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发动机及配件附件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一种发动机的火花塞冷却结构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发动机的火花塞冷却结构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27 13:24:44

本技术属于发动机,涉及一种发动机的火花塞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1、发动机的气缸盖又称缸头,安装在缸体的上面,从上部密封气缸并在两者间构成燃烧空间。它经常与高温高压燃气相接触,因此承受很大的热负荷和机械负荷,因此需要进行冷却。用于点火的火花塞多插设在缸头上,火花塞温度过高时可能导致提前点火和发动机爆震。

2、申请公布号为cn109209549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有气门座冷却油道的摩托车发动机气缸头,所述气缸头上设有排气门座、火花塞孔、凸轮轴安装孔、链条室,所示的排气门座和气缸头过盈配合连接,其特征是,所述气缸头上设置一油道,所述油道的进油口靠近排气门座位置,油道通过火花塞附近,所述油道与凸轮轴安装孔相通,所述油道将机油通过该油道依次冷却排气门座、火花塞和凸轮轴,将机油回流到链条室,然后回流到曲轴箱。

3、上述发动机中在气缸盖设置冷却油道,能实现对火花塞的降温效果,但机油的流量往往较小,冷却效果十分有限。为此,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容易考虑如:1、由于增加机油的流量能交换吸收更多的热量,因此在气缸盖内设计尺寸更大的油道,增加流经的机油量以提升冷却效果;2、考虑在火花塞处额外设置冷却风道结构或散热片,提升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发动机的火花塞冷却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发动机上火花塞的冷却效果不足。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发动机的火花塞冷却结构,发动机包括气缸盖,所述气缸盖上具有出液口、进液口和用于安装火花塞的插孔,冷却结构包括位于所述气缸盖内的冷却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套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出液口和进液口连通的单向流道一,所述单向流道一具有缩口段,所述缩口段与所述插孔通过导热薄壁分隔。

4、气缸盖固设于发动机缸体之上,其与缸体之间的空间用于供燃油点燃驱动曲轴做功,气缸盖内的冷却水套用于使其内流过的冷却液不断吸收气缸盖发散的热量实现冷却降温,气缸盖上的进液口用于使缸体水套内的冷却液通过并进入气缸盖内,出液口用于使经过换热的冷却液流出气缸盖的冷却水套,实现循环换热效果;通过设置冷却水套包括两端分别连通出液口和进液口的单向流道一,并设置单向流道一的缩口段与插孔之间通过导热薄壁分隔,这样单向流道一可容许冷却水套内的冷却液不断自进液口进入并流出出液口,以不断带走气缸盖上的热量实现冷却;单向流道一上的缩口段由于具有更小的流通截面,会使通过该处的冷却液流速更快,进而也使冷却液能使更多流量的冷却液经导热薄壁与插孔内设置的火花塞换热,优化对火花塞的冷却效果。

5、在上述发动机的火花塞冷却结构中,所述气缸盖的底部具有燃烧室,所述单向流道一绕所述燃烧室的外周布置,所述气缸盖内具有与该燃烧室连通的进气孔道和排气孔道,所述缩口段位于该燃烧室上方的所述进气孔道和排气孔道之间。进气孔道和排气孔道分别用于将油气混合气送入燃烧室和将燃烧废气排出燃烧室,这样单向流道一部分伸入进气孔道和排气孔道之间的位置,能增单向流道一在进气孔道和排气孔道外围的布置长度和面积,利于提升换热效率,提升冷却效果。

6、在上述发动机的火花塞冷却结构中,所述单向流道一的内壁具有朝所述插孔所在位置伸出的隔板,所述隔板布置于所述进气孔道和排气孔道之间且该隔板的上下两侧边均与单向流道一的内壁结合,所述隔板靠近该插孔的一端与该处的单向流道一内壁之间形成所述缩口段。这样经隔板将单向流道一的内腔分隔开,实现缩口段功能的同时可使冷却液在经过缩口段前后均沿隔板流动,而隔板大大增加了气缸盖与冷却液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气缸盖上的热量能充分传导换热给冷却液,保障冷却效果。

7、在上述发动机的火花塞冷却结构中,所述气缸盖的顶部具有下端与所述缩口段连通的工艺孔,所述工艺孔内插设有封堵件。这样通过工艺孔可实现冷却液的填充或对缩口段的维护。

8、在上述发动机的火花塞冷却结构中,所述封堵件为螺栓件,该封堵件螺接插设于所述工艺孔内且封堵件的下端伸入所述缩口段内。这样通过转动封堵件即可调节封堵件下端伸入缩口段内的长度,进而改变缩口段的实际流通截面,能实现流速微调,利于使流量与流速均衡保障冷却效果。

9、在上述发动机的火花塞冷却结构中,所述导热薄壁呈弧板状,该导热薄壁环绕所述插孔的轴心线布置。这样利于使火花塞热量能结果导热薄壁均匀传导,使冷却液能均匀吸收火花塞发散的热量,改善火花塞冷却效果。

