囊的外侧。

9、为了达到便于对双气室气囊进行充气使用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气室气胀救生衣优选的,所述救生衣体底部的两侧均内嵌有单向充气嘴,所述单向充气嘴的顶部贯穿救生衣体的底部并与双气室气囊的底部连通。

10、为了达到对其单向充气嘴进行堵塞使用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气室气胀救生衣优选的,所述单向充气嘴的底部插接有塞柱,所述塞柱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圈。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该双气室气胀救生衣,通过设置救生衣体、双气囊组件、磁接组件和卡合组件,经过在其救生衣体前侧的两侧内嵌双气室气囊,然后再将轻量化防护网固定在救生衣体前侧的两侧,以此用来对其双气室气囊进行防护使用,从而使得在后续救生衣体使用过程中其双气室气囊不易被刺破或者划拨,从而提升救生衣的使用安全性,以及后续使用者进行穿戴时,只需要将其救生衣体前侧的卡合组件逐一的打开,然后略微用力的拉动救生衣体前侧的两侧,从而使得位于救生衣体内部的磁接组件进行分离,然后使用者将其救生衣体套穿在体外,接着磁接组件自动的靠近,率先使得救生衣体进行合并,然后使用者再将其救生衣体前侧的卡合组件进行连接固定即可,以此便于使用者的穿戴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双气室气胀救生衣,包括救生衣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衣体(1)前侧的两侧均设置有双气囊组件(2),所述救生衣体(1)前侧内部的两侧设置有磁接组件(3),所述救生衣体(1)前侧两侧的顶部、中间和底部均设置有卡合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气室气胀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接组件(3)包括磁吸块(301)和磁性片(302),所述磁吸块(301)固定连接在救生衣体(1)前侧内部的右侧,所述磁性片(302)固定连接在救生衣体(1)前侧内部的左侧,所述磁性片(302)和磁吸块(301)磁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气室气胀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组件(4)包括弹簧卡合头(401)和卡合套(402),所述弹簧卡合头(401)和卡合套(402)分别固定连接在救生衣体(1)前侧两侧的顶部、中间和底部,所述弹簧卡合头(401)和卡合套(402)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气室气胀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衣体(1)前侧顶部的两侧均粘接有反光条(5),所述反光条(5)的表面具有耐磨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气室气胀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衣体(1)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放置袋(6),所述放置袋(6)为轻量化环保塑料制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气室气胀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衣体(1)前侧的两侧和底部均内嵌有加强筋(7),所述加强筋(7)位于双气室气囊(201)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气室气胀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衣体(1)底部的两侧均内嵌有单向充气嘴(8),所述单向充气嘴(8)的顶部贯穿救生衣体(1)的底部并与双气室气囊(201)的底部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气室气胀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充气嘴(8)的底部插接有塞柱(9),所述塞柱(9)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圈。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气室气胀救生衣,属于救生衣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救生衣体,所述救生衣体前侧的两侧均设置有双气囊组件,所述救生衣体前侧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磁接组件,所述救生衣体前侧两侧的顶部、中间和底部均设置有卡合组件,通过设置救生衣体、双气囊组件、磁接组件和卡合组件,经过在其救生衣体前侧的两侧内嵌双气室气囊,然后再将轻量化防护网固定在救生衣体前侧的两侧,以此用来对其双气室气囊进行防护使用,从而使得在后续救生衣体使用过程中其双气室气囊不易被刺破或者划拨,从而提升救生衣的使用安全性,以及后续使用者进行穿戴时,只需要将其救生衣体前侧的卡合组件逐一的打开。技术研发人员:钱锋,王海东,胡黄生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台市江海救生消防设备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123技术公布日:2024/5/29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2/22529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