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总成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31 17:55:52
本发明属于电机冷却,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1、现有的一种电动总成,包括电机、减速器、油底壳和冷却系统。冷却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换热器和至少两个油泵。其中,至少两个油泵用于将从油底壳中吸取的冷却油输送至换热器。换热器用于对至少两个油泵吸取的冷却油进行冷却。换热器的出油口连接电机内的油道和减速器内的油道,以使一部分冷却油通过电机内的油道冷却电机,另一部分冷却油通过减速器内的油道冷却减速器。
2、但是,现有的电动总成,油泵吸取的冷却油要经过换热器后再分别对电机与减速器进行冷却,增加了换热器的冷却负荷,增加了车辆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电动总成,油泵吸取的冷却油要经过换热器后再分别对电机与减速器进行冷却,增加了换热器的冷却负荷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动总成及车辆。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总成,包括电机、减速器、储油装置、泵油装置、冷却器及冷却油路,所述冷却油路包括冷却器前油路及冷却器后油路,所述电机的壳体与所述减速器的壳体组合形成总成壳体,所述冷却器前油路及冷却器后油路设置在所述总成壳体上;
3、所述泵油装置的入口连接所述储油装置,以从所述储油装置抽取冷却油,所述泵油装置的出口连接所述冷却器的入口,所述冷却器的出口连接所述冷却器后油路的入口,所述冷却器后油路包括主油路、转子冷却油路及定子冷却油路,所述转子冷却油路的入口及定子冷却油路的入口连接所述主油路,所述定子冷却油路至少用于所述电机的定子组件的冷却,所述转子冷却油路至少用于所述电机的转子组件的冷却;
4、所述冷却器前油路的入口连接在所述冷却器的入口与所述泵油装置的出口之间,所述冷却器前油路用于冷却所述减速器的至少部分。
5、可选地,所述电动总成还包括出油管路及冷却器连接油路,所述出油管路通过所述冷却器连接油路连接所述冷却器的入口所述冷却器前油路的入口连接所述出油管路。
6、可选地,所述减速器包括中间轴、输出轴、一级减速齿轮组及二级减速齿轮组,所述一级减速齿轮组包括啮合的一级减速主动齿轮及一级减速从动齿轮,所述一级减速主动齿轮固定在所述电机的转轴上,所述一级减速从动齿轮固定在所述中间轴上,所述二级减速齿轮组包括啮合的二级减速主动齿轮及二级减速从动齿轮,所述二级减速主动齿轮固定在所述中间轴上,所述二级减速从动齿轮固定在所述输出轴上;
7、所述中间轴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转动支承在所述减速器的壳体上,所述输出轴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三轴承及第四轴承转动支承在所述减速器的壳体上,所述第一轴承与第三轴承位于所述减速器远离所述电机的一侧,所述第二轴承与第四轴承位于所述减速器靠近所述电机的一侧。
8、可选地,所述冷却器前油路包括第一轴承冷却油路及第三轴承冷却油路,所述第一轴承冷却油路的入口及所述第三轴承冷却油路的入口连接在所述出油管路上;
9、所述第一轴承冷却油路的出口朝向所述第一轴承设置以使冷却油能够飞溅至所述第一轴承,以对所述第一轴承进行冷却与润滑;所述第三轴承冷却油路的出口朝向所述第三轴承设置以使冷却油能够飞溅至所述第三轴承,以对所述第三轴承进行冷却与润滑。
10、可选地,所述第一轴承冷却油路的入口为第一油孔,所述第三轴承冷却油路的入口为第二油孔,所述第一油孔与第二油孔的孔径相差不大于20%。
11、可选地,所述第一轴承冷却油路的入口为第一油孔,所述第三轴承冷却油路的入口为第二油孔,所述冷却器连接油路的入口为主油孔,所述主油孔的孔径是所述第一油孔与第二油孔中孔径较大的一个的5倍以上。
12、可选地,所述电机的转轴通过多个电机轴承转动支承在所述电机的壳体上,所述电机的转轴为空心轴,所述转子冷却油路沿所述空心轴的内孔延伸,所述电机的转轴上设置有多个轴承油孔,每一所述轴承油孔朝向对应的所述电机轴承设置以使冷却油能够飞溅至所述电机轴承,以对所述电机轴承进行冷却和润滑。
13、可选地,多个所述电机轴承包括向靠近所述减速器依次排布的第五轴承、第六轴承、第七轴承及第八轴承,所述一级减速主动齿轮在轴向上位于所述第七轴承与第八轴承之间,所述电机的定子组件位于所述第五轴承与第六轴承之间;
14、多个所述轴承油孔包括第五油孔、第六油孔、第七油孔及第八油孔,所述第五油孔朝向所述第五轴承设置以使冷却油能够飞溅至所述第五轴承,以对所述第五轴承进行冷却和润滑,所述第六油孔朝向所述第六轴承设置以使冷却油能够飞溅至所述第六轴承,以对所述第六轴承进行冷却和润滑,所述第七油孔朝向所述第七轴承设置以使冷却油能够飞溅至所述第七轴承,以对所述第七轴承进行冷却和润滑,所述第八油孔朝向所述第八轴承设置以使冷却油能够飞溅至所述第八轴承,以对所述第八轴承进行冷却和润滑。
15、可选地,所述第五油孔、第六油孔、第七油孔及第八油孔中最大的油孔与最小的油孔的孔径相差不大于50%。
16、可选地,所述电机的转轴上设置有第九油孔及第十油孔,所述第九油孔朝向所述电机的定子绕组的一端,以用于通过甩油方式冷却定子绕组的一端;所述第十油孔朝向所述电机的定子绕组的另一端,以用于通过甩油方式冷却定子绕组的另一端。
17、可选地,所述第九油孔及第十油孔的孔径相差不大于20%;
