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供热炉灶,通风,干燥设备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一种炼焦煤加热烘干装置及加热烘干方法与流程  >  正文

一种炼焦煤加热烘干装置及加热烘干方法与流程

  • 国知局
  • 2024-10-15 10:11:06

本发明涉及炼焦煤烘干,尤其涉及一种炼焦煤加热烘干装置及加热烘干方法。

背景技术:

1、煤是焦炉炼焦的主要原料,焦炉生产迫切需要大量的优质炼焦煤。而目前的煤炭含有的水分通常不达标,导致炼焦煤水分过高,进而影响焦炭的质量、产量以及炼焦生产的技术经济指标。因此,对炼焦煤进行烘干脱水是提高原煤质量、控制煤炭水分的必要过程。

2、煤炭烘干机主要作用就是将含有水分的煤炭物料进行干燥处理,经过干燥处理后的物料,其热值进一步提升,有着更高的经济效益以及再利用价值。高温热风和低温热风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两种煤炭干燥的方式,这两种方式都可以将煤炭进行快速的干燥处理,两者主要的差别就是热源的不同。

3、1、高温热风烘干:是比较常用的煤炭干燥方式,主要是采用直热式烘干工艺,高湿煤炭在筒体内均布的抄板翻动下,充分与高温热风或热烟接触,从而达到快速蒸发煤炭水分的目的。热风烘干的热源一般由燃煤式或燃气式供热设备提供。

4、2、低温烘干:即低温蒸汽煤炭干燥设备,常采用列管式管束烘干结构,间接式干燥工艺,高湿煤炭在筒体内均布的抄板翻动下,与列管换热器充分接触,实现传热传质的目的。

5、公开号为cn 207006748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立式型煤烘干炉”,设置有:箱体;箱体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供风设备;供风设备包括:鼓风机,鼓风机出口焊接有连接加热器;活性炭过滤器、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等距间隔通过螺栓连接;箱体内安装有自动称重装置,自动称重装置包括:称重器、内存卡、单片机;称重器通过usb与内存卡连接,称重器通过串口与单片机连接,鼓风机通过信号线与单片机连接。其仅仅对需要烘干的型煤进行烘干,针对性强,极大节省能源,集中对型煤进行烘干,效率更高,时间更短。

6、现有的炼焦煤烘干装置在使用时,炼焦煤大都是一次性加入的,炼焦煤堆积在容器内,使其在加热时受热不均匀,影响了烘干效果。同时,炼焦煤的堆积使得加热效率降低,导致加热时间延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炼焦煤加热烘干装置及加热烘干方法,加热烘干的同时,对炼焦煤进行螺旋输送实现内部的循环流动,不仅提高了加热效率,提升了炼焦煤受热的均匀性,并可防止炼焦煤堆积在底部出料口处,保证运行平稳;不仅适用于型煤烘干,也适用于粉煤的烘干。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炼焦煤加热烘干装置,包括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由加热壳体、加热装置、导料壳及螺旋输送装置组成;所述加热壳体的中部设导料壳,导料壳的顶部与加热壳体的顶板固接,导料壳的底部与加热壳体的底部固接;导料壳内设螺旋输送装置;加热壳体的顶部一侧设进料口,加热壳体的底部在导料壳的两侧分别设出料口,出料口处设排料阀;导料壳的底部两侧开设连通口,导料壳的顶部两侧设导出管;所述加热壳体沿高向及周向均匀设置多个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为微波加热装置或电加热装置。

4、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壳体与导料壳之间为环形下料通道;加热壳体的内壁及导料壳的外壁上分别设多个导流板,导流板在环形下料通道内沿高向间隔均匀地设置;导流板朝向环形下料通道的一侧均向下方倾斜。

5、进一步的,所述微波加热装置由微波发生器、连接管及波导管组成;微波发生器设于加热壳体的外壁上,波导管设于加热壳体的内壁上,对应的微波发生器与波导管通过对应的连接管相连。

6、进一步的,相邻2层导流板之间设加热装置。

7、进一步的,所述螺旋输送装置由电机、转轴及螺旋叶片组成;电机设于加热壳体的顶部,转轴沿导料壳轴向通长设置,转轴的上端穿过加热壳体的顶壁后连接电机的输出轴,导料壳内的转轴上设螺旋叶片。

8、一种炼焦煤加热烘干装置,还包括可移动底座;所述可移动底座由支撑架、支撑腿、电动伸缩杆及万向轮组成;支撑架设于加热壳体的下部并对加热壳体起支撑作用;支撑架的底部设多个支撑腿,支撑腿为空心管结构,内部设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底部连接万向轮。

9、一种炼焦煤加热烘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0、1)待烘干的炼焦煤通过进料口输入加热壳体内,并沿环形下料通道向下流动;开启电加热装置,对炼焦煤进行电加热烘干;或者开启微波发射器产生电磁波,通过波导管发射到加热壳体的内部,对炼焦煤进行微波加热烘干;

11、2)开启微波发射器的同时启动电机,通过转轴带动螺旋叶片转动,将从连通口进入导料壳内的部分炼焦煤向上传输,避免炼焦煤堆积在加热壳体底部的出料口处;输送到导料壳顶部的炼焦煤通过导出管排出至环形下料通道内,重新向下流动;

