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医生用儿科负压洗胃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12-06 12:17:11
本发明涉及负压吸引洗胃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儿科医生用儿科负压洗胃装置。
背景技术:
1、小儿意外损伤是21世纪儿童严重的健康问题,是一组有规律和危险因素并可以预防的疾病。小儿急性中毒占儿童意外损伤的很大比例,也是急诊科一种常见的疾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洗胃是临床常用的急救护理措施,目的是清除胃内容物或刺激物,避免毒物吸收,及时正确的洗胃和药物治疗是争取抢救时间的关键。
2、负压吸引洗胃通常适用于3岁以上的儿童,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有灌肠袋低压吸引器洗胃法,吊瓶低压吸引器洗胃法及一次性输液管和负压吸引器法 。低压吸引器法具有洗胃速度快,洗胃液吸出彻底、安全,及时有效地清除胃内毒物,减少毒物吸收,几乎没有损伤胃黏膜。然而,由于洗胃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不适感,对于儿童来说自制力不足无法管控四肢的挣扎和乱动,常常需要儿童的监护人或者医护人员按住儿童的四肢。同时由于洗胃过程中常有胃液从口腔中返流出来,并存在进入鼻腔造成儿童呼吸阻塞的问题。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此提出一种儿科医生用儿科负压洗胃装置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背景技术当中提出对儿童进行负压洗胃时,儿童抗拒反应导致阻碍操作,以及洗胃过程中漏液缺陷,因而提供一种儿科医生用儿科负压洗胃装置的技术方案内容。
2、其包括负压洗胃机构,所述负压洗胃机构的左侧表面设置有洗胃辅助病床机构,且洗胃辅助病床机构的顶部表面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两个肢体束缚组件;
3、所述负压洗胃机构包括有基座,固定在基座顶部表面的机体,以及放置在基座顶部表面前侧区域的两个负压收集瓶,且左侧所述负压收集瓶的顶端贯穿设置有防漏液管件;
4、所述防漏液管件包括有胃管,活动套在胃管外圈表面上的锥形面罩,以及固定在锥形面罩外圈上的一根弹力带,且锥形面罩的底部贯穿设置有一根导流管;具体的,将负压洗胃机构进行开机之后,将胃管的末端插入到儿童口腔中并直至胃部,同时将弹力带从儿童的后脑位置绕过为锥形面罩提供支撑,从而让硅胶密封条与儿童唇周和面部接触。在洗胃过程中出现返流、溢流时,从口腔中流出的液体将进入到锥形面罩的内部,并沿着导流管从锥形面罩内部排出,放置液体倒灌进入鼻腔。
5、所述肢体束缚组件均包括有顶板,固定在顶板底部前后位置上的固定板,活动设置在固定板相互靠近一侧表面上的u形活动板,以及固定在顶板顶部表面的滑轨,且滑轨的内腔中活动设置有滑块,滑块的顶部表面设置有束缚带;具体的,将待洗胃的儿童放置在床架上方的床垫上,并在监护人的陪同下将儿童的手脚四肢放入束缚带内,在调节好束缚带的松紧度之后将子母扣插接。此时儿童四肢的活动仅限于小幅度的前后移动,以及沿着滑块的中点进行旋转。在对于不同体型的儿童时,将固定板和u形活动板之间的紧固螺杆调松,以此来调高或调低束缚带的高度。
6、所述洗胃辅助病床机构包括有床架,固定在床架内部前侧区域的前床板,铰接在床架内部后侧区域的后床板,且床架的底部表面安装有液压升降系统,后床板和前床板的顶部表面铺设有床垫。
7、在上述一种儿科医生用儿科负压洗胃装置的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基座的底部表面四角位置通过螺钉锁紧连接有四个支脚,且基座的顶部表面前侧区域固定连接有负压瓶放置槽,负压瓶放置槽的内腔底部表面开设有两个凹槽,用于供负压收集瓶放置在凹槽内部。
8、在上述一种儿科医生用儿科负压洗胃装置的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机体的前侧表面固定有若干个负压接头,且负压接头上插接有贯穿到右侧所述负压收集瓶内部中的软管,两个所述负压收集瓶之间贯穿连接有一根负压导引管,且胃管远离锥形面罩的一端贯穿插入到左侧所述负压收集瓶的内部。
9、在上述一种儿科医生用儿科负压洗胃装置的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机体的前侧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卡箍,且卡箍的内侧表面与负压收集瓶的外圈表面卡接,卡箍均以机体的中轴线为基点呈左右镜像对称设置。
10、在上述一种儿科医生用儿科负压洗胃装置的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锥形面罩的内部中央位置开设有供胃管贯穿的通孔,通孔内侧表面上通过黏合剂粘附固定有密封圈,且锥形面罩远离胃管的一侧端面上通过黏合剂粘附固定有硅胶密封条,且硅胶密封条远离锥形面罩的一侧表面开设有贴合人体面部曲线的凹槽。
11、在上述一种儿科医生用儿科负压洗胃装置的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锥形面罩的底部表面开设有供导流管贯穿的通孔,导流管位于锥形面罩内部的一端与锥形面罩的内腔侧壁端面齐平。
12、在上述一种儿科医生用儿科负压洗胃装置的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床架的顶部表面前侧固定有床尾板,所述床架的顶部表面后侧固定有床头板,且床头板和床尾板相互靠近的一侧表面通过螺钉锁紧连接有方形框架。
13、在上述一种儿科医生用儿科负压洗胃装置的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u形活动板的底部表面均与床架内部的方形框架顶部表面固定连接,且u形活动板的内部均开设有两道条形通孔,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两道条形通孔,且u形活动板内部的条形通孔与固定板内部的条形通孔相互重合并设置有四枚紧固螺杆。
14、在上述一种儿科医生用儿科负压洗胃装置的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滑块的顶部表面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顶端与束缚带的底部表面固定连接,且所述滑轨的内部设置有供滑块线性滑动的滑槽。
15、在上述一种儿科医生用儿科负压洗胃装置的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束缚带远离滑块的一端分别固定有插接子扣和插接母扣,且插接子扣和插接母扣相互卡接。