10、在上述发动机的火花塞冷却结构中,所述冷却水套还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出液口和进液口连通的单向流道二,所述单向流道二与所述单向流道一分别布置于所述燃烧室的两侧,该所述单向流道二的内壁具有凸出的截流板,所述截流板朝所述插孔所在的位置延伸。这样单向流道二与单向流道一配合可绕周向对燃烧室外周的部分进行冷却,而截流板可限制单向流道二内冷却液的流量,同时冷却液在截流板处可增加流速改善对火火花塞另一侧冷却,提升冷却效果,同时截流板可避免流量集中于单向流道二内而影响冷却平衡性。

11、在上述发动机的火花塞冷却结构中,所述隔板靠近所述插孔的一端具有上下方向设置的环形支撑柱,所述环形支撑柱的底部与所述缩口段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隔,所述封堵件插接于所述环形支撑柱内,该封堵件的下端伸出环形支撑柱的底部。这样环形支撑柱可增加封堵件与工艺孔的连接长度,保障封堵件位置稳定,同时保障封堵件对流通截面的调节效果,且环形支撑柱外周面可保障冷却液流动顺畅。

12、在上述发动机的火花塞冷却结构中,所述缩口段的内壁具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朝上敞口且沿上下方向与所述封堵件的下端相对。这样利于使封堵件下端能伸入让位槽形成避让和限位,保障结构稳定性。

13、在上述发动机的火花塞冷却结构中,所述气缸盖的顶面具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的内腔形成所述工艺孔。由于在发动机运行时机油会滴落在气缸盖顶面上,这样利于将工艺孔的边沿位置抬高,避免机油浸没过工艺孔而产生污染冷却液的风险。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5、本发动机的火花塞冷却结构设置单向流道一可容许冷却水套内的冷却液不断自进液口进入并流出出液口,以不断带走气缸盖上的热量实现冷却;单向流道一上的缩口段由于具有更小的流通截面,会使通过该处的冷却液流速更快,进而也使冷却液能使更多流量的冷却液经导热薄壁与插孔内设置的火花塞换热,优化对火花塞的冷却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发动机的火花塞冷却结构,发动机包括气缸盖(1),所述气缸盖(1)上具有出液口(2)、进液口(3)和用于安装火花塞的插孔(4),冷却结构包括位于所述气缸盖(1)内的冷却水套(5),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套(5)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出液口(2)和进液口(3)连通的单向流道一(51),所述单向流道一(51)具有缩口段(511),所述缩口段(511)与所述插孔(4)通过导热薄壁(11)分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火花塞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盖(1)的底部具有燃烧室(6),所述单向流道一(51)绕所述燃烧室(6)的外周布置,所述气缸盖(1)内具有与该燃烧室(6)连通的进气孔道(7)和排气孔道(8),所述缩口段(511)位于该燃烧室(6)上方的所述进气孔道(7)和排气孔道(8)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的火花塞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流道一(51)的内壁具有朝所述插孔(4)所在位置伸出呈条形的隔板(12),所述隔板(12)布置于所述进气孔道(7)和排气孔道(8)之间且该隔板(12)的上下两侧边均与单向流道一(51)的内壁结合,所述隔板(12)靠近该插孔(4)的一端与该处的单向流道一(51)内壁之间形成所述缩口段(51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发动机的火花塞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薄壁(11)呈弧板状,该导热薄壁(11)环绕所述插孔(4)的轴心线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的火花塞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盖(1)的顶部具有下端与所述缩口段(511)连通的工艺孔(9),所述工艺孔(9)内插设有封堵件(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的火花塞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件(10)为螺栓件,该封堵件(10)螺接插设于所述工艺孔(9)内且封堵件(10)的下端伸入所述缩口段(51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的火花塞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2)靠近所述插孔(4)的一端具有上下方向设置的环形支撑柱(14),所述环形支撑柱(14)的底部与所述缩口段(511)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隔,所述封堵件(10)插接于所述环形支撑柱(14)内,该封堵件(10)的下端伸出环形支撑柱(14)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的火花塞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缩口段(511)的内壁具有让位槽(512),所述让位槽(512)朝上敞口且沿上下方向与所述封堵件(10)的下端相对。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发动机的火花塞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套(5)还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出液口(2)和进液口(3)连通的单向流道二(52),所述单向流道二(52)与所述单向流道一(51)分别布置于所述燃烧室(6)的两侧,该所述单向流道二(52)的内壁具有凸出的截流板(13),所述截流板(13)朝所述插孔(4)所在的位置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5或6或7或8所述的发动机的火花塞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盖(1)的顶面具有环形凸台(15),所述环形凸台(15)的内腔形成所述工艺孔(9)。

技术总结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的火花塞冷却结构,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发动机火花塞冷却效果不足的技术问题。本发动机的火花塞冷却结构,发动机包括气缸盖,所述气缸盖上具有出液口、进液口和用于安装火花塞的插孔,冷却结构包括位于所述气缸盖内的冷却水套,所述冷却水套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出液口和进液口连通的单向流道一,所述单向流道一具有缩口段,所述缩口段与所述插孔通过导热薄壁分隔。本技术优化了对火花塞的冷却效果,保障发动机运转稳定。技术研发人员:程雪君,汤召烺,高谊明,何强福,林树军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美可达摩托车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026技术公布日:2024/6/18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6/12601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