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桥梁工程用防撞护栏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09 16:52:11
本技术涉及道路桥梁,尤其涉及一种道路桥梁工程用防撞护栏。
背景技术:
1、护栏是指工业用“防护栏”,护栏主要用于住宅、公路、商业区和公共场所等场合中对人身安全及设备设施的保护与防护,护栏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护栏根据高度的不同,每米长度的价格也会不同,而道路桥梁保护栏多用于道路和桥边,是高速公路和桥梁上的必备设施。
2、而目前的护栏大多是栅栏式的,由于其结构的原因,导致在车辆与其发生碰撞时,因护栏硬度较大,造成车辆没有起到一个很好的缓冲作用,车辆更加容易损坏,甚至可能因硬度问题对车辆上的人员造成二次伤害的情况。
3、因此而提出一种便于缓冲保护车辆的防撞护栏。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道路桥梁工程用防撞护栏,以解决道路桥梁目前的护栏大多是栅栏式的,由于其结构的原因,导致在车辆与其发生碰撞时,因护栏硬度较大,造成车辆没有起到一个很好的缓冲作用,车辆更加容易损坏,甚至可能因硬度问题对车辆上的人员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道路桥梁工程用防撞护栏,包括
5、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设于底端的安装底座,且安装底座外侧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底座上端设有支柱;
6、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半圆型设置的反复筒,且反复筒外侧设有连接块与支柱连接,所述反复筒中部设有滑动的中部滑板,所述中部滑板于反复筒中对称设有受力杆,且受力杆贯穿设于反复筒两侧端的贯穿孔,所述受力杆位于反复筒处套设有弹簧一与中部滑板连接,所述受力杆外侧连接有推板。
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块外侧设有滑动槽,且支柱贯穿滑动槽内部,所述滑动槽与支柱处均设有销孔,并且销孔内部设有螺栓销杆将其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块外侧对称设有连接板进行两两连接,所述支柱顶端设有警示灯。
9、进一步的,所述推板内侧上下两端对称设有弧形侧边杆,所述反复筒上下两部设有抵板,且侧边杆贯穿抵板,所述侧边杆内部套设有弹簧二。
10、进一步的,所述反复筒中部设有中间板,且中间板与推板垂直面一致,所述推板内侧通过伸缩杆连接反复筒,且伸缩杆外侧套设有弹簧三。
11、进一步的,所述推板与中间板外侧均设有缓冲层与警示条。
12、(三)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中,在车辆撞击时,推板受到推力作用通过受力杆拉伸与压缩弹簧一,而上下推板受力方向相反,使得在缓冲受力时,不仅弹簧一起到缓冲作用,而在推力的作用下推板也给车辆施加了一个推力,以此使得车辆缓冲效果更好,减少车辆的损伤,并减少安全隐患。
15、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推板外侧设置侧边杆,并通过在侧边杆外套设弹簧二与抵板连接,且反复筒中通过伸缩杆设置中间板,并在伸缩杆外套设弹簧三,通过弹簧二与弹簧三增加对车辆的缓冲力度,使得缓冲效果增加,减少损伤。
16、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螺栓销杆将支柱与连接块固定,此方式在拆卸组装时快速便捷,加快了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1.一种道路桥梁工程用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桥梁工程用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3)外侧设有滑动槽(4),且支柱(2)贯穿滑动槽(4)内部,所述滑动槽(4)与支柱(2)处均设有销孔(5),并且销孔(5)内部设有螺栓销杆(6)将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道路桥梁工程用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3)外侧对称设有连接板(7)进行两两连接,所述支柱(2)顶端设有警示灯(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桥梁工程用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14)内侧上下两端对称设有弧形侧边杆(16),所述反复筒(9)上下两部设有抵板(15),且侧边杆(16)贯穿抵板(15),所述侧边杆(16)内部套设有弹簧二(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桥梁工程用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复筒(9)中部设有中间板(18),且中间板(18)与推板(14)垂直面一致,所述推板(14)内侧通过伸缩杆(19)连接反复筒(9),且伸缩杆(19)外侧套设有弹簧三(1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道路桥梁工程用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14)与中间板(18)外侧均设有缓冲层与警示条。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道路桥梁工程用防撞护栏,其结构包括安装架与缓冲机构,通过安装底座将支柱安装与道路桥梁使用处,然后通过连接块外侧的滑动槽将其贯穿到支柱外侧,并通过螺栓销杆贯穿销孔对连接块与支柱进行固定,使得缓冲机构安装于支柱侧面,此方式使得拆卸组装更加方便,节省工作时间,而后在使用时,车辆在撞击时,推板与中间板受到推力的作用,其中推板推动受力杆将弹簧一进行拉伸与压缩,使得可对车辆起到一个缓冲,而推板的受力是上下两端受力,使得车辆在撞击时受到回弹力作用,使得其能更加有效的实现对车辆的阻拦,并达到高效的缓冲作用,减少不必要的损伤,使其安全性更好。技术研发人员:饶俊,陈鹏,刘小根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饶俊技术研发日:20231113技术公布日:2024/6/2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7/5529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