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控制调节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一种智能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智能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11-19 09:55:31

本申请涉及安全用电,具体说是一种智能控制器。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远程智能控制技术已经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这一技术通过远程操作实现对设备的智能控制,从而提高了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了能耗,并且为用户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操作体验。

2、尽管远程智能控制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例如,由于不同设备之间的差异性,使得负载无法正常工作或表现出不稳定的情况,因此如何保障负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满足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成为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控制器,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2、一种智能控制器,包括电源输入模块,电路保护模块,电源管理模块,主控芯片,4g模块,云服务器;其中所述电源输入模块与所述电路保护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电路保护模块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与所述主控芯片及所述4g模块电性连接,所述4g模块与所述云服务器通信连接,pc终端、移动终端与所述云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主控芯片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其中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负载状态,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负载控制。

3、进一步地,所述电源输入模块的输入电源为直流电源。

4、进一步地,所述电路保护模块中二极管d1的阳极与电源输入模块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与自恢复保险f2一端连接,极性电容cp1与电容c2、电容c1、电容c3并联连接,自恢复保险f2另一端与并联后的极性电容cp1阳极一端连接并连接vin1,并联后的极性电容cp1阳极另一端与电源管理模块中的mp1584en引脚7连接,并联后的极性电容cp1阴极一端与电阻r10的一端连接接地,电阻r10的一端与电源管理模块中的mp1584en引脚6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管理模块中的mp1584en引脚bst与电容c4的一端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4的阴极、电感l1一端连接,二极管d4的阳极接地,电感l1另一端与电阻r14的一端、极性电容cp2的阳极连接,电阻r14的一端与电阻r12的一端连接并与mp1584en引脚4连接,电阻r12另一端与电阻r11一端连接,电阻r11另一端与电容c6一端连接,电容c6另一端与mp1584en引脚3连接,电容c9一端与极性电容cp2的阳极、自恢复保险f5一端连接,自恢复保险f5另一端与二极管d7阴极连接输出3.8v电压,电容c9另一端、极性电容cp2的阴极另一端、二极管阳极接地。

6、进一步地,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包括rt9193-33v的引脚3与电容c15一端、rt9193-33v的引脚1、3.8v电压输入端连接,电容c15另一端与rt9193-33v的引脚2连接、与电容c13的一端连接并接地,电容c13的另一端与rt9193-33v的引脚5连接输出3.3v电压。

7、进一步地,所述主控芯片通过3.3v电压输入接口与电压转换电路连接,电压转换电路通过3.8v电压输入接口与电源管理模块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4g模块通过a7680c引脚6连接电阻r20与主控芯片stm32f103c8t6的pa11引脚连接;4g模块通过a7680c引脚39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电阻r25一端连接接地,电阻r25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基极、电阻r24的一端连接,电阻r24的另一端与主控芯片stm32f103c8t6的pa12引脚连接,4g模块通过a7680c引脚29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电阻r33一端连接接地,电阻r33另一端与三极管q4的基极、电阻r34的一端连接,电阻r34的另一端与主控芯片stm32f103c8t6的pa15引脚连接;极性电容cp3与电容c18、电容c17并联,并联的极性电容cp3阳极与3.8v电压输入端、主控芯片stm32f103c8t6的引脚34、主控芯片stm32f103c8t6的引脚35、主控芯片stm32f103c8t6的引脚36、主控芯片stm32f103c8t6的引脚37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负载控制通过uln2003a引脚1连接电阻r27一端,电阻r27另一端与主控芯片stm32f103c8t6的pa6引脚连接;通过uln2003a引脚2连接电阻r28一端,电阻r28另一端与主控芯片stm32f103c8t6的pa5引脚连接;通过uln2003a引脚6连接电阻r29一端,电阻r29另一端与主控芯片stm32f103c8t6的pa4引脚连接;通过uln2003a引脚7连接电阻r30一端,电阻r30另一端与主控芯片stm32f103c8t6的pa7引脚连接,电容c12一端连接uln2003a引脚8接地,电容c12另一端连接uln2003a引脚9接vin1。

10、进一步地,所述负载控制还包括二极管d8阳极与继电器j5引脚1连接并与uln2003a引脚16连接,二极管d8阴极与继电器j5引脚4连接并接vin;二极管d9阳极与继电器j4引脚1连接并与uln2003a引脚15连接,二极管d9阴极与继电器j4引脚4连接并接vin;二极管d10阳极与继电器j3引脚1连接并与uln2003a引脚11连接,二极管d10阴极与继电器j3引脚4连接并接vin;二极管d11阳极与继电器j2引脚1连接并与uln2003a引脚10连接,二极管d11阴极与继电器j2引脚4连接并接vin。

11、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申请在电源输入后通过电路保护模块中d1二极管的单向导通特性,当输入电源反接导致反向电压时,d1二极管会阻止这些反向电流通过电路,防止了电路中的其他元件(如电子器件或继电器)受到损坏或烧坏,对智能控制器起到反接保护。本申请在电源输入后通过电路保护模块中f2自恢复保险,使得当负载异常使电流变大,自恢复保险断开,对智能控制器起到过流保护。本申请在电源输入后通过电路保护模块中d2稳压二极管,使得当输入电压过高时,d2稳压二极管会反向导通,同时电流也会增加,使自恢复保险断开达到对智能控制器的过压保护。本申请通过在电路保护模块根据输入电压的特点对智能控制电路进行保护,保障了负载的安全性。