18、可选地,所述第九油孔及第十油孔中孔径较大的一个,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五油孔、第六油孔、第七油孔及第八油孔中最大的油孔的孔径的3倍。
19、可选地,所述定子冷却油路包括定子喷淋油路,所述定子喷淋油路布置在所述电机的定子组件的径向外侧,所述定子喷淋油路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朝向所述电机的定子组件的多个喷淋口,以对所述电机的定子组件进行冷却。
20、可选地,所述定子冷却油路还包括减速器轴承冷却油路及减速器一级齿轮冷却油路,所述减速器轴承冷却油路的入口及所述减速器一级齿轮冷却油路的入口连接在所述定子喷淋油路与所述主油路之间;
21、所述减速器一级齿轮冷却油路的出口朝向所述一级减速主动齿轮及一级减速从动齿轮的啮合位置,以对所述一级减速齿轮组进行冷却和润滑;所述减速器轴承冷却油路上设置第十四油孔及第十五油孔,所述第十四油孔朝向所述第二轴承设置以使冷却油能够飞溅至所述第二轴承,以对所述第二轴承进行冷却和润滑,所述第十五油孔朝向所述第四轴承设置以使冷却油能够飞溅至所述第四轴承,以对所述第四轴承进行冷却和润滑。
22、可选地,所述减速器一级齿轮冷却油路的入口为第十二油孔,所述减速器轴承冷却油路的入口为第十三油孔;
23、所述第十二油孔及第十三油孔孔径相差不大于50%。
24、可选地,所述定子喷淋油路的入口为第十一油孔,所述减速器一级齿轮冷却油路的入口为第十二油孔,所述减速器轴承冷却油路的入口为第十三油孔;所述第十一油孔的孔径是所述第十二油孔与第十三油孔中孔径较大的一个的5倍以上。
25、可选地,所述一级减速齿轮组和/或二级减速齿轮组浸泡在冷却油中。
26、可选地,所述减速器一级齿轮冷却油路的入口为第十二油孔,所述减速器轴承冷却油路的入口为第十三油孔;
27、所述一级减速齿轮组浸泡在冷却油中,所述第十二油孔及第十三油孔的孔径相差不大于50%;或者,所述一级减速齿轮组未浸泡在冷却油中,所述第十二油孔的孔径是所述第十三油孔的两倍以上。
28、可选地,所述第十四油孔及第十五油孔孔径相差不大于30%。
29、可选地,所述定子冷却油路还包括减速器二级齿轮冷却油路,所述减速器二级齿轮冷却油路的入口连接在所述定子喷淋油路与所述主油路之间;
30、所述减速器二级齿轮冷却油路的出口朝向所述二级减速主动齿轮及二级减速从动齿轮的啮合位置,以对所述二级减速齿轮组进行冷却和润滑。
31、可选地,所述减速器一级齿轮冷却油路的入口为第十二油孔,所述减速器轴承冷却油路的入口为第十三油孔,所述减速器二级齿轮冷却油路的入口为第十六油孔;
32、所述二级减速齿轮组未浸泡在冷却油中,所述第十六油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十二油孔的孔径;或者,所述二级减速齿轮组浸泡在冷却油中,所述第十六油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十二油孔及第十三油孔。
33、可选地,所述储油装置为油底壳,所述泵油装置包括并联的第一油泵及第二油泵,所述第一油泵及第二油泵的入口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油底壳,所述第一油泵及第二油泵的出口通过出油管路连接所述冷却器的入口;
34、所述第一油泵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一单向阀,以使得所述第一油泵流出的冷却油只能从所述第一油泵流向所述冷却器及冷却器前油路;
35、所述第二油泵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二单向阀,以使得所述第二油泵流出的冷却油只能从所述第二油泵流向所述冷却器及冷却器前油路。
36、可选地,所述电机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减速器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冷却油路的数量为两个,一个所述冷却油路一个所述电机与一个所述减速器的冷却,另一个所述冷却油路用于另一个所述电机与另一个所述减速器的冷却;
37、两个所述冷却油路的主油路分别设置或者合二为一。
38、可选地,两个所述电机同轴设置,两个所述减速器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并排设置在两个所述电机之间;
39、两个所述冷却油路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对称设置。
40、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动总成,冷却油路包括冷却器前油路及冷却器后油路,冷却器的出口连接冷却器后油路的入口,冷却器前油路的入口连接在冷却器的入口与泵油装置的出口之间。这样,用于电机冷却的冷却器后油路在冷却器的后方,冷却器后油路的冷却油经过了冷却器的冷却,而用于减速器的冷却的冷却器前油路的入口在冷却器之前,因而冷却器前油路的冷却油没有经过冷却器的冷却。这样,在满足电机、减速器的冷却需求的同时,能够降低冷却器的冷却负荷,降低车辆能耗。
41、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前桥及后桥,所述前桥及后桥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上述的电动总成。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31/17734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