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31 18:26:46
本技术涉及显示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微发光二极管(micro light emitt ing diod,micro led)显示面板是将传统led阵列化、微缩化形成超小像素,从而实现高像素。但是像素结构的尺寸减小后,显示面板在显示某一帧画面时,正在发光的像素侧面发出光线占整个像素结构发出光线的比例逐渐增加,导致显示面板的正向出光减少,发光效率降低。针对ar显示应用,micro-led发光光角分布需要尽量集中,以使尽量多的光能够被波导耦合,用于近眼显示。但是传统的micro-led器件结构出光光角类似于郞勃体出光,在小光角范围内的出光占比不高,导致最终ar显示的亮度受限、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旨在可以较大程度地减小显示面板的发光角,以及在垂直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的方向的出光强度可以较大程度地提高。
2、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显示区包括驱动基板、像素结构、第一反射层、第一反射光栅以及第二反射层。驱动基板,第一反射层,像素结构依次设置。驱动基板用于使像素结构发光,第二反射层连接像素结构的侧面。
3、第一反射光栅与第一反射层构成谐振腔,谐振腔用于使像素结构发出的特定波长的光发生谐振。
4、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仅示意性地给出谐振腔的第一反射光栅和第一反射层。关于谐振腔的侧壁可以通过显示面板的其他部件构成。例如第二反射层。具体地本技术不做出限定。
5、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的显示面板在显示区域通过设置第一反射层和第一反射光栅,第一反射层和第一反射光栅可以构成谐振腔,使得像素结构发出的特定波长的光(也即目标光线)可以在第一反射层和第一反射光栅之间来回谐振,产生谐振增强。在垂直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的方向(也即法向)的出光强度可以较大程度地提高。法向是垂直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的方向。
6、谐振腔的垂直腔长l以及第一反射光栅、第一反射层的厚度以及材料可以根据目标光线的波长进行选择,使得形成的谐振腔针对特定波长的目标光线进行谐振增强,而其他波长的光线则不会被增强,并且会被第一反射光栅阻挡部分。增强后的目标光线最后射出显示面板,被用户接收,从而谐振腔可以起到增强显示面板的发光效率、减小像素结构发出光线的发光光谱半峰宽的效果。
7、并且,第一反射层和第一反射光栅构成的谐振腔可以针对法向以及附近的光线产生谐振,因此谐振腔增强的是显示面板法向的出光,而偏离法向角度较大的光线反而会被减弱,因此谐振腔还可以较大程度地减小显示面板的发光角。
8、第二反射层连接像素结构的侧面,可以反射像素结构从侧面发出的光线,避免了相邻两个像素结构发生光串扰问题,也即其中一个像素结构从侧面发出的光线不容易传播至另外一个像素结构上。特别是,显示面板在显示某一帧画面时,如果需要相邻两个像素结构中的一个发光一个不发光时,发光的像素结构的光线不容易串扰到不发光的像素结构上。第二反射层反射像素结构从侧面发出的光线,使得像素结构从侧面发出的光线可以大部分被第二反射层反射回到像素结构内,然后从像素结构的顶面射出,被用户接收,以提高显示面板正面的出光强度。
9、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反射光栅设置在像素结构的远离第一反射层的一侧。
10、可以理解的是,像素结构位于第一反射层和第一反射光栅之间,第一反射光栅可以用于反射像素结构从顶面发出的光线,使得光线可以在第一反射层和第一反射光栅构成的谐振腔内发生谐振。
11、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像素结构包括第一半导体层、发光层以及第二半导体层,发光层位于第一半导体层与第二半导体层之间,谐振腔用于使发光层发出的特定波长的光发生谐振,第一反射层设置在驱动基板与第一半导体层之间,第一反射光栅设置在第二半导体层内,第二反射层连接发光层的侧面。
12、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反射光栅的材料可以对应第二半导体层的材料掺杂类型,进行n型或者p型掺杂,从而可以实现导电。在形成第二半导体层的过程中直接形成第一反射光栅,可以减少工艺流程,节约成本。
13、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在第一反射层朝向第一反射光栅的方向上,谐振腔的垂直腔长在0.5微米至4微米的范围内。其中,垂直腔长l是第一反射光栅与第一反射层在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的距离。
14、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对垂直腔长l进行设置,使得特定波长的目标光线可以产生谐振增强,从而增强显示面板的法向出光。目标光线在谐振腔内经过谐振增强后,一部分可以从像素结构的顶面射出,穿过第一反射光栅,最终成为显示面板的输出光线,被用户接收。
