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电子电路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应用于模块内部封闭式制冷的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  正文

应用于模块内部封闭式制冷的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2 12:55:57

本技术涉及模块冷却,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模块内部封闭式制冷的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分布式计算架构的创新和发展,作为信息基础设施的数据模块承担的业务量越来越大,模块内器件的发热量也愈发庞大,但并非所有元件的热量都可以直接通过液冷系统带走,这些非液冷器件通常需要使用空调系统进行不间断供冷以防止温度过热造成损坏。

2、传统的模块冷却方案中,通常采用内部空调冷风对模块进行冷却,再通过外部空调装置对模块进行散热以达到模块冷却的目的,但外部空调装置需要额外占地,这种间接散热的方法投资较大,且散热效率低,能耗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模块内部封闭式制冷的空调系统,旨在解决模块非液冷器件散热效率低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应用于模块内部封闭式制冷的空调系统,一种应用于模块内部封闭式制冷的空调系统,包括箱体、液冷模块、换热模块以及内循环风道,所述箱体具有用于容纳电器元件的容置腔;所述液冷模块设于所述容置腔内,并用于对所述电器元件进行冷却降温,所述液冷模块具有供冷却液流通的液冷通道;所述换热模块设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换热模块具有供冷却液流通的换热通道,所述换热通道的进液端和出液端分别与所述液冷通道连通;所述内循环风道,用于引导气流在所述箱体内循环流动,以与所述换热模块进行热交换。

3、可选地,所述液冷模块包括伸出于所述箱体外的管接头,所述管接头包括与所述液冷通道的进液端连通的进液接口,以及与所述液冷通道的出液端连通的出液接口。

4、可选地,应用于模块内部封闭式制冷的空调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容置腔内的气流驱动装置,所述气流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气流沿所述内循环风道流动。

5、可选地,所述气流驱动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风扇,所述风扇用于驱动气流沿所述内循环风道流动。

6、可选地,所述换热模块设置于所述内循环风道的气流流动路径上。

7、可选地,所述换热模块间隔设置于所述液冷模块的上方,所述换热模块与所述液冷模块之间形成所述内循环风道,所述内循环风道通过热对流方式将气流由靠近所述液冷模块的一侧导向至所述换热模块。

8、可选地,所述换热模块呈扁平板状设置,所述换热模块的板面与所述内循环风道的气流流动方向相垂直。

9、可选地,所述换热模块包括热管和套设于所述热管外围的翅片,所述热管内部形成所述换热通道,所述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液冷模块连通。

10、可选地,应用于模块内部封闭式制冷的空调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容置腔内的吸热模块,所述吸热模块与所述换热模块连接,所述吸热模块用于吸收气流热量并传递至所述换热模块。

11、可选地,所述吸热模块包括间隔设置于所述液冷模块上方的热管,所述热管与所述液冷模块之间形成所述内循环风道,所述热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内循环风道的气流流动方向相垂直,所述换热模块与所述热管的一端连接。

1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内循环风道将模块内非液冷器件的热量带走,内循环风道内带有热量气流通过与液冷模块连接的换热模块,进行气相与液相的热量交换,将非液冷器件的热量也通过液冷的方式带走,液冷的方式能使散热更直接,热量的传递不再是气体与气体间的热量交换,而是利用液体带走气体中热量,散热效率更高,且不需要设置外部空调,节省了能耗和设备空间。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模块内部封闭式制冷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模块内部封闭式制冷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模块包括伸出于所述箱体外的管接头,所述管接头包括与所述液冷通道的进液端连通的进液接口,以及与所述液冷通道的出液端连通的出液接口。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于模块内部封闭式制冷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容置腔内的气流驱动装置,所述气流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气流沿所述内循环风道流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模块内部封闭式制冷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驱动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风扇,所述风扇用于驱动气流沿所述内循环风道流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模块内部封闭式制冷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模块设置于所述内循环风道的气流流动路径上。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于模块内部封闭式制冷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模块间隔设置于所述液冷模块的上方,所述换热模块与所述液冷模块之间形成所述内循环风道,所述内循环风道通过热对流方式将气流由靠近所述液冷模块的一侧导向至所述换热模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模块内部封闭式制冷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模块呈扁平板状设置,所述换热模块的板面与所述内循环风道的气流流动方向相垂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于模块内部封闭式制冷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模块包括热管和套设于所述热管外围的翅片,所述热管内部形成所述换热通道,所述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液冷模块连通。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模块内部封闭式制冷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容置腔内的吸热模块,所述吸热模块与所述换热模块连接,所述吸热模块用于吸收气流热量并传递至所述换热模块。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于模块内部封闭式制冷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模块包括间隔设置于所述液冷模块上方的热管,所述热管与所述液冷模块之间形成所述内循环风道,所述热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内循环风道的气流流动方向相垂直,所述换热模块与所述热管的一端连接。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模块内部封闭式制冷的空调系统,应用于模块冷却技术领域,包括箱体、液冷模块、换热模块以及内循环风道,箱体具有容置腔;液冷模块和换热模块设于容置腔内,液冷模块具有液冷通道,换热模块具有换热通道,换热通道的进液端和出液端分别与液冷通道连通;内循环风道用于引导气流在箱体内循环流动。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内循环风道将模块内非液冷器件的热量带走,内循环风道内带有热量气流通过与液冷模块连接的换热模块,进行气相与液相的热量交换,将非液冷器件的热量也通过液冷的方式带走,液冷的方式能使散热更直接,散热效率更高,且不需要设置外部空调,节省了能耗和设备空间。技术研发人员:张永照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明德源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117技术公布日:2024/8/1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802/23813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