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吡唑萘菌胺与贝莱斯芽孢杆菌的混合物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9-19 14:33:02
本发明涉及杀菌剂与微生物杀菌剂混合物的制剂,具体为一种含吡唑萘菌胺与贝莱斯芽孢杆菌的混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1、在作物保护方面,对增强植物健康的应用技术的需求是持续不断的,更健康的植物通常会带来更高的产量和/或更佳的植物或其产品的质量,此外,由于其活力增强,更健康的植物会表现出更佳的对生物和/或非生物胁迫的抗性。
2、真菌植物病原体(植物病原体),包括但不限于葡萄孢霉属(botrytis spp.)、镰刀菌属(fusarium spp.)、丝核菌属(rhizoctonia spp.),是一种类型植物病虫害,其在农业和园艺业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化学制剂可用于控制真菌植物病原体,但是化学制剂的使用具有包括高成本、低效、出现抗性真菌菌株以及不利的环境影响的缺点。在农业生产中利用已有的化合物进行混合使用是解决上述问题,常见且有效的方法。
3、吡唑萘菌胺,is0通用名:isopyrazam,cas登录号:881685-58-1。吡唑萘菌胺是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兼具预防和治疗作用,主要防治谷物叶面病害,可防治白粉病等。吡唑萘菌胺除了含有sdhi类杀菌剂中共有的吡唑环外,吡唑萘菌胺中还含有独特的苯并桥环,这两个环状结构使得唑萘菌胺与线粒体膜sdhi酶上的结合位点以及叶片表面的蜡质层强强结合,使吡唑萘菌胺具有更高的活性,确保了它在田间具有高效的病害防治效果以及较长的持效期。另外,吡唑萘菌胺具有显著的保持作物健康的功效,这不仅大大提高了作物的光合作用,提高了产量,同时还可显著延长作物的收获时间。
4、贝莱斯芽孢杆菌能有效抑制多种植物病原菌,如辣椒疫霉、腐皮镰刀菌、尖孢镰刀菌、立枯丝核菌。以及叶类蔬菜上几种病原真菌包括褐斑病菌、茎点霉、灰葡萄孢石竹变种和油菜菌核病菌,有效防控多种植物病害。贝莱斯芽孢杆菌对病原微生物的拮抗作用主要通过其分泌的抑菌活性代谢物来起作用。该菌可以分泌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包括细胞壁降解酶类(葡聚糖酶和蛋白酶)、脂肽类抗生素(表面活性素、伊枯草菌素和芬荠素)以及聚酮类抗生素。贝莱斯芽孢杆菌水解病源真菌细胞壁;抑制病原真菌分生孢子萌发、芽管生长和附着胞的形成;改变细胞质膜的结构和渗透性,引起胞内物质外泄,导致细胞死亡。
5、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类杀菌剂作用于病原真菌呼吸链琥珀酸脱氢酶,阻断电子传递干扰真菌能量代谢而起到杀菌作用。sdhi类杀菌剂由于作用位点单一、杀菌谱广,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都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然而,由于广泛高频使用,田间已经出现了抗药菌株,导致大范围抗药性的产生及田间药效降低用,抗性发展和药效降低等问题不可避免。为了延缓抗性的发生和发展,提高防治效果,农业生产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抗性管理措施。因此,发明人经过大量试验研究发现将吡唑萘菌胺与贝莱斯芽孢杆菌进行混合施用,在提高防治效果的同时,延缓了病原菌抗性的产生。另外在实验中,发明人还发现两者混合使用对于作物育苗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以上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吡唑萘菌胺与贝莱斯芽孢杆菌的混合物,该混合物对植物致病菌有效,能够明显增强药效,在速效性和持效性方面均优于单剂,同时降低了农业生产上药剂的使用量,减缓致病菌抗药性的发展,降低农产品药剂残留,有利于农业病害的综合治理。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含吡唑萘菌胺与贝莱斯芽孢杆菌的混合物,所述的混合物包含杀菌剂a与微生物菌剂b,所述的杀菌剂a为吡唑萘菌胺。
3、所述的微生物菌剂b为贝莱斯芽孢杆菌,所述的杀菌剂a与微生物菌剂b的含量比为1:100~100:1;
4、进一步地,所述的杀菌剂a在混合物中所占的质量比为1%-70%,所述的微生物菌剂b在混合物中的活菌浓度为1亿cfu/g~200亿cfu/g;