15、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反射光栅为分布式布拉格反射光栅,第一反射光栅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光栅单元,第一光栅单元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子反射光栅和第二子反射光栅。
16、第一光栅单元的第一子反射光栅的折射率在1至5的范围内。
17、第一光栅单元的第二子反射光栅的折射率在1至5的范围内。
18、第一光栅单元的第一子反射光栅的折射率和第一光栅单元的第二子反射光栅的折射率的差值为m,m满足:m≥0.2。
19、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子反射光栅的折射率可以大于第二子反射光栅的折射率,或者第一子反射光栅的折射率可以小于第二子反射光栅的折射率。第二第一光栅单元的第一子反射光栅的折射率和第二子反射光栅的折射率的差值m越大,第一反射光栅对目标光线的反射效果越好。
20、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导电层,第一导电层连接于第一反射层和像素结构之间。
21、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导电层可以用于使得第一半导体层与第一反射层之间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从而减小接触电阻。
22、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导电层,第二导电层连接于第一反射光栅和像素结构之间。
23、可以理解的是,当驱动基板对像素结构施加电流时,第二导电层可以辅助扩散电流,使得电流更快地扩散至整个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提高显示面板的出光均匀度。
24、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显示面板还包括钝化层,钝化层连接于像素结构的侧面与第二反射层之间,钝化层用于使像素结构与第二反射层之间绝缘。
25、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像素结构的侧面与第二反射层之间设置钝化层,可以避免像素结构的侧面电连接金属材质的第二反射层,降低像素结构的侧面漏电的风险。
26、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反射光栅呈弧形状。
27、可以理解的是,弧形状的第一反射光栅可以反射从像素结构的顶面射出的法向的光,反射后光仍然能保持法向方向,并能被第一反射层再次反射,从而形成谐振。偏离法向的光在一定范围内会被弧形状的第一反射光栅汇聚到法向,进而增强法向光的占比,从而被可以有更多的光线在谐振腔中发生谐振增强,可以增强显示面板的发光效率。
28、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反射层为分布式布拉格反射光栅,第一反射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反射单元,第一反射单元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子反射层和第二子反射层,第一子反射层的材料为二氧化硅,第二子反射层的材料为二氧化钛。
29、可以理解的是,根据需要反射的目标光线的波长,对第一反射单元包括的第一子反射层和第二子反射层的材料以及对应厚度进行设计,可以选择性的实现对特定波长的目标光线的反射。第一反射光栅与第一反射层配合,可以构成谐振腔,使得像素结构发出的特定波长的光(也即目标光线)可以在第一反射层和第一反射光栅之间来回谐振。
30、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反射层设有第一通孔,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电极,第一电极设置于第一通孔内,第一电极一端电连接驱动基板,另一端电连接像素结构。
31、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反射层为分布式布拉格反射光栅时,第一反射层的材料为介质材料,因此第一反射层设有第一通孔。第一电极可以一端连接驱动基板,另一端可穿过第一通孔电连接像素结构,使得驱动基板的电信号可以较快地通过第一电极传输至像素结构。
32、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反射光栅,第二反射光栅位于像素结构的半导体层内。
33、可以理解的是,相较于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反射层或第二反射光栅的方案相比,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反射层和第二反射光栅,第一反射层和第二反射光栅可以分别与第一反射光栅形成谐振腔,可以尽可能地反射像素结构从底面发出的光线,提高显示面板的发光效率。
34、第二反射光栅位于像素结构的半导体层,在形成外延背板的过程中直接形成第二反射光栅,可以减少工艺流程,节约成本。
35、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像素结构在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的高度在100纳米至10微米的范围内。像素结构在平行于显示面板的方向上的宽度在100纳米至1毫米的范围内。
36、可以理解的是,像素结构的尺寸较小,可以在有限的显示区域面积上,设置较多的像素结构,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像素密度。显示面板的成像质量较佳,有利于用户看到较清晰的图像。
