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道路铁路或桥梁建设机械的制造及建造技术 > 预应力碳纤维筋张拉系统及张拉方法与流程  >  正文

预应力碳纤维筋张拉系统及张拉方法与流程

  • 国知局
  • 2024-07-09 17:04:24

本发明属于碳纤维筋张拉,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预应力碳纤维筋张拉系统及张拉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过去修建的各级公路桥梁还在肩负着日渐增大的交通荷载及车流量。由于早期设计施工养护等技术条件的局限性,旧桥逐渐产生病害。近年新修建的桥梁,虽然服役期限短,但由于经济发展的需求拉动,车辆超载、道路桥梁超负荷运行及桥梁设计荷载预估不足、施工遗留病害、养护管理时间窗口被压缩等原因,部分桥梁也出现了过早开裂等病害。面对数量巨大的问题桥,无论从财政资金还是保障通行能力的角度,全部拆除重建是不合理的,针对性地对有条件的桥梁加固成为必然的趋势。

2、碳纤维筋具有自重轻、抗腐蚀、抗疲劳、抗拉强度大等特性,非常适用于混凝土桥梁的加固。传统的碳纤维筋预应力锚具,其主要是通过两端夹持碳纤维筋,通过顺向张拉的方式来实现对混凝土等预应力构件施加预应力,如公开号为cn201721575860.3、名称为高位张拉的预应力碳纤维张拉装置,公开号为cn216108146u、名称为一种竖向张拉预应力碳纤维板的装置等;由于施工过程控制要求高,各施工单位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以及预应力系统各部分产品(例如锚具夹板、碳纤维板材、结构胶粘剂等)的质量尤其是相互配合后形成预应力系统的质量很难把控,导致传统锚具对碳纤维板的可靠夹持力难以保证。在施工时碳纤维板达到设计张拉强度以及服役期常态化冲击疲劳荷载情况下,锚具夹持力必须要确保板材不发生滑移,同时固定锚具的锚栓在受力工作中不得发生剪切破坏或者锚栓螺杆的钢材剪断,否则无法实现设计期望的加固效果,造成资源浪费和桥梁安全隐患;另外,这种顺向张拉的方式由于张拉端要预留足够的施工空间,导致预应力有效覆盖区域不对称,增大了总体设计工作难度。

3、针对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209907233u、名称为一种碳纤维板反向张拉预应力锚具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如下的技术方案:包括固定安装在混凝土上用来夹持碳纤维板的张拉端张拉组件和固定端固定组件以及辅助张拉碳纤维板的张拉工装;张拉端张拉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混凝土上的张拉端固定板以及用来夹持碳纤维板的张拉端夹具;固定端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混凝土上的固定端固定板以及用来夹持碳纤维板的固定端夹具;张拉工装包括张拉螺杆、张拉止推板和张拉顶板;张拉止推板和张拉顶板之间放入千斤顶推动张拉端夹具来实现反向张拉碳纤维板;该方案采用反向张拉方式,无需再在锚具两端预留操作空间,能够显著降低总体设计工作难度。

4、但是,上述方案仍然存在以下不足:碳纤维筋与夹片、夹片与锚杯易产生滑移,导致锚固效率、承载力提高效果有限,高强抗拉特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并且这种反向张拉的方式,使用前仍需要先行对碳纤维筋锚具进行预紧,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1、1、要解决的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预应力碳纤维筋张拉系统及张拉方法,以简化碳纤维筋张拉结构,以无需再在锚具两端预留操作空间的同时,进一步减少配套锚具的使用,避免碳纤维筋与夹片、夹片与锚杯易产生滑移。

3、2、技术方案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预应力碳纤维筋张拉系统,包括用于对碳纤维筋进行固定的固定端以及用于对碳纤维筋进行张拉的张拉端,所述张拉端包括:

6、相互平行的两张拉螺杆;

7、第一钢板,与两张拉螺杆固定连接;

8、张拉端钢块,与两张拉螺杆滑动连接,用于对碳纤维筋进行张拉时连接所述碳纤维筋,所述张拉端钢块被配置为连接所述碳纤维筋时至少能够使所述碳纤维筋绕过所述张拉端钢块的外周;

