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摄影电影,光学设备的制造及其处理,应用技术 > 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  正文

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6-21 11:58:37

本技术涉及显示,具体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1、在相关的技术中,液晶显示面板的开口率通常受到三方面的影响,一是受垫衬物(ps)下的黑色矩阵层的底座,该底座的大小受限于产品的机械测试能力,为了保证机械测试的能力,通常需要黑色矩阵层的底座遮挡垫衬物一定的安全距离;二是扫描线方向的黑色矩阵层的宽度,这个主要受限于薄膜晶体管(tft)的设计和安全距离的卡控,黑色矩阵层需要遮挡扫描线方向的金属走线;三是数据线方向的黑色矩阵层的宽度,通常而言,数据线方向的黑色矩阵层的宽度受产品充电率、触控性能等因素的影响。

2、由于开口率提升的上限受限,故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架构以提升开口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可以不牺牲产品性能的前提下,提高产品的开口率。

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包括:

3、黑色矩阵层,所述黑色矩阵层设置有多个像素开口,所述黑色矩阵层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多个第一遮挡部,所述第一遮挡部位于相邻的两行所述像素开口之间;

4、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多个像素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的多条扫描线以及多个薄膜晶体管;所述像素电极对应所述像素开口设置,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正投影图案中,相邻的两所述扫描线对应设置于相邻的两行所述像素开口之间,且所述第一遮挡部覆盖所述扫描线以及薄膜晶体管;所述扫描线连接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

5、垫衬物,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上,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正投影图案中,所述第一遮挡部覆盖所述垫衬物。

6、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所述第一遮挡部之间设置两行所述像素开口,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的公共电极线,公共电极线设置于两行所述像素开口之间,且位于两所述第一遮挡部之间;

7、所述黑色矩阵层包括第三遮挡部,所述第三遮挡部覆盖所述公共电极线。

8、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设置的多条数据线;

9、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正投影图案中,所述数据线分别与所述扫描线和所述公共电极线交叉设置,所述像素电极包括第一像素电极和第二像素电极;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对应于一所述像素开口,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对应于一所述像素开口,所述扫描线包括第一扫描线和第二扫描线,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和第二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于所述第一扫描线,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于所述第二扫描线,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输出极连接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输出极连接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所述第一像素电极远离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一侧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远离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一侧之间间隔一所述公共电极线,所述第一像素电极靠近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一侧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靠近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一侧之间间隔一所述第一扫描线和所述第二扫描线;

10、所述黑色矩阵层包括第二遮挡部;所述第一遮挡部和所述第二遮挡部交叉连接,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正投影图案中,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遮挡部、所述像素开口、所述第三遮挡部和所述像素开口交替排列设置,所述第二遮挡部覆盖所述数据线。

11、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正投影图案中,多个所述垫衬物沿着所述第一方向排列成行,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上,相邻两行所述垫衬物之间设置有一行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和一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

12、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正投影图案中,所述垫衬物设置在所述第一遮挡部和所述第二遮挡部的交叉处;

13、所述垫衬物同时与所述第一扫描线、所述第二扫描线和所述数据线部分重叠。

14、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正投影图案中,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上,所述垫衬物所在的区域具有第一宽度,所述第一扫描线和与其连接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所在的区域具有第二宽度,所述第二扫描线和与其连接的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所在的区域具有第三宽度,所述第一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宽度和所述第三宽度,所述第一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宽度和所述第三宽度之和。

15、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正投影图案中,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设置在所述第一扫描线远离所述第二扫描线的一侧,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设置在所述第二扫描线远离所述第一扫描线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对齐设置。

16、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扫描线包括第一主体线和至少一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线远离所述第二扫描线的一侧,所述第一延伸部连接于为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

17、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一有源层,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正投影图案中,所述第一有源层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重叠设置。

18、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有源层沿着所述第一主体线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主体线的延伸方向相交,所述第一有源层与两个所述第一延伸部重叠设置。

19、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扫描线包括第二主体线和至少一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连接于所述第二主体线远离所述第一扫描线的一侧,所述第二延伸部复用为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

20、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二有源层,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正投影图案中,所述第二有源层与所述第二延伸部重叠设置。

21、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有源层沿着所述第二主体线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主体线的延伸方向相交,所述第二有源层与两个所述第二延伸部重叠设置。

22、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正投影图案中,在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和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部分重叠设置;

23、所述第一遮挡部包括底座和连接于所述底座的行遮挡部,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正投影图案中,所述底座全覆盖所述垫衬物,所述底座覆盖部分的所述扫描线和所述薄膜晶体管,所述行遮挡部覆盖另一部分的所述扫描线和所述薄膜晶体管;

24、其中,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上,所述底座的宽度大于所述行遮挡部的宽度。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一有源层,所述第一有源层包括第一部和连接于所述第一部的第二部,所述第一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部的延伸方向相交;

25、所述第一扫描线同时与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重叠,所述第一扫描线同时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重叠的部分复用为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

26、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扫描线包括第一拐弯部和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拐弯部之间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拐弯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一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段的延伸方向相交,所述第二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三段的延伸方向相交,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三段均连接于所述第二段靠近所述第二扫描线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连接于一所述第一拐弯部的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于另一所述第一拐弯部的所述第三段;

27、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部重叠设置,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部重叠设置。

28、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二有源层,所述第二有源层包括第三部和连接于所述第三部的第四部,所述第三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四部的延伸方向相交;

29、所述第二扫描线同时与所述第三部和所述第四部重叠,所述第二扫描线同时与所述第三部分和所述第四部重叠的部分复用为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

30、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扫描线包括第二拐弯部和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拐弯部之间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拐弯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段、第五段和第六段,所述第四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五段的延伸方向相交,所述第五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六段的延伸方向相交,所述第四段和所述第六段均连接于所述第五段远离所述第一扫描线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连接于一所述第二拐弯部的所述第四段,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于另一所述第二拐弯部的所述第六段;

31、所述第四段与所述第三部重叠设置,所述第五段与所述第四部重叠设置。

32、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拐弯部与所述第二拐弯部对齐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对齐设置;

33、在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五段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第五段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交替排布且对齐设置。

34、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三部交叉相连,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和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共用一公共输入极,所述公共输入极连接于所述数据线且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三部的交叉处。

35、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数据线通过一第一过孔连接于所述公共输入极,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正投影图案中,所述数据线、所述第一过孔和所述公共输入极对应重叠设置。

36、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输出极和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输出极相邻设置所述第一拐弯部和所述第五段界定的区域内,所述公共输入极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

37、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与所述阵列基板相对设置的对置基板,所述黑色矩阵层集成于所述对置基板或所述阵列基板,所述垫衬物集成于所述对置基板或所述阵列基板。

38、本技术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中,在液晶显示面板的正投影图案中,黑色矩阵层的第一遮挡部全覆盖相邻的两扫描线和与其连接的薄膜晶体管以及垫衬物。本技术在一第一遮挡部覆盖的区域中设置垫衬物、两条扫描线及与其连接的薄膜晶体管,使得第一遮挡部同时覆盖垫衬物、两条扫描线及与其连接的薄膜晶体管,相较于单行扫描线的设计,避免了垫衬物所在的区域超出单行扫描线侧所在区域的宽度而额外浪费开口率,从而可在不牺牲产品性能的前提下,提高液晶显示面板的开口率。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8/2483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