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摄影电影,光学设备的制造及其处理,应用技术 > 一种能改善串扰率的潜望架构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能改善串扰率的潜望架构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12-06 12:13:04

本发明涉及潜望镜头领域,具体而言,特别是涉及一种能改善串扰率的潜望架构、镜头马达和相机。

背景技术:

1、随着技术的发展,当今许多电子设备(例如平板计算机或智能手机)都配备了镜头模块并具有摄像头或视频功能。镜头可大概区分为短焦距的广角镜头以及长焦距的望远镜头;然而,在光学模块中放置长焦距的镜头,会增加电子装置的厚度,难以符合移动终端装置要求轻薄化薄型化的需求。现有技术中通常会采用潜望式的设计,暨将光路平躺并加上一三棱镜将光路转动90度,让整个光学系统躺平以减抵整体高度。

2、为了实现镜头的变焦功能,三棱镜需要满足两轴方向的转动,其两轴的转动需要通过两个驱动机构进行驱动,且转动角度需要通过传感器进行检测。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两个角度传感器分别检测三棱镜两轴转动的角度,但实际无法准确得到感应单一轴向的值,因为另一轴的转动会对传感器的测量造成影响,即会产生串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改善串扰率的潜望架构、镜头马达和相机。

2、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能改善串扰率的潜望架构,包括底座及盖合于所述底座上的外盖,所述底座上设有棱镜模块和镜头模块,所述棱镜模块包括用于放置三棱镜的棱镜座、用于将所述棱镜座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撑框架、用于驱动所述棱镜座绕第一方向转动的第一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框架绕第二方向转动的第二驱动单元、以及角度传感器;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和角度传感器均为两组,所述角度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和第一驱动单元之间,且两个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和两个角度传感器均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相对两侧。

4、上述技术方案中,三棱镜的两轴转动分别通过两个转动机构进行实现,第一方向(即第一轴)的转动通过棱镜座的转动实现,第二方向(即第二轴)的转动通过支撑框架的转动实现,如此可以更加精确和稳定地控制三棱镜的转动角度。此外,两个第二驱动单元和两个角度传感器均以第一驱动单元为中心对称分布,该种布局方式以三棱镜为中心的周围的磁场是呈对称状态的,并使得三棱镜无论是以单一轴向进行转动还是两轴同时转动,两个角度传感器的磁场变化关系均可以呈现出一定规律,从而方便通过监控并计算两个角度传感器的磁场的规律变化来改善二者之间的串扰率问题。

5、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设于所述棱镜座的第一磁铁单元、以及设于所述底座的第一线圈单元,所述第一磁铁单元位于所述棱镜座外周远离所述镜头模块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磁铁单元隔空对置。

6、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磁铁单元与第一线圈单元的隔空对置设计,实现了非接触式的动力传输,避免了传统机械传动中可能存在的摩擦和磨损问题,从而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并大幅降低了运行的噪音。此外,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驱动,可以实现对棱镜座位置的精确控制。

7、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设于所述支撑框架的两组第二磁铁单元、以及设于所述底座的两组第二线圈单元,两组所述第二磁铁单元位于所述支撑座外周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相邻的两侧、且分别与两组所述第二线圈单元隔空对置。

8、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增设第二驱动单元,并在支撑框架的两侧各设置一组第二磁铁单元与底座上的第二线圈单元隔空对置,这种多点支撑与驱动的设计有效增强了整个光学系统的稳定性。在动态调整过程中,各点受力更为均衡,减少了因单点受力不均而产生的振动和偏移,从而提升了成像的清晰度和稳定性。

9、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棱镜座通过转轴转动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上。

10、上述技术方案中,棱镜座通过转轴与支撑框架的连接,实现了其围绕特定轴线的自由转动,且转轴安装的设计使得棱镜座在旋转过程中保持稳定的轴心,减少了因旋转而产生的晃动和偏移。

11、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镜头模块包括用于固定镜头的镜头座、以及用于驱动所述镜头座移动的镜头驱动单元,所述镜头座通过若干球体悬于所述底座上。

12、上述技术方案中,球体的滚动摩擦小,能够有效减少镜头座在移动过程中的摩擦阻力,有助于确保镜头在移动或微调时保持平稳,减少因振动或偏移导致的成像模糊或失真。此外,球体赋予了镜头座在多个方向上的灵活移动能力,通过镜头驱动单元的精确控制,镜头座可以在水平、垂直甚至倾斜等方向上自由移动。

