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建筑材料工具的制造及其制品处理技术 > 清洁系统、基站、清洁设备及清洁方法与流程  >  正文

清洁系统、基站、清洁设备及清洁方法与流程

  • 国知局
  • 2024-12-06 12:14:25

本技术属于清洁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清洁系统、基站、清洁设备及清洁方法。

背景技术:

1、游泳运动作为较为热门的运动项目,需要游泳池供人们从事该运动项目。游泳池使用过程中难免出现垃圾以及浮游生物等,需要及时对池水进行清洁,以避免影响使用者的健康。

2、为了节省人工,目前常采用清洁机器人进入泳池进行清洁工作,通过在清洁机器人上搭载过滤箱和水泵,清洁机器人在泳池内移动过程中通过水泵抽取池水并经由过滤箱过滤,从而将垃圾以及浮游生物等收集至过滤箱内。清洁机器人完成清洁工作后,需要人工将过滤箱提取出清洁机器人,然后对过滤箱进行清理,清理后再重新将过滤箱装填回清洁机器人,操作较为不便。

3、如公告号为cn220747800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自清洁泳池清洁机器人,包括壳体、泵、控制器、具有滤网的过滤器以及超声波发生装置。该自清洁泳池清洁机器人在清洁作业完成后,仍然需要人工提取出过滤器进行清洁。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目的:提供一种清洁系统,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站;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洁设备;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洁方法。

2、技术方案:一种清洁系统,包括:

3、基体,用于在水中沿预设方向移动并执行水中清洁动作,所述基体具有容纳腔以及过滤组件,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纳所述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腔,所述过滤腔用于储存水中的杂质;

4、所述过滤组件还包括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为所述过滤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的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基体位于水中时能够控制含有杂质的水流经过所述过滤腔的过滤后向所述基体外排出过滤后的水流,所述第二状态为所述过滤腔与外界连通的状态,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过滤腔内的垃圾能够向所述基体的外部导出;

5、切换机构,用于控制所述过滤组件在所述第一状态与所述第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6、基站,包括清洁工作状态,在所述清洁工作状态下,所述过滤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所述基站对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所述过滤组件进行清洁。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基体在水中执行清洁动作时,基体能够在水中沿预设方向移动并抽取水。此时过滤组件处于第一状态,含有杂质的水流经过过滤腔的过滤后向基体外排出过滤后的水流,过滤后的杂质储存在过滤腔内。基体完成水中清洁工作后,用户将基体移出并设于基站上,通过切换机构调节过滤组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此时过滤腔与外界连通,过滤腔内的垃圾等杂质能够向基体外部导出。此时,将基站切换至清洁工作状态,通过基站对过滤组件进行清洁,从而进一步减少过滤组件上残留的垃圾等杂质,提高垃圾导出过滤组件的效果。无需人工由容纳腔内提取过滤组件即可快速实现垃圾导出过滤组件,提高再次使用过滤组件的过滤效果,有利于简化基体排放垃圾的操作步骤,减少过滤组件导出垃圾后的残留以及提高持续清洁作业的效率。

8、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清洁工作状态下,所述过滤腔的垃圾向所述基站导出。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站处于清洁工作状态下对处于第二状态的过滤组件进行清洁,过滤腔内的垃圾能够同步向基站导出,一方面能够通过基站集中收集过滤腔内导出的垃圾,另一方面在基站清洁过滤组件的过程中能够由基站收集过滤组件残留的垃圾等杂质,有利于后续集中处理过滤腔导出的垃圾等杂质。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站具有清洁腔,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过滤腔的垃圾向所述清洁腔导出。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基站内设置清洁腔以收集过滤腔内导出的垃圾,有利于集中收集过滤腔导出的垃圾,便于后续清理维护基站。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体包括连通所述容纳腔的第一开口,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过滤组件的至少部分由所述第一开口从所述容纳腔凸出所述基体外侧,所述过滤腔的垃圾向所述基体的外部导出。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时,过滤组件的至少部分能够由第一开口凸出基体外侧,一方面随过滤组件凸出于基体外侧的动作,过滤腔内的垃圾能够进一步随过滤组件的凸出动作导出过滤腔,从而提高过滤腔导出垃圾的效果,另一方面至少部分过滤组件凸出于基体后,方便基站对过滤组件进行充分清洁,相较于过滤组件完全处于容纳腔内,有利于减少垃圾残留、粘连过滤组件,进一步提高对过滤组件的清洁效果,减少垃圾的残留。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箱体及连接所述箱体的箱盖,所述箱体设于所述容纳腔,所述箱体设有第二开口;