9、千斤顶,设置于所述张拉端钢块与张拉端钢块之间,所述千斤顶被配置为能够向所述张拉端钢块施加作用力,以使得所述张拉端钢块在两张拉螺杆上滑行,完成对碳纤维筋的张拉。

10、优选地,所述张拉端还包括:

11、张拉端限位框,所述张拉端限位框上开设有滑槽;

12、所述张拉端钢块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张拉端限位框的滑槽中。

13、优选地,所述张拉端钢块具有第一型面和第二型面;

14、所述第一型面为圆柱面,以能够在连接所述碳纤维筋时与所述碳纤维筋的表面相贴合;

15、所述第二型面为平面,所述第二型面正对于所述千斤顶,以用于承受所述千斤顶向所述张拉端钢块施加的作用力。

16、优选地,所述张拉端钢块包括:

17、第一装配孔和第二装配孔,所述两张拉螺杆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装配孔和所述第二装配孔。

18、优选地,所述固定端包括:

19、固定端限位框;

20、固定端钢块,与所述固定端限位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端钢块具有第三型面,所述第三型面为圆柱面,以能够在连接所述碳纤维筋时与所述碳纤维筋的表面相贴合。

21、作为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碳纤维筋张拉方法,应用于如上任一项所述的预应力碳纤维筋张拉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22、分别组装用于对碳纤维筋进行固定的固定端以及用于对碳纤维筋进行张拉的张拉端;

23、将组装完毕的固定端和张拉端分别与待加固构件固定连接;

24、将碳纤维筋的一端绕过张拉端钢块,使得所述碳纤维筋在张拉端一侧绕制成环;

25、启动千斤顶,进行逐级张拉,直至所述碳纤维筋的张拉值达到设计值,完成张拉。

26、3、有益效果

2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8、(1)本发明的预应力碳纤维筋张拉系统,采用反向张拉方式,无需再在锚具两端预留操作空间,而是能够在固定端和张拉端之间进行张拉,进而能够显著降低总体设计工作难度;

29、(2)本发明这种对碳纤维筋环式张拉的方式,无论是固定端还是张拉端,均无需再使用夹片、锚杯等锚具结构去固定碳纤维筋,也就避免了碳纤维筋易与夹片、夹片与锚杯产生滑移的现象;同时,由于节省了夹片、锚杯等锚具结构,也就无需再对碳纤维筋进行预紧,可以直接进行张拉,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常规的碳纤维筋张拉方式,提高了锚固效率、可实现大吨位张拉;

30、(3)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制造。

技术特征:

1.预应力碳纤维筋张拉系统,包括用于对碳纤维筋进行固定的固定端以及用于对碳纤维筋进行张拉的张拉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端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碳纤维筋张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端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碳纤维筋张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端钢块具有第一型面和第二型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碳纤维筋张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端钢块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碳纤维筋张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包括:

6.一种碳纤维筋张拉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预应力碳纤维筋张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应力碳纤维筋张拉系统及张拉方法,属于碳纤维筋张拉领域。它包括固定端以及张拉端,所述张拉端包括相互平行的两张拉螺杆;第一钢板,与两张拉螺杆固定连接;张拉端钢块,与两张拉螺杆滑动连接,用于对碳纤维筋进行张拉时连接所述碳纤维筋,所述张拉端钢块被配置为连接所述碳纤维筋时至少能够使所述碳纤维筋绕过所述张拉端钢块的外周;千斤顶,设置于所述张拉端钢块与张拉端钢块之间,所述千斤顶被配置为能够向所述张拉端钢块施加作用力,以使得所述张拉端钢块在两张拉螺杆上滑行,完成对碳纤维筋的张拉。本发明无需再在锚具两端预留操作空间,同时能够减少配套锚具的使用,避免碳纤维筋与夹片、夹片与锚杯易产生滑移。技术研发人员:韩松,沈安迪,谭成,李争华,鲁彬彬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悍马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6/11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7/5645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