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道路铁路或桥梁建设机械的制造及建造技术 > 一种轨道融雪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  正文

一种轨道融雪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 国知局
  • 2024-07-09 17:05:25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轨道融雪,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磁互感加热原理的道岔融雪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道岔融雪系统是北方铁路运输中的重要系统,图5是现有技术中道岔融雪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现有的道岔融雪系统工作原理就是把加热电阻丝密贴到钢轨腰部,利用电阻丝热原理对钢轨进行加热,全系统使用ac220v电源工作。现有的道岔融雪系统存在以下缺点:

2、线路损耗高,由于现场采用ac220v直接加热,在传输距离到达1000米以上时,加热片功率为2000瓦时将会有很大的损耗在线路上,引出需要使用大直径的电力电缆;加热片需要特殊材料定制,并且在反复加热状态下容易产生疲劳断裂;需要通信电缆或光缆进行通信传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融雪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的以上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

2、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轨道融雪系统,包括:

3、控制中心控制装置、现场电气控制装置和涡流线圈;

4、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装置的输出端与现场电气控制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现场电气控制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涡流线圈,所述涡流线圈安装于轨道上;

5、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装置用于将交流电进行升压整流产生高压直流电输送至现场电气控制装置;

6、所述现场电气控制装置用于将高压直流电变化为高频交流电输送至涡流线圈;

7、所述涡流线圈接收高频交流电产生热量,融化轨道上的冰雪。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直流供电线路;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装置与现场电气控制装置之间通过直流供电线路连接。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装置包括交流变压器和整流电路;所述现场电气控制装置包括高频逆变振荡电路;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交流变压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高频逆变振荡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高频逆变振荡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涡流线圈;

10、所述交流变压器用于将交流电进行升压并输送至整流电路;

11、所述整流电路用于将升压后的交流电转化为高压直流电并通过直流供电线路输送至高频逆变振荡电路;

12、所述高频逆变振荡电路用于将高压直流电变化为高频交流电输送至涡流线圈。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装置包括第一电力载波通信模块,所述现场电气控制装置包括第二电力载波通信模块,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装置与现场电气控制装置之间通过第一电力载波通信模块和第二电力载波通信模块进行数据通信。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现场电气控制装置包括单片机控制电路,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与高频逆变振荡电路连接,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用于对高频逆变振荡电路进行振荡控制。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用于控制高频逆变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并通过占空比方式控制高频逆变振荡电路的功率输出。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包括介质板,所述涡流线圈可拆卸的固定于介质板上,所述介质板可拆卸的固定于轨道的轨腰上。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介质板为绝缘材质。

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介质板的材质为聚酯纤维。

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包括安装于轨道上的温度传感器,所述现场电气控制装置包括pid控制电路;

20、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轨道温度并输送至pid控制电路;

21、所述pid控制电路用于根据轨道温度进行恒温控制。

22、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轨道融雪方法,包括:

23、通过控制中心控制装置将交流电进行升压整流产生高压直流电并输送至现场电气控制装置;

24、通过所述现场电气控制装置将高压直流电变化为高频交流电输送至涡流线圈;

25、通过涡流线圈接收高频交流电产生热量,融化轨道上的冰雪。

2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通过控制中心控制装置将交流电进行升压整流产生高压直流电并输送至现场电气控制装置以及通过所述现场电气控制装置将高压直流电变化为高频交流电输送至涡流线圈包括:

27、通过控制中心控制装置中的交流变压器将交流电进行升压并输送至控制中心控制装置中的整流电路;

28、通过所述整流电路将升压后的交流电转化为高压直流电并通过直流供电线路输送至现场电气控制装置中的高频逆变振荡电路;

29、通过所述高频逆变振荡电路将高压直流电变化为高频交流电输送至涡流线圈。

3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包括:

31、通过控制中心控制装置中的第一电力载波通信模块和现场电气控制装置中的第二电力载波通信模块进行制中心控制装置与现场电气控制装置之间的数据通信。

3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包括:

33、通过安装于轨道上的温度传感器采集轨道温度并输送至现场电气控制装置中的pid控制电路;

34、通过所述pid控制电路根据轨道温度进行恒温控制。

35、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轨道融雪设备,包括:

36、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37、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轨道融雪设方法。

38、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能够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轨道融雪方法。

39、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控制中心到现场控制箱之间采用高压直流供电,减少线路损耗,绿色节能,减少电缆造价;采用电力载波技术,实现现场控制箱与中心控制箱的通信功能,节省通信电缆;采用电磁高频涡流加热方式,取消专用的电阻加热片,有利于降低系统成本;利用高频涡流加热技术,结合温度传感器,可以保证被加热钢轨的加热温度;由于没有易损件,因此系统可靠性将大大加强。

40、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细节在下面的附图和描述中提出。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从说明书附图变得明显。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技术特征:

1.一种轨道融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中心控制装置、现场电气控制装置和涡流线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融雪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直流供电线路;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装置与现场电气控制装置之间通过直流供电线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融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装置包括交流变压器和整流电路;所述现场电气控制装置包括高频逆变振荡电路;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交流变压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高频逆变振荡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高频逆变振荡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涡流线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融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装置包括第一电力载波通信模块,所述现场电气控制装置包括第二电力载波通信模块,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装置与现场电气控制装置之间通过第一电力载波通信模块和第二电力载波通信模块进行数据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融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场电气控制装置包括单片机控制电路,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与高频逆变振荡电路连接,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用于对高频逆变振荡电路进行振荡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融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用于控制高频逆变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并通过占空比方式控制高频逆变振荡电路的功率输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融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介质板,所述涡流线圈可拆卸的固定于介质板上,所述介质板可拆卸的固定于轨道的轨腰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融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板为绝缘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轨道融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板的材质为聚酯纤维。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轨道融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轨道上的温度传感器,所述现场电气控制装置包括pid控制电路;

11.一种轨道融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轨道融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过控制中心控制装置将交流电进行升压整流产生高压直流电并输送至现场电气控制装置以及通过所述现场电气控制装置将高压直流电变化为高频交流电输送至涡流线圈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轨道融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轨道融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5.一种轨道融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权利要求11-14任意一项所述的轨道融雪方法。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1-14任意一项所述的轨道融雪方法。

技术总结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一种轨道融雪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轨道融雪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控制中心控制装置、现场电气控制装置和涡流线圈;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装置的输出端与现场电气控制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现场电气控制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涡流线圈,所述涡流线圈安装于轨道上;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装置用于将交流电进行升压整流产生高压直流电输送至现场电气控制装置;所述现场电气控制装置用于将高压直流电变化为高频交流电输送至涡流线圈;所述涡流线圈接收高频交流电产生热量,融化轨道上的冰雪。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控制中心到现场控制箱之间采用高压直流供电,减少线路损耗,绿色节能,减少电缆造价。技术研发人员:刘文才,阳晋,王文泓,李建,夏冠玺,匡秋实,薛浩,高强,李兴禹,刘滨璐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6/13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7/5658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