15、所述切换机构包括锁合组件,所述锁合组件包括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在所述第三状态,所述锁合组件保持所述箱盖盖合所述第二开口,以使所述过滤组件处于第一状态;在所述第四状态,所述锁合组件释放所述箱盖,所述箱盖相对所述第二开口移动,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以导出所述垃圾,以使所述过滤组件处于第二状态。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基体在水中执行清洁动作时,锁合组件处于第三状态,此时箱盖能够保持盖合第二开口,从而保证过滤组件处于第一状态,以持续过滤并储存水中的垃圾等杂质,避免垃圾由第二开口导出过滤腔。需要导出过滤组件内的垃圾时,调节锁合组件,使锁合组件由第三状态切换至第四状态,此时锁合组件释放箱盖并开启第二开口,从而将过滤组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过滤腔内的垃圾能够经由第二开口导出过滤腔,从而无需由容纳腔内提取过滤组件即可快速实现垃圾导出过滤组件,有利于简化基体导出排放垃圾的操作步骤,提高基体导出垃圾的效率以及持续清洁作业的效率。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连通后形成有垃圾导出通道,所述垃圾导出通道沿竖直方向延伸。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组件处于第二状态下时,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连通,此时形成的垃圾导出通道沿竖直方向延伸,过滤腔内储存的垃圾能够依靠重力作用沿垃圾导出通道向下导出,在清洁过滤组件前,能够利用重力作用减少过滤组件残留的垃圾等杂质,在清洁过滤组件过程中同样能够依靠重力持续向下导出过滤组件内残留的垃圾等杂质,从而无需由容纳腔内提取过滤组件即可快速实现垃圾导出过滤组件,有利于简化基体导出垃圾的操作步骤,提高基体导出垃圾的效率以及持续清洁作业的效率。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下,所述过滤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在所述第二位置下,所述过滤组件的至少部分由所述第一开口从所述容纳腔凸出所述基体外侧;

20、所述切换机构包括位置调节组件,所述位置调节组件用于控制所述过滤组件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当所述位置调节组件控制所述过滤组件由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控制所述锁合组件由所述第四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三状态。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导出过滤腔内储存的垃圾、清洁过滤组件时,锁合组件由第三状态切换至第四状态,从而释放箱盖并开启第二开口,此时过滤组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过滤组件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过滤组件的至少部分由第一开口凸出于容纳腔,过滤腔内的垃圾能够经由第二开口导出过滤腔。完成过滤腔内垃圾的导出、过滤组件的清洁后,通过位置调节组件将过滤组件再次移动至第一位置,此时控制锁合组件由第四状态切换至第三状态,有利于快速调整过滤组件的位置及状态,提高过滤组件导出垃圾、清洁后再次使用的便捷性。此外,在垃圾导出过滤腔的过程中,通过位置调节组件控制过滤组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往复移动,同样能够使过滤组件产生振动,有利于辅助抖落过滤组件粘连的垃圾等杂质,从而进一步提高过滤组件导出垃圾的效果。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位置调节组件包括抬升部,所述抬升部被配置为能够抵推所述箱盖,以带动所述箱体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控制所述锁合组件由所述第四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三状态时,所述箱盖相对所述第二开口移动,直至所述箱盖盖合所述第二开口。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合组件释放箱盖后,箱体及箱盖能够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通过抬升部针对箱盖进行抵推,随抬升部抵推动作,抬升部能够同步带动箱体由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控制锁合组件由第四状态切换至第三状态,从而使箱盖再次盖合第二开口并保持过滤组件处于第一状态,实现箱体及箱盖的位置调节以及整体过滤组件的状态调节。

24、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由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移动时,所述抬升部抵推所述箱盖,所述箱盖相对所述第二开口移动,直至盖合所述第二开口。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随抬升部抵推动作,抬升部带动箱体由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同步使箱盖盖合第二开口,即抬升部能够同时完成箱体及箱盖的位置移动以及箱盖的盖合动作,配合使用锁合组件锁合箱盖即可保持过滤组件处于第一状态。

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盖转动连接所述箱体,且所述抬升部转动连接所述基站,所述抬升部用于朝向所述箱盖转动,以带动箱盖相对所述第二开口转动,直至所述箱盖盖合所述第二开口。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导出过滤腔内的垃圾时,通过锁合组件释放箱盖,使箱盖转动开启第二开口。需要盖合箱盖时,驱动抬升部朝向箱盖转动,即抬升部的转动轨迹能够和箱盖的转动轨迹相适配,使箱盖随抬升部的转动盖合第二开口,实现抬升部快速调整箱盖的位置。

2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位置调节组件还包括滚轮,所述滚轮转动连接所述抬升部,随所述抬升部的转动,所述滚轮用于抵推所述箱盖并沿所述箱盖滚动。

