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暗弱目标检测方法
- 国知局
- 2024-11-19 09:33:44
本发明属于图像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暗弱目标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1、对于探测系统而言,当被检测目标与探测器之间的距离达到十几甚至几十公里时,在大气扰动、光学散射和衍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下,成像的目标呈现“弱”和“小”的特征。其中“弱”主要是目标的信噪比以及目标与背景的对比度较低;“小”则主要是目标在整幅图像上所占有的像素数少。低信噪比图像弱小目标常常出现在包括天空、地面和海面等多种场景中,混杂在自然杂波中难以区分,致使目标检测面临高虚警率和低检测率的难题。
2、暗弱目标的检测主要有以下难点:
3、目标对比度低,可用于目标检测的特征少。在远距离情况下,探测器接收到的目标信号强度有限,信噪比很低。目标成像面积小,有的只有几个像素,因而缺少轮廓和形状特征,可供利用的信息比较少。
4、背景复杂,目标常淹没在背景或噪声中远距离目标通常受到复杂背景的干扰,如天空云层背景、地面背景和海面背景,这些背景的统计特性是不同的,且往往在不断变化。
5、目标的机动性不易掌握,被探测的目标的运动轨迹不确定,有时呈现出较强的机动性,另外跟踪过程中可能遇到噪声和类目标的干扰。
6、在现有技术中,有许多对暗弱目标的提取方法。比如,利用累加法叠加多帧图像,增强目标信息,这种方法在提升信噪比方面存在上限且不适合运动目标。也有文献利用目标与背景、噪声在图像局部强度、梯度和散度等结构特征上的差异性、奇异性进行暗弱目标检测,但是这种方法计算量大,不利于实时检测跟踪。总而言之,现有的方法尚未完全解决背景杂波和强噪声的影响,从而对低信噪比图像暗弱目标检测的实用化造成了障碍。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暗弱目标检测方法,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暗弱目标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步骤1、获取真实的暗弱目标图像,构建训练数据集;
3、步骤2、构建预处理算法,对步骤1中采集的暗弱目标图像进行初步预处理,预处理算法包括:多帧图像累加、去除背景噪声、去除随机噪声;构建验证数据集;
4、步骤3、构建深度学习模型,利用步骤1和步骤2中得到的训练数据集和验证数据集训练该深度学习模型,得到训练后的深度学习模型;深度学习模型为使用基于u-net的循环残差卷积神经网络,循环残差卷积神经网络包括多层循环残差卷积神经网络块,循环残差卷积神经网络块由标准卷积层、循环卷积层和残差块组成;标准卷积层对输入数据进行卷积,并通过激活函数得到初始的特征图和状态;循环卷积层在第一个时间步,先使用一组卷积核在输入数据上进行卷积操作,以提取空间特征;在后续的时间步,将前一时间步的状态与当前时间步的输入数据一起送入卷积核,进行卷积操作,更新状态,并通过激活函数得到当前时间步的特征图;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处理完所有时间步的数据;残差块则使用跳跃连接令输入跳过某些层与当前层的输出直接相加;
5、步骤4、基于上述训练后的深度学习模型,进行暗弱目标检测得到的暗弱目标的位置;
6、步骤5、用得到的暗弱目标的位置,在真实的暗弱目标图像中用方框表示出暗弱目标。
7、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
8、(1)本发明可以在未知目标数目的前提下,对多目标图像进行检测;
9、(2)即使背景、杂波的强度大于目标强度,也不影响目标的正确检测;
10、(3)计算量小,且目标的检测速度不受目标个数的影响;
11、(4)适应性强,外界环境的亮度变化几乎不影响探测结果。
技术特征:1.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暗弱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暗弱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暗弱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多帧图像累加的具体算法为:若相机采集频率达到100hz以上,采用直接叠加取均值的方法累加n帧图像,n∈[0,4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暗弱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去除背景噪声的步骤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暗弱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水岭算法的输入为灰度图像i;输出为包含分水岭线的标记图像l,具体步骤如下:
技术总结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暗弱目标检测方法,属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真实的暗弱目标图像;构建预处理算法,对采集的图像进行初步预处理,包括:多帧图像累加、去除背景噪声、去除随机噪声等;构建深度学习模型,利用得到的图像建立训练数据集和验证数据集;训练该深度学习模型,得到训练后的深度学习模型;基于上述训练后的深度学习模型,进行暗弱目标检测,用得到的暗弱目标的位置,在原图中用方框表示出暗弱目标。本发明方法利用深度学习实现目标特征的自动选择;并能适应于原始图像、累加图像或是预处理后的图像;相比于传统图像处理方法,运行时间少,更容易避免伪目标的影响,有利于实时目标检测。技术研发人员:夏诗烨,刘雅卿,罗一涵,王志文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11/14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1118/32930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