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流体压力执行机构,一般液压技术和气动零部件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一种空气压缩机用油气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空气压缩机用油气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30 15:06:27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气压缩机用辅助装置,具体是指一种空气压缩机用油气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1、空气压缩机是气源装置中的主体,它是将原动机(通常是电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气体压力能的装置,是压缩空气的气压发生装置。

2、现有的空气压缩机主要包含由电动机进行驱动的压缩机主机,外界空气经过滤后进入压缩机主机进行压缩,完成压缩后的空气进入相应的油气分离器进行油气分离后,压缩气体经换热器降温后输出使用,而油料则经油过滤器过滤后回油至压缩机主机进行再利用。现有的空气压缩机在对空气进行压缩作业的过程中,存在油气分离效果相对较为有限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油气分离过程中空气的流速与气流量、以及有效流动截面积有关,但是现有的油气分离器的空气流动的截面积固定,而进入油气分离器内的气流量并不是恒定的,当进入油气分离器内的气流量存在较大波动,而有效流动截面积又是固定时,那么空气的流速就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化,进而导致离心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进而导致空气中夹带的油料无法被充分的分离出,进而导致油气分离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

3、现有的空气压缩机用油气分离装置的油分芯一般固定装置于油气分离桶的封盖上,因此,只能将排气管固定安装于油气分离桶的封盖上,导致排气管的安装难度、油分芯的维护保养难度和机箱的设定高度均相对较高,很是麻烦。

4、因此,设计一款能够降低排气管的安装难度、油分芯维护保养难度和机箱的设定高度,且能够有效提升油气分离效果,从而提升设备的使用性能的空气压缩机用油气分离装置是本实用新型的研究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了一种空气压缩机用油气分离装置,该空气压缩机用油气分离装置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空气压缩机用油气分离装置,包括

4、油气分离桶,所述油气分离桶的顶部密封安装有相应的封盖,油气分离桶的顶部下侧密封固接有一圈相应的安装凸沿,所述安装凸沿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一相应的油分芯;

5、粗分桶,固定安装于所述油分芯外侧的安装凸沿上,所述粗分桶与所述油分芯、油气分离桶之间分别呈间隔设置,所述安装凸沿下侧的油气分离桶上向外连通设置有一连接到压缩机主机的出气口的油气进入管,所述安装凸沿上侧的油气分离桶上向外连通设置有一连接到相应的第一换热器的进气端的排气管,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出气端向外连接有一用于将压缩气体输出的输气管;

6、主回油管,连通设置于所述油气分离桶的下侧,用于将油气分离桶内的油料输送至压缩机主机;

7、油分回油管,固定安装于所述油气分离桶的上侧,用于将所述油分芯内的油料输送至压缩机主机。

8、所述油气进入管的进气压力增大时,所述粗分桶的直径被压缩,所述油气进入管的进气压力缩减时,所述粗分桶的直径被扩大。

9、所述安装凸沿在与所述粗分桶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一安装槽,所述粗分桶包含顶部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的隔离橡胶层,所述隔离橡胶层的内侧壁按等间隔固接粘接有若干个截面呈弧形状设置的骨架板,所述骨架板的上下侧分别向内设置有相应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分别设置有相应的卡槽,限位块的卡槽之间分别卡紧安装有相应的c形杆件,所述c形杆件的开口处之间分别呈挤压状态固定安装有相应的螺旋弹簧;所述油气进入管的进气压力增大时,所述螺旋弹簧被压缩量增加,所述骨架板之间的间隔减小,所述隔离橡胶层的直径减小,所述油气进入管的进气压力缩减时,所述螺旋弹簧被压缩量缩减,所述骨架板之间的间隔增大,所述隔离橡胶层直径扩大。

10、所述主回油管上固定安装有一相应的温控三通阀,所述温控三通阀的进油口连接到所述主回油管上,温控三通阀的第一出油口连接到相应的第二换热器的进油口,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出油口通过相应的导油管连接到压缩机主机上,所述温控三通阀的第二出油口连接到所述导油管上。