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抬升部转动并抵推箱盖过程中,抬升部通过滚轮沿箱盖滚动,相较于抬升部直接抵接摩擦箱盖,采用滚轮接触并沿箱盖滚动,有利于减少抬升部和箱盖直接摩擦,提高对箱盖及抬升部的保护。

3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站还包括清洁组件,在所述清洁工作状态下,所述清洁组件对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的所述过滤组件进行清洁。

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清洁组件对处于第二状态的过滤组件进行清洁,从而减少过滤组件残留的垃圾,提高基体持续清洁作业的效率。

3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清洁组件包括喷洗件,在所述清洁工作状态下,所述喷洗件对所述过滤组件进行喷洗;

33、和/或,所述清洁组件包括清洁刷,在所述清洁工作状态下,所述清洁刷对所述过滤组件进行刷洗。

3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清洁工作状态下,采用喷洗件能够对过滤组件进行喷洗,从而能够喷下过滤组件上残留的垃圾等杂质并清洁过滤组件,实现过滤组件的快速清洁。采用清洁刷能够对过滤组件表面直接刷洗,有利于减少过滤组件上残留的垃圾等杂质,提高过滤组件的清洁效果。

3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组件具有至少两个清洁区域,至少两个所述清洁区域环绕所述箱体间隔分布,在所述清洁工作状态下,所述清洁组件面向一个或多个所述清洁区域进行清洁。

3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至少两个清洁区域能够供清洁组件多角度清洁箱体,从而减少垃圾等杂质残留在箱体上,提高对过滤组件的清洁效果。

3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清洁组件设有多个,在所述第二位置下,多个所述清洁组件环绕所述箱体间隔分布。

3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组件在第二位置时,多个清洁组件环绕箱体间隔设置,以充分覆盖箱体可清洁区域,提高对过滤组件的清洁效果,减少垃圾等杂质的残留。

39、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清洁工作状态下,所述位置调节组件控制所述过滤组件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以使所述清洁组件对不同位置的多个所述清洁区域进行清洁。

4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清洁工作状态下,通过位置调节组件辅助往复移动过滤组件,一方面辅助振动过滤组件,以快速抖落粘连过滤组件的垃圾等杂质,提高垃圾导出过滤组件的效果,另一方面能够使过滤组件相对清洁组件往复移动,以使清洁组件能够覆盖更多清洁区域,从而进一步减少垃圾的残留,提高过滤组件的清洁效果。

4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站包括连通所述清洁腔的第四开口,所述基站被配置为能够承载所述基体,并使所述第一开口朝向所述第四开口。

4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站承载基体时,通过第一开口和第四开口的连通实现基体向清洁腔导出垃圾,有利于提高垃圾的收集效果,便于后续集中处理基体导出的垃圾。

4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站包括连通所述清洁腔的排污口。

4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污口一方面可以供基站快速排放清洁过滤组件时产生的污水等杂质,另一方面排污口也可以供清洁腔收集的垃圾集中导出,方便垃圾的收集和集中处理。

4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站具有供所述基体放置的固定座,且所述固定座形成有用于固定所述基体的限位槽,所述基体设于所述限位槽时,所述第一开口朝向所述第四开口。

4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体放置在基站时,通过固定座上的限位槽形成对基体的限位,有利于快速引导基体的第一开口朝向第四开口并提高基体设于基站上的稳定性,便于后续基体导出垃圾并在清洁过滤组件过程中保持稳定。

4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换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被配置为能够驱动所述锁合组件,以使所述锁合组件在所述第三状态和所述第四状态之间切换。

4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驱动件能够快速实现锁合组件在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之间切换,有利于提高锁合组件状态切换效率,从而实现快速调节过滤组件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4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活动连接所述基站的本体以及设于所述基站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本体触发所述锁合组件,以使所述锁合组件在所述第三状态和所述第四状态之间切换。

5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二驱动件整体设于基站上,简化基体上的结构,由驱动部作为动力源驱动本体活动,从而实现触发锁合组件并调节锁合组件的状态。

51、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箱盖位于所述清洁腔内。

5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状态下的箱盖同样处于清洁腔内,便于在基站处于清洁工作状态下同步被清洁,有利于减少箱盖上残留的垃圾等杂质,提高过滤组件的清洁效果。

5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清洁组件还包括水泵,所述水泵连接所述喷洗件,所述水泵用于抽取水源并输送至所述喷洗件。

5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清洁工作状态下,通过驱动水泵即可抽取水源并朝向喷洗件输送,从而为喷洗件提供稳定水源。

5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站包括外壳以及连接所述外壳的清洁壳,所述清洁壳密封连接所述外壳并形成所述清洁腔,所述外壳和所述清洁壳形成有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和所述清洁腔相间隔;

