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动力装置
- 国知局
- 2024-08-01 07:16:14
本发明属于动力装置,具体为一种船舶动力装置。
背景技术:
1、船舶动力装置又称推进装置,是为保证船舶正常营运而设置的动力设备,为船舶提供推进动力,保证船舶以一定速度巡航的机械设备,船舶动力装置是为保证船舶正常营运而设置的动力设备,是为船舶提供各种能量和使用这些能量,以保证船舶正常航行,人员正常生活,完成各种作业。船舶动力装置是各种能量的产生、传递、消耗的全部机械、设备,它是船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随着城市人造湖公园的大量开发,配套实施水上游乐船项目也十分的火爆,是亲子游、学生以及老年人观光游玩的新颖方式,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以及经济效益。
3、但是现在有的船舶动力装置的船桨都是固定设置的,不能根据不同的环境来改变船桨的角度,从而导致船舶的行驶同时现有的动力装置在使用时容易被水草等物体缠紧并导致其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船桨角度调节问题,提供一种船舶动力装置。
2、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船舶动力装置,包括船舶主体和动力装置箱,所述船舶主体的内部底端固定设置有动力装置箱,所述动力装置箱的内部底层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表面活动设置有转动套,且所述转动套在船舶主体的外端连接有保护外壳,所述伸缩杆在保护外壳的内部一端固定设置有卡轮盘,所述卡轮盘的内部活动设置有三个连接珠,所述连接珠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和保护外壳的连接处设置有大转珠,所述连接杆在保护外壳的外端连接有船桨。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可以调节的船桨可以使船舶在不同环境改变船桨的角度,从而可以使船舶行驶的更加顺利,启动设置在动力装置箱内部的气缸可以带动伸缩杆进行伸缩往复运动,从而带动在保护外壳内部的卡轮盘进行运动,从而促使其带动连接珠和连接杆改变角度,再通过设置的大转珠来方便该组件改变船桨在表面的角度,从而使船舶应对不同环境,当保护外壳和船桨进行转动时,设置的连接珠可以在卡轮盘的内部转动,从而不影响船桨结构的正常运行。
4、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船舶主体的后端底部表面设置有不锈钢网罩,所述不锈钢网罩的两端固定设置安装板,且所述安装板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不锈钢网罩的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表面活动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连接有刀片。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船舶主体后端外部设置的不锈钢网罩将船舶的船桨包围在内,通过在不锈钢网罩的外表面设置多个刀片可以阻挡水里的水草等,防止其卷入船桨导致船舶不能正常行驶,在不锈钢网罩表面设置的连接板便于活动杆和刀片的安装,从而在船舶行驶时促使刀片转动,并将水草切断。
6、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船舶主体的内部后端设置有密封壳,且所述密封壳和不锈钢网罩对应连接,所述密封壳和转动套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组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密封壳和不锈钢网罩便于保护其他设备,而设置的密封件可以防止外部的水进入设备的内部。
8、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装置箱的内部上层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在动力装置箱外部的延长端连接有主动轮。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设置在动力装置箱内部的驱动电机可以带动转动轴和主动轮进行转动,从而为其他组件传输动力,便于船舶的行驶。
10、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套和从动轮在船舶主体内部的连接处表面设置有从动轮,且所述从动轮和主动轮啮合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从动轮和主动轮的啮合连接可以使转动轴在转动时带动转动套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其他组件进行转动。
12、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装置箱的内部上下端均设置有导热板,且所述导热板的表面设置有导热管,且所述导热管环绕在驱动电机和气缸的周围。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驱动电机和气缸的周围设置导热管和导热管连接的导热板可以将产生的热量传输出去,从而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14、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装置箱的内壁表面均粘接有吸音垫,且所述动力装置箱的板壁中层设置有真空层。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动力装置箱内部设置的真空层和吸音垫可以减少内部产生的噪音,从而可以提高乘客的舒适度。
16、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船舶主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内放置有多个座位。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船舶主体内部设置的座位便于乘坐人员的落座,可以方便船舶带人行驶。
18、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船舶主体上表面后端设置有储备箱,所述船舶主体的上表面前端放置有多个救生圈。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船舶主体上方设置的救生圈可以应对突发的意外情况,而设置的储备箱可以放置其他物品。
20、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船舶主体的凹槽前端表面设置有挡风玻璃,所述挡风玻璃的下方设置有方向盘和仪表盘,且所述仪表盘的下方设置有控制面板。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人员可以通过控制控制面板对船舶进行调节,而设置的仪表盘便于人员的观测,同时可以转动方向盘来调节船舶的行驶方向,而设置的挡风玻璃可以起到挡风保护驾驶员的作用。
