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防撞限位及抗拔装置的摩擦摆隔震支座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12-26 15:23:07
本技术涉及到减隔震的,更加具体地是一种带有防撞限位及抗拔装置的摩擦摆隔震支座。
背景技术:
1、摩擦滑移隔震最早由隔离地震作用的摩擦滑动机构和限位复位的阻尼向心机构组成,多为平面滑移隔震系统。由于该系统不能自复位,需额外加设复位装置。除此之外,该类支座具有滑动性能离散性大和不易控制的特点,易发生滑移量过大导致穿越隔震层的非结构构件破坏的现象,甚至可能发生滑移失稳。为了解决该类系统不能自动复位的问题,19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发了摩擦摆隔震装置,称之为摩擦摆系统/支座(friction pendulum system/bearing,简称fps/fpb)。该装置既有平面滑移隔震装置的对地震激励频率范围的低敏感性和高稳定性,也因其特有的圆弧滑动使其具有自复位功能,工作时可做类似钟摆运动,延长隔震结构的自振周期,同时通过支座摩擦副将动能转化为热能,降低地震对结构的影响。
2、对于柔性直流换流阀、直流断路器以及桥臂电抗器这类重心较高的高耸电气设备,引起动力特性导致对振动非常敏感,剧烈的振动极易导致支撑结构失效和电器功能的停止,强震下极易出现上部电气设备倾覆导致的隔震层局部受拉和隔震支座提离的现象。现有的摩擦摆隔震支座并不适合电气设备的隔震需求,强震下并不能满足电气设备对限位和抗拔性能的要求,易造成强震下支座失效破坏、上部结构倾覆等问题,严重影响隔震技术在高耸电气设备隔震领域的推广使用。因此,亟需研发提供防撞限位及抗拔装置功能的摩擦摆隔震支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带有防撞限位及抗拔装置的摩擦摆隔震支座。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
3、一种带有防撞限位及抗拔装置的摩擦摆隔震支座,包括下支座、滑块和上支座;所述的下支座和上支座的结构相同,滑块位于下支座与上支座之间,下支座和上支座两者呈十字交叉布置;滑块的下部与下支座连接,滑块的上部与上支座连接,所述的滑块可在下支座和上支座之间移动。
4、进一步的是,所述下支座包括一个底板、两个侧板、两个端板以及两个防撞垫,底板两侧分别设置一块侧板,底板端分别设置一块端板和一块防撞垫,防撞垫设置在端板内侧;所述底板底部设置为水平面,底板顶部为带双向斜坡的v型面,底板顶面双向的坡度设置相同。
5、进一步的是,所述侧板整体呈l型,所述的侧板底面水平,侧板包括平板和顶面为带双向斜坡的v型面的挑耳,平板竖直设置,所述平板的上端设置朝向下支座内侧的翻边,所述的翻边即为挑耳;所述侧板顶面的斜坡坡度以及变坡点均与底板顶面的斜坡坡度以及变坡点相同;底板顶面和挑耳底面之间为v型内凹卡槽。
6、进一步的是,所述滑块包括上凸块及位于上凸块下面的下凸块,上凸块与下凸块一体成型。
7、进一步的是,所述下凸块左右两侧设置有下抗拔装置,所述的下抗拔装置是设置在下凸块侧面下端的一个凸边,所述凸边的形状与v型内凹卡槽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凸边卡在v型内凹卡槽内,下凸块下端两侧的下抗拔装置分别卡在下支座两侧的v型内凹卡槽内,下抗拔装置与v型内凹卡槽活动连接,当无外力时,下抗拔装置位于v型内凹卡槽的中部,下抗拔装置与下支座相对位置保持固定不变,当有外力时,所述的下抗拔装置沿着v型内凹卡槽来回移动。
8、进一步的是,所述下抗拔装置底面为v型,顶面为倒v型,下抗拔装置底面与顶面的v型与v型内凹卡槽坡度相同,所述凸边底面中部及顶面中部为平面状。
9、进一步的是,所述上凸块前后两面设置有上抗拔装置,所述的上抗拔装置是设置在上凸块前后两面上端的凸边,所述凸边的形状与上支座上的v型内凹卡槽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凸边卡在上支座上的v型内凹卡槽内,上凸块上端两侧的上抗拔装置分别卡在上支座两侧的v型内凹卡槽内,上抗拔装置与上支座两侧的v型内凹卡槽活动连接,当无外力时,上抗拔装置位于上支座的v型内凹卡槽的中部,上抗拔装置与上支座相对位置保持固定不变,当有外力时,上支座沿着滑块来回移动。
10、进一步的是,所述上抗拔装置底面为v型,顶面为倒v型,上抗拔装置底面与顶面的v型与上支座的v型内凹卡槽坡度相同,上抗拔装置底面中部及顶面中部为平面状。