56、所述水泵设于所述密封腔。

5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水泵设于密封腔内以与清洁腔等基站其他位置相间隔,有利于避免清洁工作状态下喷洗件喷出的水源渗入水泵处,提高对水泵的保护。

5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站还设有用于为所述基体充电的充电模块。

5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体设于基站后,基站能够通过充电模块为基体补充充电,以便于及时补充基体电量,从而有利于基体持续工作。

60、相应的,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基站,所述基站具有清洁工作状态,在所述清洁工作状态下,所述基站被配置为能够对处于第二状态下的过滤组件进行清洁,其中所述第二状态为所述过滤组件的过滤腔与外界连通的状态,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过滤腔内的垃圾能够向外部导出。

6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状态下外部设备能够向外部导出垃圾,同时将基站切换至清洁工作状态,从而使基站能够同步清洁过滤组件,有利于实现集中收集外部设备导出的垃圾并针对过滤组件同步清洁,提高外部设备导出垃圾及持续清洁作业的效率。

62、相应的,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清洁设备,包括:

63、基体,用于在水中沿预设方向移动执行水中清洁动作,所述基体具有容纳腔以及过滤组件,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纳所述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腔,所述过滤腔用于储存水中的杂质;

64、所述过滤组件还包括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

65、所述第一状态为所述过滤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的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基体位于水中时能够控制含有杂质的水流经过所述过滤腔的过滤后向所述基体的外部排出过滤后的水流;

66、所述第二状态为所述过滤腔与外界连通的状态,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过滤腔内的垃圾能够向所述基体的外部导出;

67、所述清洁设备还包括切换机构,所述切换机构用于控制所述过滤组件在所述第一状态与所述第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6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基体在水中执行清洁动作时,基体能够在水中沿预设方向移动并抽取水。此时过滤组件处于第一状态,含有杂质的水流经过过滤腔的过滤后向基体外排出过滤后的水流,过滤后的杂质储存在过滤腔内。基体完成水中清洁工作后,通过切换机构调节过滤组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此时过滤腔与外界连通,过滤腔内的垃圾等杂质能够向基体外部导出。无需人工由容纳腔内提取过滤组件即可快速实现垃圾导出过滤组件,提高再次使用过滤组件的过滤效果,有利于简化基体排放垃圾的操作步骤,提高持续清洁作业的效率。

6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体包括连通所述容纳腔的第一开口,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过滤组件的至少部分由所述第一开口从所述容纳腔凸出所述基体外侧,所述过滤腔的垃圾能够向所述基体的外部导出。

7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时,过滤组件的至少部分能够由第一开口凸出基体外侧,一方面随过滤组件凸出于基体外侧的动作,过滤腔内的垃圾能够进一步随过滤组件的凸出动作导出过滤腔,从而提高过滤腔导出垃圾的效果,另一方面至少部分过滤组件凸出于基体后,便于清洁过滤腔,以减少过滤组件残留的垃圾等杂质,提高过滤组件导出垃圾的效果。

7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箱体及连接所述箱体的箱盖,所述箱体设于所述容纳腔,所述箱体设有第二开口;

72、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箱盖盖合所述第二开口并密封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箱盖相对所述第二开口移动,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以导出所述垃圾。

7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基体在水中执行清洁动作时,箱盖能够保持盖合第二开口并密封第一开口,从而保证过滤组件处于第一状态,以持续过滤并储存水中的垃圾等杂质,避免垃圾由第二开口导出过滤腔。需要导出过滤组件内的垃圾时,箱盖能够相对第二开口移动,以开启第二开口,从而将过滤组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过滤腔内的垃圾能够经由第二开口导出过滤腔,从而无需由容纳腔内提取过滤组件即可快速实现垃圾导出过滤组件,有利于简化基体导出排放垃圾的操作步骤,提高基体导出垃圾的效率以及持续清洁作业的效率。

7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换机构包括锁合组件,所述锁合组件包括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在所述第三状态,所述锁合组件保持所述箱盖盖合所述第二开口,以使所述过滤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在所述第四状态,所述锁合组件释放所述箱盖,以使所述过滤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

7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基体在水中执行清洁动作时,锁合组件处于第三状态,此时箱盖能够保持盖合第二开口,从而保证过滤组件处于第一状态,以持续过滤并储存水中的垃圾等杂质,避免垃圾由第二开口导出过滤腔。需要导出过滤组件内的垃圾时,调节锁合组件,使锁合组件由第三状态切换至第四状态,此时锁合组件释放箱盖并开启第二开口,从而将过滤组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过滤腔内的垃圾能够经由第二开口导出过滤腔,从而无需由容纳腔内提取过滤组件即可快速实现垃圾导出过滤组件,有利于简化基体导出排放垃圾的操作步骤,提高基体导出垃圾的效率以及持续清洁作业的效率。