13、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镜头驱动单元包括设于所述镜头座的第三磁铁单元、以及设于所述底座的第三线圈单元,所述第三磁铁单元与所述第三线圈单元隔空对置。

14、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三磁铁单元与第三线圈单元之间的驱动方式属于非接触式电磁驱动,使得镜头座在移动过程中可以减少与机械部件直接接触,从而避免了因摩擦而产生的磨损和阻力。

15、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座设有与若干所述球体相匹配的滑槽,所述球体可活动地设置在对应地所述滑槽内。

16、上述技术方案中,滑槽为球体提供了明确的移动轨迹和限位,有效防止了球体在移动过程中的偏移和晃动,使得镜头座在移动时更加稳定,即使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也能保持较好的位置控制,从而提高了整个光学系统的稳定性和成像质量。

17、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座上还设有柔性线路板,所述柔性线路板绕设于所述底座的外周,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和角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柔性线路板电性连接。

18、上述技术方案中,柔性线路板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可弯曲性,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形状和布局需求。在底座上采用柔性线路板,可以更容易地实现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和角度传感器等组件的电性连接,而不受空间限制。

19、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镜头马达,包括上述的潜望架构。

20、包含了上述潜望架构的镜头马达能改善用于检测三棱镜两轴转动的两个角度传感器之间的串扰率问题,更加准确的计算和调整三棱镜的转动角度。

21、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相机,包括上述的镜头马达。

22、包含了上述镜头马达的相机能改善用于检测三棱镜两轴转动的两个角度传感器之间的串扰率问题,更加准确的计算和调整三棱镜的转动角度。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4、本发明的能改善串扰率的潜望架构,通过将两个第二驱动单元和两个角度传感器均以第一驱动单元为中心对称分布,使得以三棱镜为中心的周围的磁场是呈对称状态的,因此三棱镜无论是以单一轴向进行转动还是两轴同时转动,两个角度传感器的磁场变化关系均可以呈现出一定规律,从而方便通过监控并计算两个角度传感器的磁场的规律变化来改善二者之间的串扰率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能改善串扰率的潜望架构,包括底座及盖合于所述底座上的外盖,所述底座上设有棱镜模块和镜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模块包括用于放置三棱镜的棱镜座、用于将所述棱镜座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撑框架、用于驱动所述棱镜座绕第一方向转动的第一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框架绕第二方向转动的第二驱动单元、以及角度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改善串扰率的潜望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设于所述棱镜座的第一磁铁单元、以及设于所述底座的第一线圈单元,所述第一磁铁单元位于所述棱镜座外周远离所述镜头模块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磁铁单元隔空对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改善串扰率的潜望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设于所述支撑框架的两组第二磁铁单元、以及设于所述底座的两组第二线圈单元,两组所述第二磁铁单元位于所述支撑座外周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相邻的两侧、且分别与两组所述第二线圈单元隔空对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改善串扰率的潜望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座通过转轴转动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改善串扰率的潜望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模块包括用于固定镜头的镜头座、以及用于驱动所述镜头座移动的镜头驱动单元,所述镜头座通过若干球体悬于所述底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能改善串扰率的潜望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驱动单元包括设于所述镜头座的第三磁铁单元、以及设于所述底座的第三线圈单元,所述第三磁铁单元与所述第三线圈单元隔空对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能改善串扰率的潜望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有与若干所述球体相匹配的滑槽,所述球体可活动地设置在对应地所述滑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改善串扰率的潜望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还设有柔性线路板,所述柔性线路板绕设于所述底座的外周,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和角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柔性线路板电性连接。

9.一种镜头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潜望架构。

10.一种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镜头马达。

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一种能改善串扰率的潜望架构,包括底座及盖合于所述底座上的外盖,所述底座上设有棱镜模块和镜头模块,所述棱镜模块包括用于放置三棱镜的棱镜座、用于将所述棱镜座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撑框架、用于驱动所述棱镜座绕第一方向转动的第一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框架绕第二方向转动的第二驱动单元、以及角度传感器;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和角度传感器均为两组,所述角度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和第一驱动单元之间,且两个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和两个角度传感器均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相对两侧。本发明两个第二驱动单元和两个角度传感器均以第一驱动单元为中心对称分布,使得三棱镜转动时,两个角度传感器的磁场变化关系均可以呈现出一定规律,从而方便通过监控并计算两个角度传感器的磁场的规律变化来改善二者之间的串扰率问题。技术研发人员:张诏钧,许辉煌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市众惠微电子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12/2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1204/34001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