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腔室预制外热式煤热解单元模块
- 国知局
- 2024-07-29 10:00:15
本技术涉及一种煤炭焦化,具体是一种无腔室预制外热式煤热解单元模块。
背景技术:
1、中温煤热解是低阶煤提质分质清洁化利用的主要途径,在对应的工艺技术当中,连续外热法是较为先进的一种,该工艺对应的连续外热式立式热解炉是行业内装备制造技术的攻关方向。
2、热解炉传统上是用耐火材料的型砖砌筑而成,这种材料的炉体有着因型砖厚重不利于传热以及因结合缝密集影响气密性的缺陷,为此,业内提出了用较大尺寸的预制构件构筑炉体的设想,即将整装的热解炉拆分设计为包含加热室与炭化室功能的单元构件,以定型耐火材料的加工工艺方法进行工厂化生产,形成特定异型结构的定型耐火材料预制模块,再将多个单元预制模块依次叠合,即构成具有不同于传统砖砌炉体结构及其建造方式的预制式热解炉。
3、之前的预制模块,为了确保加热室的整体性,是将拆分部位设定在了炭化室,但是,加热室属于小尺寸的“口小肚大”的半封闭性腔体结构,这种结构的内模支设比较困难,在浇灌过程泥料推挤与台面震动作用下,内模经常会出现移位,导致制成品腔体内的尺寸失控,进而出现腔壁厚薄不匀甚至通漏的质量问题,还有,这种腔体结构的内模无法从狭小的开口完整地取出,使得可以重复使用的模具在脱除当中被损毁,因而加大了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腔室预制外热式煤热解单元模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无腔室预制外热式煤热解单元模块,由左间隔壁、右间隔壁与连带其上的多个折流板、加热室顶板、加热室底板、模块后外壁、模块前外壁与连带其上的加热气上口以及加热气下口组成,包括:
4、左间隔壁、右间隔壁、模块后内壁与模块前内壁合围形成的炭化室,炭化室呈空腔结构;
5、由两个煤热解单元模块叠合组成且一个煤热解单元模块的右间隔壁、另一个煤热解单元模块的左间隔壁以及模块后内壁和模块前内壁合围形成的加热室,加热室呈空腔结构。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炭化室的空腔内,左间隔壁与右间隔壁之间设有多个炭化室筋板固定相连。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两个煤热解单元模块的嵌合处的缝隙通过耐火泥黏堵填抹。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模块前外壁、模块前内壁以及模块后外壁、模块后内壁分别对应构成热解气前集气室和热解气后集气室两个腔室,热解气前集气室和热解气后集气室竖直连通,且朝炭化室一侧表面分别设有贯穿的热解气逸出口。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炭化室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炭化室上口和炭化室下口,炭化室的宽度尺寸由上到下逐渐加大,即炭化室下口宽度大于炭化室上口宽度。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本实用新型改变以往煤热解单元模块预制件的拆分部位,将拆分部位由炭化室改到加热室,使原设计的加热室由封闭结构变为开放结构,而炭化室从开放结构变为整体结构,这种改进消除了单元模块当中的“口小肚大”的腔体结构形式,使之从封闭式变为开放式,相应使成型过程的内模变成了外模,从而消除了由于内模定位困难导致的预制件尺寸失准的根本性问题,炭化室改成整体后其模具支设难度虽有所增加,但由于其是直通结构而非类似加热室的腔体结构,因而内模具可以整体脱除,本实用新型去除了煤热解单元模块上的腔体结构,成型过程不再需要内模,因而从根本上消除了内模支设困难的问题,保障了煤热解单元模块预制件的浇筑质量。
技术特征:1.一种无腔室预制外热式煤热解单元模块,由左间隔壁(6)、右间隔壁(11)与连带其上的多个折流板(7)、加热室顶板(3)、加热室底板(9)、模块后外壁(18)、模块前外壁(16)与连带其上的加热气上口(5)以及加热气下口(8)组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腔室预制外热式煤热解单元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炭化室(15)的空腔内,左间隔壁(6)与右间隔壁(11)之间设有多个炭化室筋板(13)固定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腔室预制外热式煤热解单元模块,其特征在于,两个煤热解单元模块的嵌合处的缝隙通过耐火泥(12)黏堵填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腔室预制外热式煤热解单元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前外壁(16)、模块前内壁(17)以及模块后外壁(18)、模块后内壁(19)分别对应构成热解气前集气室(4)和热解气后集气室(2)两个腔室,热解气前集气室(4)和热解气后集气室(2)竖直连通,且朝炭化室(15)一侧表面分别设有贯穿的热解气逸出口(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腔室预制外热式煤热解单元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炭化室(15)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炭化室上口(1)和炭化室下口,炭化室的宽度尺寸由上到下逐渐加大,即炭化室下口宽度大于炭化室上口(1)宽度。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无腔室预制外热式煤热解单元模块,由左间隔壁、右间隔壁与连带其上的多个折流板、加热室顶板、加热室底板、模块后外壁、模块前外壁与连带其上的加热气上口以及加热气下口组成,包括:左间隔壁、右间隔壁、模块后内壁与模块前内壁合围形成的炭化室,炭化室呈空腔结构;由两个煤热解单元模块叠合组成且一个煤热解单元模块的右间隔壁、另一个煤热解单元模块的左间隔壁以及模块后内壁和模块前内壁合围形成的加热室,加热室呈空腔结构。本技术去除了煤热解单元模块上的腔体结构,成型过程不再需要内模,因而从根本上消除了内模支设困难的问题,保障了煤热解单元模块预制件的浇筑质量。技术研发人员:陈松,张振兵,任晓东,丁宝忠,吴昊泽,王昊,张革松,刘斌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技术研发日:20230829技术公布日:2024/3/24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6/13037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