7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换机构还包括触发件,所述触发件设于所述基体,所述触发件被配置为能够使所述锁合组件在所述第三状态和所述第四状态之间切换。

7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使过滤组件导出垃圾时,通过触发件的触发以调节锁合组件由第三状态切换至第四状态,从而快速释放箱盖并开启第二开口,实现无需由容纳腔内提取过滤组件即可快速实现垃圾导出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导出垃圾后,通过触发件的触发再次调节锁合组件由第四状态切换回第三状态,从而快速闭合第二开口。

7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合组件包括锁扣件,在所述第三状态,所述锁扣件能够保持所述箱盖盖合所述第二开口,响应于所述触发件的触发,所述锁扣件切换至所述第四状态并释放所述箱盖,所述箱盖相对所述第二开口移动。

7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三状态下,锁扣件能够保持锁接箱盖,实现箱盖盖合第二开口,提高箱盖盖合第二开口的稳定性;需要开启第二开口时,触发件能够触发锁扣件并使锁扣件切换至第四状态,从而使锁扣件释放箱盖,有利于快速开启第二开口,实现箱体内垃圾的导出。

8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合组件包括抵接件,在所述第三状态,所述抵接件能够抵接并固定所述箱体,响应于所述触发件的触发,所述抵接件切换至所述第四状态并释放所述箱体。

8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三状态下,抵接件能够固定箱体,由抵接件箱体的固定,提高过滤组件处于第三状态的稳定性;触发件能够触发抵接件,锁扣件切换至第四状态,即抵接件释放箱体,有利于箱体处于自由状态,可在箱盖开启第二开口时导出垃圾或供人工提取并脱离基体。

8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合组件还包括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弹性件,在所述第三状态,所述第一弹性件被配置为能够抵推所述抵接件,以使所述抵接件保持所述箱体位于所述容纳腔;响应于所述触发件的触发,所述锁合组件由所述第三状态切换至所述第四状态,所述抵接件抵推所述第一弹性件发生弹性收缩并使所述抵接件脱离所述箱体。

8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三状态下,第一弹性件为抵接件提供预压力,有利于使抵接件保持抵接箱体的状态,从而提高箱体位于容纳腔内的稳定性,需要释放箱体时,需要由触发件的触发并施加作用力于第一弹性件,使第一弹性件发生弹性收缩,即克服第一弹性件施加在抵接件、使其保持抵推箱体的预设作用力,从而使抵接件脱离箱体。

8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换机构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引导所述抵接件在所述第三状态和所述第四状态之间切换位置;

85、和/或,所述限位件用于引导所述触发件在所述第三状态和所述第四状态之间切换位置。

8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件引导抵接件在抵接箱体的位置以及脱离箱体的位置移动切换,实现锁合组件在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的稳定切换,有利于提高抵接件的位置切换的精度。整体锁合组件在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之间切换过程中,限位件同步引导触发件的移动,有利于提高触发件的位置切换的精度以及稳定性。

8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发件沿第一方向可移动连接所述基体,所述抵接件沿第二方向可移动连接所述基体,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88、所述触发件和所述抵接件中的至少一者设有斜面,所述斜面相对所述第一方向倾斜设置,随所述触发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触发件通过所述斜面带动所述抵接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并使所述第一弹性件发生弹性形变。

8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触发件和抵接件分别在相交的两个方向上稳定移动,通过配合设置的斜面,沿第一方向移动的触发件能够带动抵接件沿第二方向运动,从而实现由第一方向施加的触发作用力能够带动抵接件在第二方向切换位置,同时能够带动第一弹性件发生弹性形变,有利于灵活设置针对触发件的施力方向,提高触发件设置位置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9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朝向所述抵接件的一侧设有承托部,在所述第三状态,所述抵接件用于承托所述承托部。

9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三状态下,承托部能够由抵接件承托,从而保持箱体的固定,相较于抵接件仅依靠抵接的摩擦力固定箱体,进一步提高抵接件固定箱体的稳定性。

9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合组件还包括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包括第二弹性件,在所述第三状态,所述第二弹性件被配置为能够抵推所述锁扣件,以保持所述锁扣件锁接所述箱盖;

93、响应于所述触发件的触发,所述触发件能够抵推所述锁扣件并使所述第二弹性件弹性收缩,所述锁扣件释放所述箱盖。

9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三状态下,第二弹性件为锁扣件提供预压力,有利于使锁扣件保持锁接箱盖的状态,从而提高箱盖盖合第二开口的稳定性。需要开启第二开口时,需要由触发件的触发并施加作用力于第二弹性件,使第二弹性件发生弹性收缩,即克服第二弹性件施加在锁扣件、使其保持锁接箱盖的预设作用力,从而使锁扣件脱离箱盖。