12、3)通过设置在环形下料通道内的导流板使炼焦煤匀速下降,避免物料堆积,同时保证炼焦煤加热均匀;

13、4)烘干结束后,打开出料口处的排料阀,将烘干后的炼焦煤排出加热壳体。

14、进一步的,烘干装置能够移动;烘干装置进行炼焦煤烘干操作时,万向轮收纳于支撑腿内部,由支撑腿直接与地面接触并对烘干装置起支撑作用;当需要搬运烘干装置时,电动伸缩杆启动,使万向轮自支撑腿内伸出并与地面接触,此时通过万向轮能够带动烘干装置进行移动。

15、进一步的,炼焦煤烘干时的加热温度为200℃以内,加热时间为0.5~10h;螺旋输送装置中转轴的转动速率为20~60r/min。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8、1)采用微波加热装置时,微波发射器产生的电磁波通过均匀设置的多个波导管发射到加热壳体的内部,对炼焦煤进行微波加热烘干,加热效率高,炼焦煤受热均匀;

19、2)炼焦煤自加热壳体的顶部进入,底部流出;到达底部的部分炼焦煤进入导料壳内,通过螺旋输送装置重新向上传输,避免炼焦煤堆积在加热壳体底部的出料口处,实现内部的循环流动;在此过程中,导料壳内已经被加热烘干的炼焦煤对外部新流入的炼焦煤也能够起到加热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烘干效率;

20、3)设置加热壳体内壁及导料壳外壁上的多个导流板能够控制炼焦煤的下降速度,使炼焦煤加热均匀,并避免堆积,保证装置运行平稳;

21、4)烘干装置设于可移动底座上,进行加热烘干作业时支撑腿直接接触地面起稳定的支撑作用;需要移动烘干装置时,支撑腿内的电动伸缩杆带动万向轮伸出并与地面接触,可方便地搬运移动烘干装置。

技术特征:

1.一种炼焦煤加热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由加热壳体、加热装置、导料壳及螺旋输送装置组成;所述加热壳体的中部设导料壳,导料壳的顶部与加热壳体的顶板固接,导料壳的底部与加热壳体的底部固接;导料壳内设螺旋输送装置;加热壳体的顶部一侧设进料口,加热壳体的底部在导料壳的两侧分别设出料口,出料口处设排料阀;导料壳的底部两侧开设连通口,导料壳的顶部两侧设导出管;所述加热壳体沿高向及周向均匀设置多个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为微波加热装置或电加热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炼焦煤加热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壳体与导料壳之间为环形下料通道;加热壳体的内壁及导料壳的外壁上分别设多个导流板,导流板在环形下料通道内沿高向间隔均匀地设置;导流板朝向环形下料通道的一侧均向下方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炼焦煤加热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加热装置由微波发生器、连接管及波导管组成;微波发生器设于加热壳体的外壁上,波导管设于加热壳体的内壁上,对应的微波发生器与波导管通过对应的连接管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炼焦煤加热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2层导流板之间设加热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炼焦煤加热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输送装置由电机、转轴及螺旋叶片组成;电机设于加热壳体的顶部,转轴沿导料壳轴向通长设置,转轴的上端穿过加热壳体的顶壁后连接电机的输出轴,导料壳内的转轴上设螺旋叶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炼焦煤加热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移动底座;所述可移动底座由支撑架、支撑腿、电动伸缩杆及万向轮组成;支撑架设于加热壳体的下部并对加热壳体起支撑作用;支撑架的底部设多个支撑腿,支撑腿为空心管结构,内部设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底部连接万向轮。

7.基于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种炼焦煤加热烘干装置的炼焦煤加热烘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炼焦煤加热烘干方法,其特征在于,烘干装置能够移动;烘干装置进行炼焦煤烘干操作时,万向轮收纳于支撑腿内部,由支撑腿直接与地面接触并对烘干装置起支撑作用;当需要搬运烘干装置时,电动伸缩杆启动,使万向轮自支撑腿内伸出并与地面接触,此时通过万向轮能够带动烘干装置进行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炼焦煤加热烘干方法,其特征在于,炼焦煤烘干时的加热温度为200℃以内,加热时间为0.5~10h;螺旋输送装置中转轴的转动速率为20~60r/min。

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一种炼焦煤加热烘干装置及加热烘干方法,所述炼焦煤加热烘干装置包括烘干装置,由加热壳体、加热装置、导料壳及螺旋输送装置组成;加热壳体的中部设导料壳,导料壳内设螺旋输送装置;加热壳体的顶部设进料口,底部设出料口;导料壳的底部开设连通口,顶部设导出管;加热壳体沿高向及周向均匀设置多个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为微波加热装置或电加热装置。本发明采用加热烘干的同时,对炼焦煤进行螺旋输送实现内部的循环流动,不仅提高了加热效率,提升了炼焦煤受热的均匀性,并可防止炼焦煤堆积在底部出料口处,保证运行平稳;不仅适用于型煤烘干,也适用于粉煤的烘干。技术研发人员:刘福军,甘秀石,程学科,谷安彤,武吉,王超,朱庆庙,王旭,赵振兴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10/10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1015/31669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