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循环水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29 14:22:51
本技术涉及热交换器,尤其涉及一种内循环水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1、压缩机循环水一般要采用软化水循环冷却,但在大多数工厂内使用的循环水系统都不是软化水,导致压缩机的内部冷却器经常产生结垢现象,从而影响冷却效果,还存在损坏压缩机冷却器的可能。而通过整体更换软化水循环冷却系统,会大大增加建设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循环水冷却系统,采用单独制作压缩机内循环软化水系统与外循环冷却水系统闭路换热,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内循环水冷却系统,包括:外接冷却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外接冷却水循环系统通过热交换器连接的软化水内循环系统;
4、所述热交换器包括:两条闭路循环的流体换热通道,两条闭路循环的流体换热通道用于外接冷却水循环系统与软化水内循环系统进行循环水热交换,其中一条流体换热通道的入口端和出口端与外接冷却水循环系统的出水口和入水口连接,另一条流体换热通道的入口端和出口端与软化水内循环系统连接;
5、所述软化水内循环系统包括:至少一条带有管道离心泵的主循环管路、装有软化水的膨胀水箱、与流体换热通道出口端连接的第一循环管、与膨胀水箱连接的第二循环管、以及连接主循环管路、第一循环管和第二循环管的连通叉管,所述主循环管路的入口端、第一循环管和第二循环管均安装在连通叉管的接口上,所述主循环管路的出口端通过连通叉管与待冷却设备的冷却室进口端连接,待冷却设备的冷却室出口端通过第三循环管与流体换热通道入口端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两条所述主循环管路的入口端对称安装在四口连通叉管(四通管)两个相对的接口上,所述第一循环管和第二循环管对称安装在四口连通叉管(四通管)另外两个相对的接口上,两条主循环管路的出口端通过三口连通叉管(三通管)与待冷却设备的冷却室进口端连接,待冷却设备的冷却室出口端通过第三循环管与流体换热通道入口端连接,所述主循环管路的入口端和出口端上安装有用于管路启闭的蝶阀。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主循环管路由两个弯管、连接两个弯管与管道离心泵的避震喉(胶墩),位于入口端的所述弯管通过蝶阀与四口连通叉管的接口密封连接,位于出口端的所述弯管通过蝶阀与三口连通叉管的接口密封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第一循环管的入水端与流体换热通道出口端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循环管的出水端与四口连通叉管通过避震喉(胶墩)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第二循环管的一端与膨胀水箱连接,另一端与四口连通叉管的接口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压缩机冷却室进口端通过避震喉(胶墩)与三口连通叉管的接口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压缩机冷却室出口端通过避震喉(胶墩)与第三循环管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蝶阀为手动蝶阀或者自动蝶阀。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热交换器为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由多个换热板片按固定间隔四周通过密封垫片密封并用夹紧螺丝压紧而成。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两条所述流体换热通道的入口端和出口端位于热交换器的同一侧。
1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积极效果是:
16、1、本实用新型采用两套可切换式主循环管路,其目的是一套正常工作另一套可以备用及检修,不影响正常使用。热交换器是由许多换热板片按一定间隔四周通过密封垫片密封并用夹紧螺丝压紧而成,板与板之间的位置是交替放置的,外接冷却水循环系统与软化水内循环系统的流体分别进入各自通道,外循环冷却水降低内循环软化水温度的目的。
17、2、本实用新型的软化水内循环系统具有小循环、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污垢少、易清理、易检修的优点,能有效减少因水质引起对设备冷却系统的堵塞、很大程度上减少设备因水质问题引起的故障。
18、3、本实用新型单独制作了压缩机循环水系统,即软化水内循环系统,采用软化水闭路循环对压缩机进行冷却,以达到保护压缩机,延长压缩机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1.一种内循环水冷却系统,包括:外接冷却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外接冷却水循环系统通过热交换器连接的软化水内循环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循环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两条所述主循环管路的入口端对称安装在四口连通叉管两个相对的接口上,所述第一循环管和第二循环管对称安装在四口连通叉管另外两个相对的接口上,两条主循环管路的出口端通过三口连通叉管与待冷却设备的冷却室进口端连接,待冷却设备的冷却室出口端通过第三循环管与流体换热通道入口端连接,所述主循环管路的入口端和出口端上安装有用于管路启闭的蝶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循环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循环管路由两个弯管、连接两个弯管与管道离心泵的避震喉,位于入口端的所述弯管通过蝶阀与四口连通叉管的接口密封连接,位于出口端的所述弯管通过蝶阀与三口连通叉管的接口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循环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管的入水端与流体换热通道出口端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循环管的出水端与四口连通叉管通过避震喉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循环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循环管的一端与膨胀水箱连接,另一端与四口连通叉管的接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循环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室进口端通过避震喉与三口连通叉管的接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循环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室出口端通过避震喉与第三循环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循环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蝶阀为手动蝶阀或者自动蝶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循环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为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由多个换热板片按固定间隔四周通过密封垫片密封并用夹紧螺丝压紧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循环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两条所述流体换热通道的入口端和出口端位于热交换器的同一侧。
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一种内循环水冷却系统,包括:外接冷却水循环系统,与外接冷却水循环系统通过热交换器连接的软化水内循环系统;热交换器包括:两条闭路循环的流体换热通道,两条闭路循环的流体换热通道用于外接冷却水循环系统与软化水内循环系统进行循环水热交换;软化水内循环系统包括:两条带有管道离心泵的主循环管路、装有软化水的膨胀水箱、与流体换热通道出口端连接的第一循环管、与膨胀水箱连接的第二循环管、以及连接主循环管路、第一循环管和第二循环管的四通管;本技术的优点:单独制作了压缩机循环水系统,即软化水内循环系统,采用软化水闭路循环对压缩机进行冷却,以达到保护压缩机,延长压缩机使用寿命。技术研发人员:于萱,毛建斌,王春雨,付俊佳,薄航,候成鹏,王川明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林市新大科机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201技术公布日:2024/7/23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5/14894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