22、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3、1.通过设置可以调节的船桨可以使船舶在不同环境改变船桨的角度,从而可以使船舶行驶的更加顺利,启动设置在动力装置箱内部的气缸可以带动伸缩杆进行伸缩往复运动,从而带动在保护外壳内部的卡轮盘进行运动,从而促使其带动连接珠和连接杆改变角度,再通过设置的大转珠来方便该组件改变船桨在表面的角度,从而使船舶应对不同环境,当保护外壳和船桨进行转动时,设置的连接珠可以在卡轮盘的内部转动,从而不影响船桨结构的正常运行。
24、2.在船舶主体后端外部设置的不锈钢网罩将船舶的船桨包围在内,通过在不锈钢网罩的外表面设置多个刀片可以阻挡水里的水草等,防止其卷入船桨导致船舶不能正常行驶,在不锈钢网罩表面设置的连接板便于活动杆和刀片的安装,从而在船舶行驶时促使刀片转动,并将水草切断。
技术特征:1.一种船舶动力装置,包括船舶主体(1)和动力装置箱(6),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舶主体(1)的内部底端固定设置有动力装置箱(6),所述动力装置箱(6)的内部底层设置有气缸(9),所述气缸(9)的输出端连接有伸缩杆(11),所述伸缩杆(11)的外表面活动设置有转动套(13),且所述转动套(13)在船舶主体(1)的外端连接有保护外壳(15),所述伸缩杆(11)在保护外壳(15)的内部一端固定设置有卡轮盘(17),所述卡轮盘(17)的内部活动设置有三个连接珠(18),所述连接珠(1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9),所述连接杆(19)和保护外壳(15)的连接处设置有大转珠(20),所述连接杆(19)在保护外壳(15)的外端连接有船桨(1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舶主体(1)的后端底部表面设置有不锈钢网罩(21),所述不锈钢网罩(21)的两端固定设置安装板(22),且所述安装板(22)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栓(23),所述不锈钢网罩(21)的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连接板(24),所述连接板(24)的表面活动设置有活动杆(26),所述活动杆(26)的另一端连接有刀片(25)。
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船舶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舶主体(1)的内部后端设置有密封壳(7),且所述密封壳(7)和不锈钢网罩(21)对应连接,所述密封壳(7)和转动套(13)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组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箱(6)的内部上层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8),所述驱动电机(8)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动轴(14),所述转动轴(14)在动力装置箱(6)外部的延长端连接有主动轮(1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船舶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套(13)和从动轮(12)在船舶主体(1)内部的连接处表面设置有从动轮(12),且所述从动轮(12)和主动轮(10)啮合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船舶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箱(6)的内部上下端均设置有导热板(27),且所述导热板(27)的表面设置有导热管(28),且所述导热管(28)环绕在驱动电机(8)和气缸(9)的周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箱(6)的内壁表面均粘接有吸音垫(29),且所述动力装置箱(6)的板壁中层设置有真空层(3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舶主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内放置有多个座位(3)。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舶主体(1)上表面后端设置有储备箱(2),所述船舶主体(1)的上表面前端放置有多个救生圈(33)。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船舶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舶主体(1)的凹槽前端表面设置有挡风玻璃(31),所述挡风玻璃(31)的下方设置有方向盘(5)和仪表盘(32),且所述仪表盘(32)的下方设置有控制面板(4)。
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动力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船舶动力装置。本发明中,船舶主体的内部底端固定设置有动力装置箱,动力装置箱的内部底层设置有气缸,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的外表面活动设置有转动套,且转动套在船舶主体的外端连接有保护外壳,伸缩杆在保护外壳的内部一端固定设置有卡轮盘,卡轮盘的内部活动设置有三个连接珠,连接珠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和保护外壳的连接处设置有大转珠,连接杆在保护外壳的外端连接有船桨,通过设置可以调节的船桨可以使船舶在不同环境改变船桨的角度,从而可以使船舶行驶的更加顺利,启动设置在动力装置箱内部的气缸可以带动伸缩杆进行伸缩往复运动,从而促使其带动连接珠和连接杆改变角度。技术研发人员:孙树政,徐浩然,刘学亚,杨武芳,杨鑫,蔡文杰,胡嵩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烟台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院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7/9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2/22681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一种小型水域水质监测平台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