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耙吸船舷侧吸口充放气控制系统及充放气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11-25 15:11:19
本技术涉及耙吸船,具体涉及一种耙吸船舷侧吸口充放气控制系统及充放气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1、耙吸挖泥船开始工作时,首先需要将耙吸管由耙头吊架、耙中吊架以及弯头吊架下方至水中,当安装于耙吸管的滑块随耙吸管下移到位时正好与舷侧吸口对接,滑块内部有特殊密封圈,通过对密封圈腔室充气就能实现滑块与舷侧吸口的密封连接,这样整个管路就可以正常输送耙吸上来的泥浆。整个操作过程对密封圈充气动作有如下要求:1)、滑块不在工作位置时密封腔内气压应小于0.02mpa;2)、滑块就位后密封腔内充气压力范围为0.25-0.35mpa,工作压力为0.3mpa,但内部压力不允许超过0.35mpa;3)、密封腔内气压大于0.02mpa时不允许移动滑块。通过上述的要求可知,在使用过程中,对密封圈气腔的压力值大小的控制尤为重要,在密封圈腔室压力不满足设定范围时,会影响到滑块与吸口的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耙吸船舷侧吸口充放气控制系统,能够对密封圈气腔的压力值大小的进行有效控制,以确保耙吸挖泥船上耙吸管的滑块与吸口的密封效果。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耙吸船舷侧吸口充放气控制系统,包括进气管路、密封圈气腔、设置在进气管路和密封圈气腔之间的连接管路以及设置在连接管路上用于密封圈气腔充放气的切换管路,所述切换管路包括设置在连接管路靠近进气管路侧的第一切换支路以及设置在连接管路靠近密封圈气腔侧的第二切换支路。
4、优选的,所述进气管路包括进气管以及设置在进气管输出端的减压管路,所述进气管上设有第一压力表。
5、优选的,所述减压管路包括两并联接入所述进气管路和连接管路之间的减压支路,所述减压支路包括减压阀、设置在减压阀进口端管路的第一截止阀以及设置在减压阀出口端管路的单向阀。
6、优选的,所述第一切换支路包括第一电磁阀、连接在第一电磁阀进油口管路上的第一截止阀、连接在第一电磁阀出油口管路上的第二截止阀以及并联于第一电磁阀接入连接管路的第三截止阀。
7、优选的,所述第二切换支路包括与大气相连的第二电磁阀、连接在第二电磁阀进油口管路上的第四截止阀、连接在第二电磁阀出油口管路上的第五截止阀以及并联于第二电磁阀接入连接管路的第六截止阀。
8、优选的,所述连接管路靠近密封圈气腔处还设有安全阀、第二压力表、压力传感器。
9、一种耙吸船舷侧吸口充放气控制装置,包括前述的耙吸船舷侧吸口充放气控制系统。
10、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导截止阀、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第四截止阀、第五截止阀开启,旁通第三截止阀、第六截止阀关闭,调整减压阀,使其输出压力为设定的压力,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失电时:第一电磁阀关闭,此时气源不给密封圈气腔供气,第二电磁阀打开,密封圈气腔内空气排入大气;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得电时:第一电磁阀打开,此时气源给密封圈气腔供气,第二电磁阀关闭,密封圈气腔中的空气压力被保持;此外,当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不能工作时,此时,可关闭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第四截止阀、第五截止阀,随后在打开第三截止阀并关闭第六截止阀时,气源为密封圈气腔供气,在关闭第三截止阀并打开第六截止阀时,密封圈气腔向大气排气;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的配合,可实现对密封圈气腔的充放气控制,同时还可在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无法工作时,利用第三截止阀和第六截止阀作为电磁阀的替代,同样能够实现对密封圈气腔的充放气,从而可确保对密封圈气腔压力的有效控制,提高密封圈的密封效果。
技术特征:1.一种耙吸船舷侧吸口充放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管路(10)、密封圈气腔(20)、设置在进气管路和密封圈气腔之间的连接管路(30)以及设置在连接管路上用于密封圈气腔充放气的切换管路,所述切换管路包括设置在连接管路靠近进气管路侧的第一切换支路(410)以及设置在连接管路靠近密封圈气腔侧的第二切换支路(4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耙吸船舷侧吸口充放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路(10)包括进气管(110)以及设置在进气管输出端的减压管路,所述进气管上设有第一压力表(1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耙吸船舷侧吸口充放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管路包括两并联接入所述进气管路和连接管路之间的减压支路(120),所述减压支路包括减压阀(121)、设置在减压阀进口端管路的先导截止阀(122)以及设置在减压阀出口端管路的单向阀(1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耙吸船舷侧吸口充放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换支路(410)包括第一电磁阀(411)、连接在第一电磁阀进油口管路上的第一截止阀(412)、连接在第一电磁阀出油口管路上的第二截止阀(413)以及并联于第一电磁阀接入连接管路(30)的第三截止阀(4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耙吸船舷侧吸口充放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换支路(420)包括与大气相连的第二电磁阀(421)、连接在第二电磁阀进油口管路上的第四截止阀(422)、连接在第二电磁阀出油口管路上的第五截止阀(423)以及并联于第二电磁阀接入连接管路(30)的第六截止阀(42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耙吸船舷侧吸口充放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路(30)靠近密封圈气腔(20)处还设有安全阀(310)、第二压力表(320)、压力传感器(330)。
7.一种耙吸船舷侧吸口充放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耙吸船舷侧吸口充放气控制系统。
技术总结本技术提供一种耙吸船舷侧吸口充放气控制系统及充放气控制装置,一种耙吸船舷侧吸口充放气控制系统包括进气管路、密封圈气腔、设置在进气管路和密封圈气腔之间的连接管路以及设置在连接管路上用于密封圈气腔充放气的切换管路,切换管路包括设置在连接管路靠近进气管路侧的第一切换支路以及设置在连接管路靠近密封圈气腔侧的第二切换支路,进气管路包括进气管,本技术利用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的配合,可实现对密封圈气腔的充放气控制,同时还可在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无法工作时,利用第三截止阀和第六截止阀作为电磁阀的替代,同样能够实现对密封圈气腔的充放气,从而可确保对密封圈气腔压力的有效控制,提高密封圈的密封效果。技术研发人员:伍骏,彭江波,刘滨,黄诚昭,李晓燕,赵锦荣,韦杏静,陈壮雄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40205技术公布日:2024/11/21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1125/33658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