9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扣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箱体,所述第二弹性件抵推所述锁扣件,使所述锁扣件具有沿第一周转方向转动的第一驱动力,响应于所述触发件的触发,所述触发件产生克服所述第一驱动力的第二驱动力,所述锁扣件沿第二周转方向转动,所述第二弹性件弹性收缩,其中,所述第一驱动力与所述第二驱动力的方向相反。

9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扣件可转动地设置在箱体上,配合第二弹性件的弹性产生的第一驱动力以及触发件能够产生的克服第一驱动力的第二驱动力,实现锁扣件能够在第一周转方向或第二周转方向转动,实现锁扣部锁接箱盖以及释放箱盖的及时性。

9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扣件包括:

98、铰接部,设于所述箱体;

99、锁扣部,连接所述铰接部,且所述锁扣部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分别位于所述铰接部转动中心的两侧;

100、其中,在所述第三状态,所述第二弹性件被配置为能够抵推所述铰接部,以使所述锁扣部锁接所述箱盖;

101、所述锁合组件由第三状态切换至所述第四状态过程中,所述触发件被配置为能够抵推所述铰接部并挤压所述第二弹性件,以使所述锁扣部释放所述箱盖。

10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弹性件和锁扣部分别位于铰接部转动中心的两侧,以杠杆结构同步实现第二弹性件的弹性形变以及锁扣部的位置切换,提高锁扣部锁接箱盖的稳定性以及释放箱盖的及时性。

10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合组件还包括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包括第三弹性件,在所述第三状态,所述第三弹性件被配置为能够抵推所述触发件,以保持所述锁扣件锁接所述箱盖;

104、响应于外力的触发,所述触发件能够抵推所述第三弹性件弹性收缩,以克服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作用力。

10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三状态下,第三弹性件为触发件提供预压力,有利于固定触发件的位置,从而降低触发件误触抵接件、锁扣件的风险。需要开启第二开口时,通过触发件施加作用力于第三弹性件,使第三弹性件发生弹性形变,即克服第三弹性件施加在触发件的作用力才能够实现触发件的位置切换,提高使用触发件的可靠性。

10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换机构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连接所述基体,所述限位件用于引导所述弹性组件在所述第三状态和所述第四状态之间弹性形变。

1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件同时对弹性组件的弹性形变施加引导作用,有利于提高弹性组件的弹性形变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弹性组件抵推触发件,保持箱盖锁接箱体的稳定性,以及提高弹性组件快速形变,使第二开口开启的及时性。

1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清洁设备还包括引导件,所述引导件设置于所述基体与所述箱体之间,所述箱体可移动连接所述引导件,且所述引导件用于引导所述箱体导出所述容纳腔。

1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箱体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过程中,箱体能够由引导件引导朝向容纳腔外移动,从而提高箱体位置切换的稳定性。

1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导件包括导架,所述导架设于所述容纳腔并连接所述基体,所述导架设有滑道,所述箱体沿所述滑道滑动连接所述导架;

111、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箱体的至少部分能够沿所述滑道导出所述容纳腔。

1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箱体能够沿滑道快速滑动切换位置,提高箱体位置切换的及时性和稳定性。

1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导件还包括导轮,所述导轮转动连接所述箱体,且所述导轮可滚动设置于所述滑道内,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箱体能够通过所述导轮沿所述滑道移动;

114、或,所述导轮转动连接所述导架,以在所述箱体沿所述滑道移动时贴合所述箱体并滚动。

1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箱体通过导轮沿滑道内滚动,以降低箱体与滑道的直接摩擦,提高对箱体的保护,并提高箱体位置切换的稳定性;导轮设于导架时,也可以避免箱体和滑道直接滑动摩擦,提高对箱体的保护。

1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清洁设备还包括第四弹性件,

117、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箱体能够相对所述基体挤压所述第四弹性件,以使所述第四弹性件产生弹性变形,由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四弹性件能够抵推所述箱体朝向所述第一开口的外侧移动。

1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箱体处于容纳腔内时,对第四弹性件施加预压力,从而挤压第四弹性件发生弹性变形,切换至第二状态时,第四弹性件的弹性势能反作用于箱体,即第四弹性件能够对箱体施加作用力,以抵推箱体快速朝向第一开口导出,从而提高箱体朝向容纳腔外侧移动的效率,同时提高箱体冲击、振落内部垃圾的效果。

1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体具有连通所述容纳腔的第三开口以及盖设于所述第三开口的基盖,所述第三开口用于供人工由所述容纳腔拎出所述过滤组件;

