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医药医疗技术的改进,医疗器械制造及应用技术 > 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  >  正文

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

  • 国知局
  • 2024-09-19 14:38:32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1、在临床应用中,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和腹腔中大型手术术后常规使用(管型)引流管,其目的是引流手术中冲洗溶液及术后残存的血液、脓液,保持胸腹腔清洁,避免感染,术后患者长取半卧位保证引流通畅,且会长期佩戴胸腹带并加压包扎,预防伤口裂开,以利于残液排出。临床常使用医用胶布高举平台法(又称ω固定法)和胸腹带加压固定,然而,这种双重固定方法看似牢固,实际引发了另一种护理问题:医用胶布相关性皮肤损伤,又称marsi,由于(管型)引流管具有一定的重量,因此使用常规的高举平台法固定时,胶布接触皮肤部位时常粘贴不牢固,对胶布下皮肤具有一定角度向下的牵拉拖拽的力度,或者患者在术后活动时可能会牵拉胶布下的皮肤,因此在胶布周围甚至胶布下方出现张力性水疱,此类情况在夏季多汗病人、皮肤对胶布敏感、糖尿病或老年人等皮肤表层脆弱的病人尤为多见,抽吸水疱后为避免疱面表皮剥脱,造成局部感染,为患者增加不必要的痛苦和医疗开支,外敷水胶体敷料无法短时间内愈合水疱,因此发生水疱的部位短时间内不可再粘贴胶布,然而仅靠胸腹带加压包扎无法改变管路重量带来的向下的牵拉力,于外固定不甚牢固,一旦发生导管脱出可导致出血、气胸、继发性感染,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以有效协助预防导管脱出,避免置管部位出血、继发感染、气胸等问题,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固定座、上盖、固定组件和夹子;底座的下表面设有夹子,固定座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固定组件设置在固定座的上表面,固定组件包括第一c型夹、第二c型夹、第三c型夹和调节件,第一c型夹、第二c型夹、第三c型夹从左至右依次设置,且第二c型夹设置在调节件上,调节件用于调节第二c型夹的位置以使得第一c型夹、第二c型夹、第三c型夹发生前后错位;固定座的上方还设有可拆卸的上盖,上盖的侧壁上设有便于引流管穿过的缺口,且缺口正对第一c型夹和第三c型夹。

4、进一步,调节件包括滑座、螺杆和手柄,固定座的上表面设有长条形的凹槽,凹槽位于第一c型夹和第三c型夹之间,且凹槽的一端开口,开口端设有可拆卸的固定堵头;滑座滑动设置在凹槽内,凹槽内还转动设有螺杆,滑座与螺杆螺接,第二c型夹固定在滑座上,螺杆的一端从固定堵头穿出并连接手柄。

5、进一步,凹槽的侧壁上设有滑槽,滑座的侧壁上设有滑动设置在滑槽内的滑块。

6、进一步,凹槽的开口端向内凹陷形成安装槽,固定堵头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槽内。

7、进一步,第一c型夹和第三c型夹的开口朝前或朝后,且第一c型夹和第三c型夹的开口朝向相同,第二c型夹的开口朝上。

8、进一步,上盖和固定座的侧壁一侧通过u型的连接件连接,上盖上还设有卡件,固定座上设有与卡件配合使用的卡扣。

9、进一步,固定座的上表面距离其边缘1-2cm处向下凹陷形成支撑台阶,上盖扣合在支撑台上。

10、进一步,夹子为一字夹。

11、进一步,固定座转动安装在底座上。

12、进一步,缺口为u型。

1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引流管固定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1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引流管固定装置的底座的下表面设有夹子,夹子可以固定在胸带上,且操作方便;固定座上设有用于固定引流管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第一c型夹、第二c型夹、第三c型夹和调节件,可以根据引流管的粗细调节第二c型夹的位置,使得第一c型夹、第二c型夹、第三c型夹正对或发生前后错位以及错位的程度,从而实现对不同粗细的引流管的固定,操作简单。该装置与患者自身皮肤并无直接接触,降低了患者术后marsi导致皮肤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也降低了引流管固定引发的marsi继而导致的胸腹引流管脱出的风险,为患者减轻了不必要的痛苦;且该装置结构简单可反复使用,节省了不必要的医疗开支,倡导了当今医疗环境下以人为本的医疗理念。

技术特征:

1.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固定座、上盖、固定组件和夹子;底座的下表面设有夹子,固定座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固定组件设置在固定座的上表面,固定组件包括第一c型夹、第二c型夹、第三c型夹和调节件,第一c型夹、第二c型夹、第三c型夹从左至右依次设置,且第二c型夹设置在调节件上,调节件用于调节第二c型夹的位置以使得第一c型夹、第二c型夹、第三c型夹发生前后错位;固定座的上方还设有可拆卸的上盖,上盖的侧壁上设有便于引流管穿过的缺口,且缺口正对第一c型夹和第三c型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件包括滑座、螺杆和手柄,固定座的上表面设有长条形的凹槽,凹槽位于第一c型夹和第三c型夹之间,且凹槽的一端开口,开口端设有可拆卸的固定堵头;滑座滑动设置在凹槽内,凹槽内还转动设有螺杆,滑座与螺杆螺接,第二c型夹固定在滑座上,螺杆的一端从固定堵头穿出并连接手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凹槽的侧壁上设有滑槽,滑座的侧壁上设有滑动设置在滑槽内的滑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凹槽的开口端向内凹陷形成安装槽,固定堵头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c型夹和第三c型夹的开口朝前或朝后,且第一c型夹和第三c型夹的开口朝向相同,第二c型夹的开口朝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盖和固定座的侧壁一侧通过u型的连接件连接,上盖上还设有卡件,固定座上设有与卡件配合使用的卡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座的上表面距离其边缘1-2cm处向下凹陷形成支撑台阶,上盖扣合在支撑台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夹子为一字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座转动安装在底座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缺口为u型。

技术总结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固定座、上盖、固定组件和夹子;底座的下表面设有夹子,夹子可以固定在胸带上,且操作方便;固定座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固定座上设有用于固定引流管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第一C型夹、第二C型夹、第三C型夹和调节件,可以根据引流管的粗细调节第二C型夹的位置,使得第一C型夹、第二C型夹、第三C型夹正对或发生前后错位以及错位的程度,从而实现对不同粗细的引流管的固定,操作简单。该装置与患者自身皮肤并无直接接触,降低了患者术后MARSI导致皮肤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也降低了引流管固定引发的MARSI继而导致的胸腹引流管脱出的风险,为患者减轻了不必要的痛苦。技术研发人员:郭瑞婷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技术研发日:20231106技术公布日:2024/9/17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919/29932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