11、进一步的是,所述上凸块的顶面设置上表面凹槽,所述上表面凹槽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所述上表面凹槽内设置第一摩擦板;上抗拔装置下部朝向平板的表面、以及上抗拔装置上部朝向上支座平板的表面均设置侧面凹槽,所述的侧面凹槽内设置第二摩擦板;所述摩擦板的厚度大于上表面凹槽或侧面凹槽的凹槽深度。
12、进一步的是,所述下支座放在滑块下面时,下支座的底板固定在设置在地面上的基础上,下支座设置v型内凹卡槽的一面朝上放置;当上支座放在滑块上面时,上支座水平的底板朝上、上支座设置v型内凹卡槽的一面朝下放置,上支座倒扣在滑块上。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中的带有防撞限位及抗拔装置的摩擦摆隔震支座,摩擦摆隔震支座卡槽为双向斜坡的v型面,滑块在v型面上滑动,依靠重力实现水平自复位。
15、2.本实用新型摩擦摆隔震支座v型内凹卡槽双向坡度固定,在上部重量不变的情况下,在重力的作用下,滑块可由v型顶部滑动至v型底部,因而内凹卡槽的v型设置,可为滑块b提供恒定的恢复力,使得滑块能够回到v型的最低位置处即初始的稳定位置处。
16、3.滑块的抗拔装置仅在支座的v型内凹卡槽内自由滑动,卡槽上下锁死滑块,滑块与支座见无较大相对位移,实现装置的抗拔功能。
17、4.支座端部设置防撞垫和限位端板,在滑动支座位移过大情况下限制滑块的移动,实现装置的限位防撞功能。
18、5.滑块上设置的摩擦板可提供附加摩擦阻尼,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调整摩擦板大小,从而可调整装置的隔震参数。
技术特征:1.一种带有防撞限位及抗拔装置的摩擦摆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支座(a)、滑块(b)和上支座(c);所述的下支座(a)和上支座(c)的结构相同,滑块(b)位于下支座(a)与上支座(c)之间,下支座(a)和上支座(c)两者呈十字交叉布置;滑块(b)的下部与下支座(a)连接,滑块(b)的上部与上支座(c)连接,所述的滑块(b)可在下支座(a)和上支座(c)之间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防撞限位及抗拔装置的摩擦摆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座(a)包括一个底板(1)、两个侧板(2)、两个端板(3)以及两个防撞垫(4),底板(1)两侧分别设置一块侧板(2),底板(1)两端分别设置一块端板(3)和一块防撞垫(4),防撞垫(4)设置在端板(3)内侧;所述底板(1)底部设置为水平面,底板(1)顶部为带双向斜坡的v型面,底板(1)顶面双向的坡度设置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防撞限位及抗拔装置的摩擦摆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整体呈l型,所述的侧板(2)底面水平,侧板(2)包括平板(2.1)和顶面为带双向斜坡的v型面的挑耳(2.2),平板(2.1)竖直设置,所述平板(2.1)的上端设置朝向下支座(a)内侧的翻边,所述的翻边即为挑耳(2.2);所述侧板(2)顶面的斜坡坡度以及变坡点均与底板(1)顶面的斜坡坡度以及变坡点相同;底板(1)顶面和挑耳(2.2)底面之间为v型内凹卡槽(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防撞限位及抗拔装置的摩擦摆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b)包括上凸块(5.3)及位于上凸块(5.3)下面的下凸块(5.4),上凸块(5.3)与下凸块(5.4)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防撞限位及抗拔装置的摩擦摆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凸块(5.4)左右两侧设置有下抗拔装置(5.1),所述的下抗拔装置(5.1)是设置在下凸块(5.4)侧面下端的一个凸边,所述凸边的形状与v型内凹卡槽(6)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凸边卡在v型内凹卡槽(6)内,下凸块(5.4)下端两侧的下抗拔装置(5.1)分别卡在下支座(a)两侧的v型内凹卡槽(6)内,下抗拔装置(5