11、所述导油管上固定安装有相应的油过滤器。

12、所述油分回油管通过相应的单向阀连接到压缩机主机上。

13、所述油气分离桶的底部向外连通安装有设置有排污阀的排污管。

14、通过多个间隔设置的对锁螺栓将所述封盖密封安装到所述油气分离桶的顶部。

1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凸沿的设置,有效实现对油分芯的降低安装,从而有效将排气管设置在安装凸沿上侧的油气分离桶上,以实现排气管的侧向安装,与原有的安装于封盖上的排气管相比,无疑降低了排气管的安装难度、油分芯维护保养难度和机箱的设定高度。

17、2)本实用新型不仅实现了排气管的侧向安装,且其粗分桶的直径可调节,当油气进入管的进气压力增大,即气流量增加时,粗分桶的直径被压缩;当油气进入管的进气压力缩减,即气流量缩减时,则粗分桶的直径被扩大,从而将空气的流速控制在较为稳定的范围内,以确保空气中夹带的油料能够被充分的分离出,进而提升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性能。

18、3)本实用新型在c形杆件和螺旋弹簧的配合作用下,可有效对骨架板,即对隔离橡胶层形成足够的刚性支撑,从而有效适应高压气流的冲击,且在油气进入管的进气压力变化时,可通过螺旋弹簧的压缩量的少量调节来调节骨架板之间的间隔,进而少量调节隔离橡胶层的直径,从而自适应将空气的流速控制在较为稳定的范围内,以确保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空气压缩机用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压缩机用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进入管(7)的进气压力增大时,所述粗分桶(5)的直径被压缩,所述油气进入管(7)的进气压力缩减时,所述粗分桶(5)的直径被扩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压缩机用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凸沿(3)在与所述粗分桶(5)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一安装槽,所述粗分桶(5)包含顶部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的隔离橡胶层(501),所述隔离橡胶层(501)的内侧壁按等间隔固接粘接有若干个截面呈弧形状设置的骨架板(502),所述骨架板(502)的上下侧分别向内设置有相应的限位块(503),所述限位块(503)上分别设置有相应的卡槽,限位块(503)的卡槽之间分别卡紧安装有相应的c形杆件(504),所述c形杆件(504)的开口处之间分别呈挤压状态固定安装有相应的螺旋弹簧(505);所述油气进入管(7)的进气压力增大时,所述螺旋弹簧(505)被压缩量增加,所述骨架板(502)之间的间隔减小,所述隔离橡胶层(501)的直径减小,所述油气进入管(7)的进气压力缩减时,所述螺旋弹簧(505)被压缩量缩减,所述骨架板(502)之间的间隔增大,所述隔离橡胶层(501)直径扩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压缩机用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回油管(11)上固定安装有一相应的温控三通阀(13),所述温控三通阀(13)的进油口连接到所述主回油管(11)上,温控三通阀(13)的第一出油口连接到相应的第二换热器(14)的进油口,所述第二换热器(14)的出油口通过相应的导油管(15)连接到压缩机主机(6)上,所述温控三通阀(13)的第二出油口连接到所述导油管(15)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气压缩机用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管(15)上固定安装有相应的油过滤器(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压缩机用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回油管(12)通过相应的单向阀(17)连接到压缩机主机(6)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压缩机用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分离桶(1)的底部向外连通安装有设置有排污阀(18)的排污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压缩机用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多个间隔设置的对锁螺栓(19)将所述封盖(2)密封安装到所述油气分离桶(1)的顶部。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压缩机用油气分离装置,包括油气分离桶,顶部密封安装有相应的封盖,油气分离桶的顶部下侧密封固接有一圈相应的安装凸沿,所述安装凸沿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一相应的油分芯;粗分桶,固定安装于所述油分芯外侧的安装凸沿上,所述粗分桶与所述油分芯、油气分离桶之间分别呈间隔设置,所述安装凸沿下侧的油气分离桶上向外连通设置有一连接到压缩机主机的出气口的油气进入管,所述安装凸沿上侧的油气分离桶上向外连通设置有排气管。本技术能够降低排气管的安装难度、油分芯维护保养难度和机箱的设定高度,且能够有效提升油气分离效果。技术研发人员:黄良岑,张振添,刘雄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田边(福建)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219技术公布日:2024/7/25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9/16963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