13、2.本申请通过在每一路负载控制中使用两个继电器控制,增加了负载控制的极性互换功能,在不同使用场景中基于用户不同的需求,使得智能控制器有着更好的兼容性,能够满足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保障了负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4、3.本申请提供的智能控制器适用于远程监控、电源管理和负载控制的场景,可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同时通过实时数据分析和智能控制,提升设备的稳定性和响应能力,降低维护成本并提升用户体验。同时本申请的智能控制器主板紧凑,空载功耗低,便于安装,基于4g网络通讯,延时小,准确率高,可实现对负载控制。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输入模块,电路保护模块,电源管理模块,主控芯片,4g模块,云服务器;其中所述电源输入模块与所述电路保护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电路保护模块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与所述主控芯片及所述4g模块电性连接,所述4g模块与所述云服务器通信连接,pc终端、移动终端与所述云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主控芯片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其中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负载状态,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负载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输入模块的输入电源为直流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保护模块中二极管d1的阳极与电源输入模块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与自恢复保险f2一端连接,极性电容cp1与电容c2、电容c1、电容c3并联连接,自恢复保险f2另一端与并联后的极性电容cp1阳极一端连接并连接vin1,并联后的极性电容cp1阳极另一端与电源管理模块中的mp1584en引脚7连接,并联后的极性电容cp1阴极一端与电阻r10的一端连接接地,电阻r10的一端与电源管理模块中的mp1584en引脚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中的mp1584en引脚bst与电容c4的一端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4的阴极、电感l1一端连接,二极管d4的阳极接地,电感l1另一端与电阻r14的一端、极性电容cp2的阳极连接,电阻r14的一端与电阻r12的一端连接并与mp1584en引脚4连接,电阻r12另一端与电阻r11一端连接,电阻r11另一端与电容c6一端连接,电容c6另一端与mp1584en引脚3连接,电容c9一端与极性电容cp2的阳极、自恢复保险f5一端连接,自恢复保险f5另一端与二极管d7阴极连接输出3.8v电压,电容c9另一端、极性电容cp2的阴极另一端、二极管阳极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包括rt9193-33v的引脚3与电容c15一端、rt9193-33v的引脚1、3.8v电压输入端连接,电容c15另一端与rt9193-33v的引脚2连接、与电容c13的一端连接并接地,电容c13的另一端与rt9193-33v的引脚5连接输出3.3v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芯片通过3.3v电压输入接口与电压转换电路连接,电压转换电路通过3.8v电压输入接口与电源管理模块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4g模块通过a7680c引脚6连接电阻r20与主控芯片stm32f103c8t6的pa11引脚连接;4g模块通过a7680c引脚39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电阻r25一端连接接地,电阻r25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基极、电阻r24的一端连接,电阻r24的另一端与主控芯片stm32f103c8t6的pa12引脚连接,4g模块通过a7680c引脚29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电阻r33一端连接接地,电阻r33另一端与三极管q4的基极、电阻r34的一端连接,电阻r34的另一端与主控芯片stm32f103c8t6的pa15引脚连接;极性电容cp3与电容c18、电容c17并联,并联的极性电容cp3阳极与3.8v电压输入端、主控芯片stm32f103c8t6的引脚34、主控芯片stm32f103c8t6的引脚35、主控芯片stm32f103c8t6的引脚36、主控芯片stm32f103c8t6的引脚37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控制通过uln2003a引脚1连接电阻r27一端,电阻r27另一端与主控芯片stm32f103c8t6的pa6引脚连接;通过uln2003a引脚2连接电阻r28一端,电阻r28另一端与主控芯片stm32f103c8t6的pa5引脚连接;通过uln2003a引脚6连接电阻r29一端,电阻r29另一端与主控芯片stm32f103c8t6的pa4引脚连接;通过uln2003a引脚7连接电阻r30一端,电阻r30另一端与主控芯片stm32f103c8t6的pa7引脚连接,电容c12一端连接uln2003a引脚8接地,电容c12另一端连接uln2003a引脚9接vin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控制还包括二极管d8阳极与继电器j5引脚1连接并与uln2003a引脚16连接,二极管d8阴极与继电器j5引脚4连接并接vin;二极管d9阳极与继电器j4引脚1连接并与uln2003a引脚15连接,二极管d9阴极与继电器j4引脚4连接并接vin;二极管d10阳极与继电器j3引脚1连接并与uln2003a引脚11连接,二极管d10阴极与继电器j3引脚4连接并接vin;二极管d11阳极与继电器j2引脚1连接并与uln2003a引脚10连接,二极管d11阴极与继电器j2引脚4连接并接vin。

10.一种智能控制器使用方法,适用于权利要求1-9的智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控制器,包括电源输入模块,电路保护模块,电源管理模块,主控芯片,4G模块,云服务器;其中所述电源输入模块与所述电路保护模块电性连接,电路保护模块与电源管理模块电性连接,电源管理模块与主控芯片及4G模块电性连接,4G模块与云服务器通信连接,PC终端、移动终端与云服务器通信连接;主控芯片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其中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负载状态,数据处理模块用于负载控制,本申请提供的智能控制器适用于远程监控、电源管理和负载控制的场景,可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同时通过实时数据分析和智能控制,提升设备的稳定性和响应能力,降低维护成本并提升用户体验。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华,覃继先,马艳军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哈密市共创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11/14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1118/33069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