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有机化合物处理,合成应用技术 > 一种转移闸及厌氧或低氧工作站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转移闸及厌氧或低氧工作站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6-20 10:45:06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生物培养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转移闸及厌氧或低氧工作站。

背景技术:

1、在厌氧工作站或低氧工作站中,样品转移闸提供的预除氧功能,对于保持工作内腔气体环境稳定性具有关键性作用。若转移闸不能有效去除样品转移过程中的残留氧气,破坏内腔的厌氧或低氧条件,将会影响样品存活与实验数据。因此,若需维持内腔的厌氧或低氧环境,需对转移闸进行除氧。

2、目前,常用的除氧方法为通过真空泵进行抽气充气转换除氧,但在实际除氧过程中,难以使转移闸内的剩余空气充分与除氧催化剂接触而实现化学催化除氧过程。因此,如何有效去除样品转移过程中的残留氧气,维持样品培养内腔的厌氧或低氧环境,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移闸及厌氧或低氧工作站,能够有效去除样品转移过程中的残留氧气,维持样品培养内腔的厌氧或低氧环境。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转移闸,转移闸包括具有内腔的转移闸本体,转移闸本体设置有沿预设方向相互远离的进气口与出气口,进气口与出气口均与内腔连通,转移闸本体远离内腔的外侧设置有进气接头,进气接头设置有进气通道以及与进气通道连通的旋流口,旋流口与进气口连通、用于使气体在内腔中旋流至出气口,出气口处设置有除氧催化剂。

3、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厌氧或低氧工作站,厌氧或低氧工作站包括上述的转移闸。

4、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转移闸及厌氧或低氧工作站,通过转移闸内的进气口与出气口,使进气接头在向转移闸内引入气体时,可以将转移闸内部气体快速吸引上升至出气口以排出气体。并且,通过气旋产生的吸力,可将转移闸内部气体快速吸引上升,由出气口排出,实现转移闸内部粘滞于边壁角落的难排气体的有效清除。同时,气旋促使转移闸内气体全面接触除氧催化剂,使被气旋吸引上升但未被排出的气体通过化学催化剂的方式进行清除。从而有效去除样品转移过程中的残留氧气,维持样品培养内腔的厌氧或低氧环境。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进气接头与转移闸本体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旋流口的旋流角度为30°。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转移闸本体还设置有与内腔连通的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以及旋合在第一开口上的第一密封门与旋合在第二开口上的第二密封门。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密封门与第一开口之间,以及第二密封门与第二开口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垫圈。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密封门连接有第一旋合件,转移闸本体连接有第一承压件,第一旋合件与第一承压件螺纹连接,第一旋合件旋转时带动第一密封门远离/封闭第一开口。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密封门连接有第二旋合件,转移闸本体连接有第二承压件,第二旋合件与第二承压件螺纹连接,第二旋合件旋转时带动第二密封件远离/封闭第二开口。

技术特征:

1.一种转移闸,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内腔的转移闸本体,所述转移闸本体设置有沿预设方向相互远离的进气口与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均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转移闸本体远离所述内腔的外侧设置有进气接头,所述进气接头设置有进气通道以及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的旋流口,所述旋流口与所述进气口连通、用于使气体在所述内腔中旋流至所述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处设置有除氧催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移闸,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接头与所述转移闸本体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移闸,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口的旋流角度为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移闸,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闸本体还设置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以及旋合在所述第一开口上的第一密封门与旋合在所述第二开口上的第二密封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移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门与所述第一开口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密封门与所述第二开口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垫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移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门连接有第一旋合件,所述转移闸本体连接有第一承压件,所述第一旋合件与所述第一承压件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旋合件旋转时带动所述第一密封门远离/封闭所述第一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移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门连接有第二旋合件,所述转移闸本体连接有第二承压件,所述第二旋合件与所述第二承压件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旋合件旋转时带动所述第二密封门远离/封闭所述第二开口。

8.一种厌氧或低氧工作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转移闸。

技术总结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生物培养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转移闸及厌氧或低氧工作站。转移闸包括具有内腔的转移闸本体,转移闸本体设置有沿预设方向相互远离的进气口与出气口,进气口与出气口均与内腔连通,转移闸本体远离内腔的外侧设置有进气接头,进气接头设置有进气通道以及与进气通道连通的旋流口,旋流口与进气口连通、用于使气体在内腔中旋流至出气口,出气口处设置有除氧催化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移闸及厌氧或低氧工作站,能够有效去除样品转移过程中的残留氧气,维持样品培养内腔的厌氧或低氧环境。技术研发人员:章琦,石国忠,刘少鸽,潘浩,罗畅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磐麦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012技术公布日:2024/6/13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9/25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