16、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一种儿科医生用儿科负压洗胃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在负压洗胃装置上设置防漏液管件,并负压洗胃装置旁边设置具有肢体束缚组件的病床,利用防漏液管件上的锥形面罩与硅胶密封条罩住唇周,让洗胃过程中从口腔溢流出的液体能够沿着导流管排出,避免进入鼻腔而造成不适,同时病床上的四个肢体束缚组件在具备前后移动和上下调节的基础上,利用束缚带将四肢进行束缚,并留存可活动的旷量,在限制四肢的同时降低束缚带来的不适感。
技术特征:1.一种儿科医生用儿科负压洗胃装置,包括负压洗胃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洗胃机构(1)的左侧表面设置有洗胃辅助病床机构(3),且洗胃辅助病床机构(3)的顶部表面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两个肢体束缚组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医生用儿科负压洗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1)的底部表面四角位置通过螺钉锁紧连接有四个支脚,且基座(11)的顶部表面前侧区域固定连接有负压瓶放置槽(17),负压瓶放置槽(17)的内腔底部表面开设有两个凹槽,用于供负压收集瓶(16)放置在凹槽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医生用儿科负压洗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2)的前侧表面固定有若干个负压接头,且负压接头上插接有贯穿到右侧所述负压收集瓶(16)内部中的软管,两个所述负压收集瓶(16)之间贯穿连接有一根负压导引管(13),且胃管(141)远离锥形面罩(142)的一端贯穿插入到左侧所述负压收集瓶(16)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医生用儿科负压洗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2)的前侧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卡箍(15),且卡箍(15)的内侧表面与负压收集瓶(16)的外圈表面卡接,卡箍(15)均以机体(12)的中轴线为基点呈左右镜像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医生用儿科负压洗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面罩(142)的内部中央位置开设有供胃管(141)贯穿的通孔,通孔内侧表面上通过黏合剂粘附固定有密封圈,且锥形面罩(142)远离胃管(141)的一侧端面上通过黏合剂粘附固定有硅胶密封条(144),且硅胶密封条(144)远离锥形面罩(142)的一侧表面开设有贴合人体面部曲线的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医生用儿科负压洗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面罩(142)的底部表面开设有供导流管(145)贯穿的通孔,导流管(145)位于锥形面罩(142)内部的一端与锥形面罩(142)的内腔侧壁端面齐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医生用儿科负压洗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31)的顶部表面前侧固定有床尾板,所述床架(31)的顶部表面后侧固定有床头板,且床头板和床尾板相互靠近的一侧表面通过螺钉锁紧连接有方形框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医生用儿科负压洗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活动板(23)的底部表面均与床架(31)内部的方形框架顶部表面固定连接,且u形活动板(23)的内部均开设有两道条形通孔,所述固定板(24)的内部开设有两道条形通孔,且u形活动板(23)内部的条形通孔与固定板(24)内部的条形通孔相互重合并设置有四枚紧固螺杆(2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医生用儿科负压洗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26)的顶部表面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顶端与束缚带(27)的底部表面固定连接,且所述滑轨(25)的内部设置有供滑块(26)线性滑动的滑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医生用儿科负压洗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缚带(27)远离滑块(26)的一端分别固定有插接子扣和插接母扣,且插接子扣和插接母扣相互卡接。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儿科医生用儿科负压洗胃装置,本发明涉及负压吸引洗胃设备技术领域,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负压洗胃机构,所述负压洗胃机构的左侧表面设置有洗胃辅助病床机构,且洗胃辅助病床机构的顶部表面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两个肢体束缚组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在负压洗胃装置上设置防漏液管件,并负压洗胃装置旁边设置具有肢体束缚组件的病床,利用防漏液管件上的锥形面罩与硅胶密封条罩住唇周,让洗胃过程中从口腔溢流出的液体能够沿着导流管排出,避免进入鼻腔而造成不适,同时病床上的四个肢体束缚组件在具备前后移动和上下调节的基础上,利用束缚带将四肢进行束缚,并留存可活动的旷量,在限制四肢的同时降低束缚带来的不适感。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江,李超,王红珊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正安县人民医院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12/2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1204/34045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