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测量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一种基于孔用弹性挡圈的检具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基于孔用弹性挡圈的检具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30 11:23:03

本技术属于检测工装,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孔用弹性挡圈的检具。

背景技术:

1、孔用弹性挡圈作为一种常见的有弹性标准件,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产品。其性能最重要指标为弹性指标,弹性指标的衡量实际上依据的是弹性挡圈在压缩到一定的尺寸后回弹所能达到的尺寸。现行技术对其弹性指标的检测主要依靠操作人员手工使用定位钳和刻度尺进行,不仅检测效率低、操作繁琐,且无法排除因为人的因素导致的检测结果前后不一致的问题。一旦检测结果出现前后矛盾,就需要继续抽样进行弹性检测,而弹性检测属于破坏性试验,反复的弹性检测进一步导致了零件报废量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孔用弹性挡圈的检具,该检具能够精准检测孔用弹性挡圈的弹性,操作简单,检测效率高,解决了人为因素导致的检测结果前后不一致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孔用弹性挡圈的检具,包括压头、套筒和孔用弹性挡圈,压头上有内螺纹段,套筒上设置有与内螺纹段相对应的外螺纹段,套筒包括初始部、渐变部、压紧部沟和沟槽部;压头自由端直径由小变大在另一端部形成环形台;初始部外径尺寸与弹性挡圈外径尺寸相适配,使压头自由端将弹性挡圈推进套筒过程中经过渐变部压缩至需要尺寸在压紧部保持后在沟槽部回弹。

3、上述方案中,所述压头自由端的外径与套筒的内径相适配。所述压头自由端的长度与套筒的长度相适配。

4、上述方案中,所述压头自由端的长度为初始部、渐变部和压紧部长度之和。

5、上述方案中,所述压头端部设置有方便操作的压头手柄,压头手柄与环形台固定连接。所述套筒的端部设置有方便操作的套筒手柄。

6、上述方案中,所述初始部外径尺寸与弹性挡圈外径尺寸一致,使压头自由端能够将弹性挡圈推进套筒。所述压头端部外径大于弹性挡圈内径,使压头自由端能够将弹性挡圈挤进套筒。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套筒压缩孔用弹性挡圈直径,确保了整个压缩过程中孔用弹性挡圈可以被均匀压缩;整个压缩过程采用的是螺纹旋压,即压头通过螺纹旋紧套筒的同时,随着套筒内壁直径的逐渐缩小,孔用弹性挡圈直径被逐渐压缩,且压头和套筒上的手柄确保了单人操作即可实现,且所需要的扭力较小。

8、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孔用弹性挡圈的弹性检测,不仅提高了检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消除了人的因素带来的检测误差,而且提升了检测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孔用弹性挡圈的检具,包括压头(1)、套筒(2)和孔用弹性挡圈(3),其特征在于,压头(1)上有内螺纹段,套筒(2)上设置有与内螺纹段相对应的外螺纹段,套筒(2)包括初始部(9)、渐变部(8)、压紧部(7)沟和沟槽部(10);压头(1)自由端直径由小变大在另一端部形成环形台;初始部(9)外径尺寸与弹性挡圈(3)外径尺寸相适配,使压头(1)自由端将弹性挡圈(3)推进套筒(2)过程中经过渐变部(8)压缩至需要尺寸在压紧部(7)保持后在沟槽部(10)回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孔用弹性挡圈的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1)自由端的外径与套筒(2)的内径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孔用弹性挡圈的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1)自由端的长度与套筒(2)的长度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孔用弹性挡圈的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1)自由端的长度为初始部(9)、渐变部(8)和压紧部(7)长度之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孔用弹性挡圈的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1)端部设置有方便操作的压头手柄(5),压头手柄(5)与环形台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孔用弹性挡圈的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的端部设置有方便操作的套筒手柄(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孔用弹性挡圈的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部(9)外径尺寸与弹性挡圈(3)外径尺寸一致,使压头(1)自由端能够将弹性挡圈(3)推进套筒(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孔用弹性挡圈的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1)端部外径大于弹性挡圈(3)内径,使压头(1)自由端能够将弹性挡圈(3)挤进套筒(2)。

技术总结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孔用弹性挡圈的检具,包括压头、套筒和孔用弹性挡圈,压头上有内螺纹段,套筒上设置有与内螺纹段相对应的外螺纹段,套筒包括初始部、渐变部、压紧部沟和沟槽部;压头自由端直径由小变大在另一端部形成环形台;初始部外径尺寸与弹性挡圈外径尺寸相适配,使压头自由端将弹性挡圈推进套筒过程中经过渐变部压缩至需要尺寸在压紧部保持后在沟槽部回弹。本技术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孔用弹性挡圈的弹性检测,不仅提高了检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消除了人的因素带来的检测误差,而且提升了检测效率。技术研发人员:崔昱晨,李欣,马振宁,仲珉楠,陈姣丽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206技术公布日:2024/7/25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30/15648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