120、所述过滤组件朝向所述第三开口的一侧设有把手。

1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体上同时设置第三开口以保留过滤组件能够由容纳腔内人工取出的功能,以保证清理过滤组件的方式多样性,操作者能够根据需要灵活选择清洁过滤组件的方式。把手方便人工快速抓取箱体,提高人工由容纳腔取出过滤组件的便捷性。

1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包括与所述箱盖围成所述过滤腔的滤网,所述箱盖设有单向阀;

123、所述清洁设备还包括抽液件,且所述基体设有排液口,所述抽液件用于抽取液体,在所述第一状态,含有杂质的水流由所述单向阀单向地导入至所述过滤腔内,所述滤网过滤所述水流并由所述排液口排出过滤后的所述水流。

1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洁设备在水中执行清洁动作过程中,抽液件抽取液体并由单向阀单向地导入过滤腔,水流能够穿过滤网并再次由排液口输出,滤网将垃圾保留在过滤腔内,单向阀在抽液件停止抽液时避免垃圾再次由单向阀处导出过滤腔,从而实现清洁设备对水流的过滤以及对垃圾的储存功能。

1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清洁设备还包括挂接部,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挂接部用于限制所述箱体脱离所述基体。

1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状态下,箱体能够依靠挂接部连接基体,即依靠挂接部和基体的配合形成对箱体导出容纳腔的限位,从而避免箱体完全脱离基体,提高箱体导出或收回容纳腔的便捷性。

127、相应的,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清洁设备的清洁方法,应用于基站,所述清洁设备包括基体,所述基体具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基体位于水中时能够控制含有杂质的水流进行过滤后向所述基体外排出过滤后的水流,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过滤组件内的垃圾向所述基体的外部导出;所述清洁方法包括:

128、当所述基体与所述基站连接时,控制所述过滤组件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状态;

129、清洁所述过滤组件。

1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体在水中执行清洁动作后垃圾等杂质储存在过滤腔内。当基体连接基站时,通过控制过滤组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使过滤腔与外界连通,此时,即可对过滤组件进行清洁,从而进一步减少过滤组件上残留的垃圾等杂质,提高垃圾导出过滤组件的效果。无需人工由容纳腔内提取过滤组件即可快速实现垃圾导出过滤组件,提高再次使用过滤组件的过滤效果,有利于简化基体排放垃圾的操作步骤,减少过滤组件导出垃圾后的残留以及提高持续清洁作业的效率。

131、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基体与所述基站连接时,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过滤组件内的垃圾向所述基站导出;所述基体还具有容纳腔和连通所述容纳腔的第一开口,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纳所述过滤组件;

132、所述控制所述过滤组件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状态,包括:

133、控制所述过滤组件的至少部分由所述第一开口从所述容纳腔凸出所述基体外侧。

13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时,过滤组件的至少部分能够由第一开口凸出基体外侧,一方面随过滤组件凸出于基体外侧的动作,过滤腔内的垃圾能够进一步随过滤组件的凸出动作导出过滤腔,从而提高过滤腔导出垃圾的效果,另一方面至少部分过滤组件凸出于基体后,方便对过滤组件进行充分清洁,相较于过滤组件完全处于容纳腔内,有利于减少垃圾残留、粘连过滤组件,进一步提高对过滤组件的清洁效果,减少垃圾的残留。

13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箱体及连接所述箱体的箱盖,所述箱体设于所述容纳腔,所述箱体设有第二开口,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箱盖盖合所述第二开口并密封所述第一开口;

136、所述控制所述过滤组件的至少部分由所述第一开口从所述容纳腔凸出所述基体外侧,包括:

137、控制所述箱盖相对所述第二开口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连通;

138、控制所述箱体沿朝向所述基站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过滤组件的至少部分由所述第一开口从所述容纳腔凸出所述基体外侧。

13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基体在水中执行清洁动作时,箱盖能够保持盖合第二开口,从而保证过滤组件处于第一状态,以持续过滤并储存水中的垃圾等杂质,避免垃圾由第二开口导出过滤腔。需要导出过滤组件内的垃圾时,控制箱盖相对第二开口移动,从而开启第二开口并连通第一开口,箱体同样能够朝向基站的方向移动,提高过滤腔导出垃圾的效果,提高基体导出垃圾的效率以及持续清洁作业的效率。

14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体还包括切换机构,所述切换机构包括锁合组件,所述锁合组件包括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在所述第三状态下,所述锁合组件保持所述箱盖盖合所述第二开口并密封所述第一开口,以使所述过滤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

141、所述控制所述箱盖相对所述第二开口移动,包括:

