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金属材料,冶金,铸造,磨削,抛光设备的制造及处理,应用技术 > 一种机械臂的行星减速器磨粒流抛光夹具  >  正文

一种机械臂的行星减速器磨粒流抛光夹具

  • 国知局
  • 2024-06-20 14:11:19

本技术属于磨粒流抛光夹具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机械臂的行星减速器磨粒流抛光夹具。

背景技术:

1、减速器是机械臂重要的部件,在减速器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肘关节位置的行星减速器以及指关节位置的谐波减速器,这两个减速器,对机械臂的精度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的行星减速器,为了提升精度强度,将齿圈和输出壳体进行了一体化设计,但是,这种设计却为抛光带来了难度,如附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壳体,壳体内部的齿圈内侧的毛刺较难处理,不论是传统的人工打磨或是螺旋式抛光效果均较差,都无法有效控制精度,因此,在现有技术中,使用磨粒流对其进行抛光处理。

2、磨料流加工技术是一种最新的机械加工方法,它是以磨料介质在压力下流过工件所需加工的表面,进行去毛刺、除飞边、磨圆角,以减少工件表面的波纹度和粗糙度,达到精密加工的光洁度。

3、但是由于需要打磨的壳体的齿圈内部有一圈一体成型的壳体环,在使用磨粒流对其进行加工时,磨料会附带对其进行抛光,而由于壳体环的位置以及形状,不仅会影响对内齿圈内侧的加工,也会导致壳体环表面的光滑度不一致。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械臂的行星减速器磨粒流抛光夹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打磨的壳体的齿圈内部有一圈一体成型的壳体环,在使用磨粒流对其进行加工时,磨料会附带对其进行抛光,而由于壳体环的位置以及形状,不仅会影响对内齿圈内侧的加工,也会导致壳体环表面的光滑度不一致等问题。

2、一种机械臂的行星减速器磨粒流抛光夹具,包括,

3、壳体减速器,所述壳体减速器内部一体成型有内齿圈以及壳体环;

4、固定夹具,所述固定夹具的尺寸与壳体减速器相匹配,所述固定夹具由左夹具和右夹具组成,所述左夹具和右夹具结构相同,所述固定夹具的形状为矩形,所述固定夹具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

5、保护环,所述保护环顶部开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尺寸等于固定杆。

6、优选的,所述左夹具和右夹具的形状均为尖括号型。

7、优选的,所述左夹具和右夹具的形状均为“c”字型。

8、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杆底部与保护环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保护环顶部开设有两个安装孔。

10、优选的,所述保护环的内径等于壳体环的内径,所述保护环的外径小于内齿圈的内径。

11、优选的,所述左夹具和右夹具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左夹具和右夹具通过固定件固定。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保护环,可以保护壳体环免受磨粒流磨料的直接冲击和摩擦,即不会影响对内齿圈内侧的抛光,也有效降低壳体环表面的光滑度不一致的可能性。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杆和连接杆,能够牢固的使用固定夹具将行星减速器固定,以便于保持后续磨粒流加工时行星减速器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机械臂的行星减速器磨粒流抛光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机械臂的行星减速器磨粒流抛光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夹具(21)和右夹具(22)的形状均为尖括号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机械臂的行星减速器磨粒流抛光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夹具(21)和右夹具(22)的形状均为“c”字型。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一种机械臂的行星减速器磨粒流抛光夹具,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杆(5)底部与保护环(6)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一种机械臂的行星减速器磨粒流抛光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环(6)顶部开设有两个安装孔(6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机械臂的行星减速器磨粒流抛光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环(6)的内径等于壳体环(12)的内径,所述保护环(6)的外径小于内齿圈(11)的内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机械臂的行星减速器磨粒流抛光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夹具(21)和右夹具(22)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上开设有固定孔(31),所述左夹具(21)和右夹具(22)通过固定件(4)固定。

技术总结本技术属于磨粒流抛光夹具领域,提供了一种机械臂的行星减速器磨粒流抛光夹具,包括壳体减速器,壳体减速器内部一体成型有内齿圈以及壳体环;固定夹具,固定夹具的尺寸与壳体减速器相匹配,固定夹具由左夹具和右夹具组成,左夹具和右夹具结构相同,固定夹具的形状为矩形,固定夹具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杆,连接杆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保护环,保护环顶部开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安装孔的尺寸等于固定杆;本技术通过安装保护环,可以保护壳体环免受磨粒流磨料的直接冲击和摩擦,即不会影响对内齿圈内侧的抛光,也有效降低壳体环表面的光滑度不一致的可能性。技术研发人员:宋波,李敬伟,周武强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洛阳理工学院技术研发日:20231017技术公布日:2024/6/5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9/973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