37、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显示面板的出光角小于40°。
38、可以理解的是,显示面板的出光角在较小的范围内,发光效率较高。当显示面板应用于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 l ity,ar)眼镜、虚拟现实(v i rtua l rea l ity,vr)眼镜、抬头显示(head up d i sp l ay,hud)设备等时,显示面板可以与光波导结构更好的耦合或者投影效果更好。
39、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显示面板的出光角小于60°。
40、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显示面板的出光角小于90°。
41、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显示面板发出的光线的光谱半峰宽在5纳米至100纳米的范围内。
42、可以理解的是,显示面板发出的光线的光谱半峰宽较小,显示面板的显色表现较佳。
43、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显示区包括驱动基板、像素结构、第一反射光栅、第一反射层以及第二反射层。
44、驱动基板、像素结构以及第一反射光栅依次设置,第二反射层连接像素结构的侧面。
45、像素结构包括第一半导体层、发光层以及第二半导体层,发光层位于第一半导体层与第二半导体层之间,第一反射层设置在第一半导体层内,第一反射层与第一反射光栅构成谐振腔,谐振腔用于使发光层发出的特定波长的光发生谐振。
46、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仅示意性地给出谐振腔的第一反射光栅和第一反射层。关于谐振腔的侧壁可以通过显示面板的其他部件构成。例如第二反射层。具体地本技术不做出限定。
47、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的显示面板在显示区域通过设置第一反射层和第一反射光栅,第一反射层和第一反射光栅可以构成谐振腔,使得像素结构发出的特定波长的光(也即目标光线)可以在第一反射层和第一反射光栅之间来回谐振,产生谐振增强。在垂直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的方向(也即法向)的出光强度可以较大程度地提高。法向是垂直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的方向。
48、谐振腔的垂直腔长l以及第一反射光栅、第一反射层的厚度以及材料可以根据目标光线的波长进行选择,使得形成的谐振腔针对特定波长的目标光线进行谐振增强,而其他波长的光线则不会被增强,并且会被第一反射光栅阻挡部分。增强后的目标光线最后射出显示面板,被用户接收,从而谐振腔可以起到增强显示面板的发光效率、减小像素结构发出光线的发光光谱半峰宽的效果。
49、并且,第一反射层和第一反射光栅构成的谐振腔可以针对法向以及附近的光线产生谐振,因此谐振腔增强的是显示面板法向的出光,而偏离法向角度较大的光线反而会被减弱,因此谐振腔还可以较大程度地减小显示面板的发光角。
50、第二反射层连接像素结构的侧面,可以反射像素结构从侧面发出的光线,避免了相邻两个像素结构发生光串扰问题,也即其中一个像素结构从侧面发出的光线不容易传播至另外一个像素结构上。特别是,显示面板在显示某一帧画面时,如果需要相邻两个像素结构中的一个发光一个不发光时,发光的像素结构的光线不容易串扰到不发光的像素结构上。第二反射层反射像素结构从侧面发出的光线,使得像素结构从侧面发出的光线可以大部分被第二反射层反射回到像素结构内,然后从像素结构的顶面射出,被用户接收,以提高显示面板正面的出光强度。
51、第一反射层设置在第一半导体层内,第一反射层的材料可以对应第一半导体层的材料掺杂类型,进行n型或者p型掺杂,从而可以实现导电。在形成第一半导体层的过程中直接形成第一反射层,可以减少工艺流程,节约成本。
52、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在第一反射层朝向第一反射光栅的方向上,谐振腔的垂直腔长在0.5微米至4微米的范围内。
53、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对垂直腔长l进行设置,使得特定波长的目标光线可以产生谐振增强,从而增强显示面板的法向出光。目标光线在谐振腔内经过谐振增强后,一部分可以穿过第一反射光栅,从像素结构的顶面射出,最终成为显示面板的输出光线,被用户接收。
54、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反射光栅为分布式布拉格反射光栅,第一反射光栅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光栅单元,第一光栅单元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子反射光栅和第二子反射光栅。
55、第一光栅单元的第一子反射光栅的折射率在1至5的范围内。
56、第一光栅单元的第二子反射光栅的折射率在1至5的范围内。
57、第一光栅单元的第一子反射光栅的折射率和第一光栅单元的第二子反射光栅的折射率的差值为m,m满足:m≥0.2。
58、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光栅单元的第一子反射光栅的折射率和第二子反射光栅的折射率的差值m越大,第一反射光栅对目标光线的反射效果越好。