5、进一步地,所述的杀菌剂a在混合物中所占的质量比为5%-50%,所述的微生物菌剂b在混合物中的活菌浓度为2亿cfu/g~50亿cfu/g。
6、进一步地,所述的10%杀菌剂a与2亿cfu/g微生物菌剂b的含量比为1:1~1:25;所述的20%杀菌剂a与2亿cfu/g微生物菌剂b的含量比为1:1~1:25;所述的50%杀菌剂a与2亿cfu/g微生物菌剂b的含量比为1:1~1:25。
7、进一步地,所述的10%杀菌剂a与2亿cfu/g微生物菌剂b的含量比为1:1、1:4、1:10、1:25;
8、进一步地,所述的20%杀菌剂a与2亿cfu/g微生物菌剂b的含量比为1:1、1:4、1:10、1:25;
9、进一步地,所述的50%杀菌剂a与2亿cfu/g微生物菌剂b的含量比为1:1、1:4、1:10、1:25;
10、进一步地,所述的混合物的总重量按照100wt%计,所述的杀菌剂a与微生物菌剂b的总重量占混合物的总重量的1%~80%;
11、进一步地,所述的混合物除包含活性成分外还包括其他辅助成分,所述的辅助成分选自润湿剂、分散剂、乳化剂、增稠剂、崩解剂、防冻剂、消泡剂、溶剂、防腐剂、稳定剂、警戒色、成膜剂、增效剂和载体中的一种或多种;润湿剂选自烷基苯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木质素磺酸盐、十二烷基硫酸钠、琥珀酸二辛脂磺酸钠、α-烯烃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烷基酚乙氧基化物、脂肪醇乙氧基化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蚕沙、皂角粉、无患子粉、sopa、净洗剂、乳化剂2000系列和湿润渗透剂f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分散剂选自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萘磺酸盐、三苯乙烯基苯酚乙氧基化物磷酸酯、脂肪醇乙氧基化物、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醚缩合物硫酸盐、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聚羧酸盐类、聚丙烯酸类、磷酸盐类、eo-po嵌段共聚物和eo-po接枝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乳化剂选自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脂肪醇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和烷基酚醚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增稠剂选自黄原胶、有机膨润土、阿拉伯树胶、海藻酸钠、硅酸镁铝、羧甲基纤维素和白炭黑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崩解剂选自硫酸钠、硫酸铵、氯化铝、氯化钠、氯化铵、膨润土、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尿素、碳酸钠、碳酸氢钠、柠檬酸和酒石酸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防冻剂选自醇类、醇醚类、氯代烃类和无机盐类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消泡剂选自c10-c20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硅油、硅酮类化合物、c8-c10脂肪醇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溶剂选自苯、甲苯、二甲苯、均四甲苯、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二甲基亚砜、二甲基甲酰胺、环己酮、碳酸亚烃酯、柴油、溶剂油、植物油、植物油衍生物和水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防腐剂选自丙酸、丙酸钠盐、山梨酸、山梨酸钠盐、山梨酸钾盐、苯甲酸、苯甲酸钠盐、对羟基苯甲酸钠盐、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卡松和1,2-苯并异噻唑啉3-酮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稳定剂选自磷酸氢二钠、草酸、丁二酸、己二酸、硼砂、2,6-二叔丁基对甲酚、油酸三乙醇胺、环氧化植物油、高岭土、膨润土、凹凸棒土、白炭黑、滑石粉、蒙脱石和