142、控制所述锁合组件从所述第三状态切换为所述第四状态,以释放所述箱盖,使得所述箱盖相对所述第二开口移动。

14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基体在水中执行清洁动作时,锁合组件处于第三状态,此时箱盖能够保持盖合第二开口,从而保证过滤组件处于第一状态,以持续过滤并储存水中的垃圾等杂质,避免垃圾由第二开口导出过滤腔。需要导出过滤组件内的垃圾时,调节锁合组件,使锁合组件由第三状态切换至第四状态,此时锁合组件释放箱盖并开启第二开口,从而将过滤组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过滤腔内的垃圾能够经由第二开口导出过滤腔,从而无需由容纳腔内提取过滤组件即可快速实现垃圾导出过滤组件,有利于简化基体导出排放垃圾的操作步骤,提高基体导出垃圾的效率以及持续清洁作业的效率。

144、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清洁所述过滤组件之后,所述清洁方法还包括:

145、控制所述过滤组件从所述第二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一状态。

14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完成清洁过滤组件后,控制过滤组件再次切换至第一状态,以保证基体能够再次置于水中执行清洁工作,提高基体持续清洁作业的效率。

147、相应的,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清洁方法,应用于清洁设备,所述清洁设备包括基体,所述基体具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基体位于水中时能够控制对含有杂质的水流进行过滤后向所述基体外排出过滤后的水流,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过滤组件内的垃圾向所述基体的外部导出;所述清洁方法包括:

148、当所述基体与基站连接时,响应于所述基站的切换动作,将所述过滤组件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状态;

149、响应于所述基站的清洁完成动作,将所述过滤组件从所述第二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一状态。

15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基体在水中执行清洁动作时,基体能够在水中沿预设方向移动并抽取水。此时过滤组件处于第一状态,含有杂质的水流经过过滤腔的过滤后向基体外排出过滤后的水流,过滤后的杂质储存在过滤腔内。基体完成水中清洁工作后,将基体移出并设于基站上,通过基站的切换动作调节过滤组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此时过滤腔与外界连通,过滤腔内的垃圾等杂质能够向基体外部导出。此时,可通过基站对过滤组件进行清洁,从而进一步减少过滤组件上残留的垃圾等杂质,提高垃圾导出过滤组件的效果。清洁完成后,通过基站再次将过滤组件由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从而使基体可再次置于水中执行清洁动作。无需人工由容纳腔内提取过滤组件即可快速实现垃圾导出过滤组件,提高再次使用过滤组件的过滤效果,有利于简化基体排放垃圾的操作步骤,减少过滤组件导出垃圾后的残留以及提高持续清洁作业的效率。

151、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的清洁系统,包括基体、切换机构和基站。使用基体在水中执行清洁动作时,基体能够在水中沿预设方向移动并抽取水。此时过滤组件处于第一状态,含有杂质的水流经过过滤腔的过滤后向基体外排出过滤后的水流,过滤后的杂质储存在过滤腔内。基体完成水中清洁工作后,将基体移出并设于基站上,通过切换机构调节过滤组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此时过滤腔与外界连通,过滤腔内的垃圾等杂质能够向基体外部导出。此时,将基站切换至清洁工作状态,通过基站对过滤组件进行清洁,从而进一步减少过滤组件上残留的垃圾等杂质,提高垃圾导出过滤组件的效果。无需人工由容纳腔内提取过滤组件即可快速实现垃圾导出过滤组件,提高再次使用过滤组件的过滤效果,有利于简化基体排放垃圾的操作步骤,减少过滤组件导出垃圾后的残留以及提高基体持续清洁作业的效率。

152、本技术实施例的基站,具有清洁工作状态。基站能够对处于第二状态下的过滤组件进行清洁,第二状态为过滤组件的过滤腔与外界连通的状态,此时过滤腔内的垃圾能够向外部导出。同时将基站切换至清洁工作状态,从而使基站能够同步清洁过滤组件,有利于实现集中收集外部设备导出的垃圾并针对过滤组件同步清洁,提高外部设备导出垃圾及外部设备持续清洁作业的效率。

153、本技术实施例清洁设备,包括基体以及切换机构。基体在水中执行清洁动作时,基体能够在水中沿预设方向移动并抽取水。此时过滤组件处于第一状态,含有杂质的水流经过过滤腔的过滤后向基体外排出过滤后的水流,过滤后的杂质储存在过滤腔内。基体完成水中清洁工作后,通过切换机构调节过滤组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此时过滤腔与外界连通,过滤腔内的垃圾等杂质能够向基体外部导出。无需人工由容纳腔内提取过滤组件即可快速实现垃圾导出过滤组件,提高再次使用过滤组件的过滤效果,有利于简化基体排放垃圾的操作步骤,提高清洁设备持续清洁作业的效率。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1204/34016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