.1)与v型内凹卡槽(6)活动连接,当无外力时,下抗拔装置(5.1)位于v型内凹卡槽(6)的中部,下抗拔装置(5.1)与下支座(a)相对位置保持固定不变,当有外力时,所述的下抗拔装置(5.1)沿着v型内凹卡槽(6)来回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有防撞限位及抗拔装置的摩擦摆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抗拔装置(5.1)底面为v型,顶面为倒v型,下抗拔装置(5.1)底面与顶面的v型与v型内凹卡槽(6)坡度相同,所述凸边底面中部及顶面中部为平面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防撞限位及抗拔装置的摩擦摆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块(5.3)前后两面设置有上抗拔装置(5.2),所述的上抗拔装置(5.2)是设置在上凸块(5.3)前后两面上端的凸边,所述凸边的形状与上支座(c)上的v型内凹卡槽(6)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凸边卡在上支座(c)上的v型内凹卡槽(6)内,上凸块(5.3)上端两侧的上抗拔装置(5.2)分别卡在上支座(c)两侧的v型内凹卡槽(6)内,上抗拔装置(5.2)与上支座(c)两侧的v型内凹卡槽(6)活动连接,当无外力时,上抗拔装置(5.2)位于上支座(c)的v型内凹卡槽(6)的中部,上抗拔装置(5.2)与上支座(c)相对位置保持固定不变,当有外力时,上支座(c)沿着滑块(b)来回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带有防撞限位及抗拔装置的摩擦摆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抗拔装置(5.2)底面为v型,顶面为倒v型,上抗拔装置(5.2)底面与顶面的v型与上支座(c)的v型内凹卡槽(6)坡度相同,上抗拔装置(5.2)底面中部及顶面中部为平面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带有防撞限位及抗拔装置的摩擦摆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块(5.3)的顶面设置上表面凹槽(7),所述上表面凹槽(7)内设置第一摩擦板(9);上抗拔装置(5.2)下部朝向平板(2.1)的表面、以及上抗拔装置(5.2)上部朝向上支座(c)平板的表面均设置侧面凹槽(8),所述的侧面凹槽(8)内设置第二摩擦板(10);所述摩擦板的厚度大于上表面凹槽(7)或侧面凹槽(8)的凹槽深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防撞限位及抗拔装置的摩擦摆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座(a)放在滑块(b)下面时,下支座(a)的底板(1)固定在设置在地面上的基础上,下支座(a)设置v型内凹卡槽(6)的一面朝上放置;当上支座(c)放在滑块(b)上面时,上支座(c)水平的底板朝上、上支座(c)设置v型内凹卡槽的一面朝下放置,上支座(c)倒扣在滑块(b)上。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一种带有防撞限位及抗拔装置的摩擦摆隔震支座,包括下支座、滑块和上支座;所述的下支座和上支座的结构相同,滑块位于下支座与上支座之间,下支座和上支座两者呈十字交叉布置;滑块的下部与下支座连接,滑块的上部与上支座连接,所述的滑块可在下支座和上支座之间移动;本技术摩擦摆隔震支座的卡槽为双向斜坡的V型面,滑块在V型面上滑动,依靠重力实现水平自复位,滑块的抗拔装置仅在支座的V型内凹卡槽内自由滑动,卡槽上下锁死滑块,滑块与支座见无较大相对位移,实现装置的抗拔功能;支座端部设置防撞垫和限位端板,在滑动支座位移过大情况下限制滑块的移动,实现装置的限位防撞功能。技术研发人员:朱东,高湛,李志,程亮,赵李源,张华,闫勇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228技术公布日:2024/12/23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1226/34552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