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警戒色选自蓝色、绿色、红色、紫色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调节色;和/或成膜剂选自羧基甲基淀粉钠、纤维素衍生物(羧基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聚乙烯醇)、聚丙烯酸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增效剂选自增效磷、增效醚;和/或载体选自铵盐、磨碎的天然矿物、磨碎的人造矿物、硅酸盐、树脂、蜡、固体肥料、水、有机溶剂、矿物油、植物油和植物油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12、进一步地,所述的混合物可以制备成农业上可以接受的任意一种制剂剂型,所述的制剂剂型为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和/或种子处理制剂;
13、进一步地,所述的固体制剂为直接使用固体制剂、可分散固体制剂或可溶固体制剂;
14、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直接使用固体制剂为粉剂、颗粒剂、球剂、片剂或条剂;所述的可分散固体制剂为可湿性粉剂、油分散粉剂、乳粉剂、水分散粒剂、乳粒剂或水分散片剂;所述的可溶固体制剂为可溶粉剂、可溶片剂或可溶粒剂;
15、进一步地,所述的液体制剂为溶液制剂、分散液体制剂、乳液制剂、悬浮制剂或多相制剂;
16、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溶液制剂为可溶液剂、可溶胶剂、油剂或展膜油剂;所述的分散液体制剂为乳油、乳胶、可分散液剂或膏剂;所述的乳液制剂为水乳剂、油乳剂、微乳剂或脂剂;所述的悬浮制剂为悬浮剂、微囊悬浮剂、油悬浮剂或可分散油悬浮剂;所述的多相制剂为悬乳剂、微囊悬浮-悬浮剂、微囊悬浮-水乳剂或微囊悬浮-悬乳剂;
17、进一步地,所述的种子处理制剂包括种子处理固体制剂或种子处理液体剂;
18、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种子处理固体制剂为种子处理干粉剂或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所述的种子处理液体制剂为种子处理液剂、种子处理乳剂或种子处理悬浮剂;
19、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固体制剂为水分散粒剂和/或可湿性粉剂,所述的液体制剂为悬浮剂,所述的种子处理制剂为种子处理悬浮剂。
20、本发明还公开了如上所述的混合物和/或其制剂在预防或控制作物致病菌中的用途;
21、进一步地,所述的作物选自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果蔬和/或草坪园林作物;
22、进一步地,所述的作物选自水稻、小麦、玉米、谷物、薯类作物、豆类作物、油菜、花生、向曰葵、棉花、茄果类蔬菜、瓜菜类蔬菜、根类蔬菜、薯芋类蔬菜、白菜类蔬菜、甘蓝类蔬菜、绿叶菜类蔬菜、豆类蔬菜、葱蒜类蔬菜、多年生蔬菜、水生蔬菜、柑果、瓜果、浆果、核果、仁果、坚果、热带水果、观花花卉、观叶花卉、观果花卉、观茎花卉、观芽花卉、木本中药材、草本中药材、茶叶;
23、进一步地,所述的作物为水稻、黄瓜、大豆、向日葵;
24、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预防和控制作物致病菌的方法,将所述的混合物和/或其制剂有效且基本无植物毒性的施用量以种子处理、叶面施用、茎施用、浸透、滴注、浇注、喷射、喷雾、撒粉、散布或发烟等方法施用到植物、植物繁殖材料和随后长出的植物器官、栽培媒介、材料或空间中。
25、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作物发芽率或提供作物育苗成活率的用途。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将吡唑萘菌胺、贝莱斯芽孢杆菌混合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提高了对致病菌的防治效果;2)吡唑萘菌胺、贝莱斯芽孢杆菌的作用机理互不相同,有利于延缓致病菌抗药性的发展;3)降低了农业生产上药剂的使用量,降低农产品药剂残留,对环境友好,有利于农业病害的综合治理。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919/29875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