59、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显示面板还包括钝化层,钝化层连接于像素结构的侧面与第二反射层之间,钝化层用于使像素结构与第二反射层之间绝缘。
60、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像素结构的侧面与第二反射层之间设置钝化层,可以避免像素结构的侧面电连接金属材质的第二反射层,降低像素结构的侧面漏电的风险。
61、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显示区包括驱动基板、像素结构、第一反射层、第一反射光栅以及第二反射层。
62、像素结构设置在驱动基板上,驱动基板用于使像素结构发光,第二反射层连接像素结构的侧面。
63、像素结构包括第一半导体层、发光层以及第二半导体层,发光层位于第一半导体层与第二半导体层之间,第一反射层设置在第一半导体层内,第一反射光栅设置在第二半导体层内,第一反射光栅与第一反射层构成谐振腔,谐振腔用于使发光层发出的特定波长的光发生谐振。
64、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仅示意性地给出谐振腔的第一反射光栅和第一反射层。关于谐振腔的侧壁可以通过显示面板的其他部件构成。例如第二反射层。具体地本技术不做出限定。
65、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的显示面板在显示区域通过设置第一反射层和第一反射光栅,第一反射层和第一反射光栅可以构成谐振腔,使得像素结构发出的特定波长的光(也即目标光线)可以在第一反射层和第一反射光栅之间来回谐振,产生谐振增强。在垂直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的方向(也即法向)的出光强度可以较大程度地提高。法向是垂直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的方向。
66、谐振腔的垂直腔长l以及第一反射光栅、第一反射层的厚度以及材料可以根据目标光线的波长进行选择,使得形成的谐振腔针对特定波长的目标光线进行谐振增强,而其他波长的光线则不会被增强,并且会被第一反射光栅阻挡部分。增强后的目标光线最后射出显示面板,被用户接收,从而谐振腔可以起到增强显示面板的发光效率、减小像素结构发出光线的发光光谱半峰宽的效果。
67、并且,第一反射层和第一反射光栅构成的谐振腔可以针对法向以及附近的光线产生谐振,因此谐振腔增强的是显示面板法向的出光,而偏离法向角度较大的光线反而会被减弱,因此谐振腔还可以较大程度地减小显示面板的发光角。
68、第二反射层连接像素结构的侧面,可以反射像素结构从侧面发出的光线,避免了相邻两个像素结构发生光串扰问题,也即其中一个像素结构从侧面发出的光线不容易传播至另外一个像素结构上。特别是,显示面板在显示某一帧画面时,如果需要相邻两个像素结构中的一个发光一个不发光时,发光的像素结构的光线不容易串扰到不发光的像素结构上。第二反射层反射像素结构从侧面发出的光线,使得像素结构从侧面发出的光线可以大部分被第二反射层反射回到像素结构内,然后从像素结构的顶面射出,被用户接收,以提高显示面板正面的出光强度。
69、第一反射层设置在第一半导体层内,第一反射光栅设置在第二半导体层内。第一反射层的材料可以对应第一半导体层的材料掺杂类型,进行n型或者p型掺杂,从而可以实现导电。第一反射光栅的材料可以对应第二半导体层的材料掺杂类型,进行n型或者p型掺杂,从而可以实现导电。在形成第一半导体层的过程中直接形成第一反射层,在形成第二半导体层的过程中直接形成第一反射光栅,可以进一步减少工艺流程,节约成本。
70、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在第一反射层朝向第一反射光栅的方向上,谐振腔的垂直腔长在0.5微米至4微米的范围内。
71、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对垂直腔长l进行设置,使得特定波长的目标光线可以产生谐振增强,从而增强显示面板的法向出光。目标光线在谐振腔内经过谐振增强后,一部分可以从像素结构的顶面射出,穿过第一反射光栅,最终成为显示面板的输出光线,被用户接收。
72、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反射光栅为分布式布拉格反射光栅,第一反射光栅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光栅单元,第一光栅单元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子反射光栅和第二子反射光栅。
73、第一光栅单元的第一子反射光栅的折射率在1至5的范围内。
74、第一光栅单元的第二子反射光栅的折射率在1至5的范围内。
75、第一光栅单元的第一子反射光栅的折射率和第一光栅单元的第二子反射光栅的折射率的差值为m,m满足:m≥0.2。
76、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光栅单元的第一子反射光栅的折射率和第二子反射光栅的折射率的差值m越大,第一反射光栅对目标光线的反射效果越好。
77、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承载件以及显示面板。承载件用于承载显示面板。
78、可以理解的是,显示面板安装于承载件,显示面板的发光角较小、法向出光强度较高、发光效率较好,并且相邻的像素结构之间不容易产生光串扰,用户使用电子设备的体验感较好。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31/17921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