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式歇脚踏板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2 16:54:22
本申请涉及汽车,尤其涉及一种隐藏式歇脚脚踏板。
背景技术:
1、歇脚踏板是一种用于放置脚部,使脚部得到休息的踏板。现有的歇脚踏板多为固定安装,乘车人员上车时,固定安装的歇脚踏板易碰撞乘车人员脚部,且由于歇脚踏板具有一定的占地面积,使商务车内布局紧凑,难以满足乘车人员对乘车舒适度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隐藏式歇脚踏板及汽车,来解决乘车人员对乘车舒适度的需求。
2、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隐藏式歇脚踏板,适用于设置在汽车的座椅前方底板上,包括:踏板和动力部;所述汽车的座椅前方底板上设置有踏板放置槽;所述动力部设置在所述踏板放置槽的底部,所述动力部与所述踏板放置槽可转动连接;所述踏板设置在所述踏板放置槽内,所述动力部的输出端与所述踏板传动连接,所述踏板能够随所述动力部在预设角度内抬升或者下降;所述踏板的固定端设置在所述踏板放置槽的中后方,所述踏板的固定端与所述踏板放置槽内可转动连接,所述踏板的活动端与动力部的输出端可转动连接。
3、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动力部设置在所述踏板底部的中前方,所述动力部能够伸出至所述踏板前方的活动端。
4、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在所述踏板放置槽的底部,所述固定件的顶部与所述动力部可转动连接。
5、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踏板的倾斜预设角度为:0度-60度。
6、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踏板的上板面略高于所述汽车的座椅前方底板的端面。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踏板的上板面上铺设有防滑部。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踏板的固定端长度大于所述踏板的固定端邻侧的长度。
9、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踏板的结构与所述踏板放置槽相匹配。
10、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踏板呈长方形结构,所述踏板至少在靠近固定端一侧的边角处倒圆角;或者踏板呈梯形结构,所述踏板至少在靠近固定端一侧的边角处倒圆角。
11、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所述的隐藏式歇脚踏板,且所述隐藏式歇脚踏板为多个。
12、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13、本申请涉及一种隐藏式歇脚踏板,包括:踏板和动力部。汽车的座椅前方底板上设置有踏板放置槽。踏板的固定端与踏板放置槽的中后方可转动连接,踏板的活动端能够随动力部在预设范围内抬升或者下降。本申请的歇脚踏板结构简单。在乘车结束后,动力部带动踏板下降活动,踏板逐渐移动至踏板放置槽内,直至踏板水平,动力部停止运动,使踏板隐藏在车内底板下,动力部隐藏在踏板下。增加车内空间,满足乘车人员对车内空间简洁美观的要求。通过动力部调节踏板的倾斜角度,使踏板的倾斜角度能够满足使用者的习惯,从而满足使用者对乘车舒适度的需求。
14、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技术特征:1.一种隐藏式歇脚踏板,适用于设置在汽车的座椅前方底板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踏板和动力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歇脚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设置在所述踏板底部的中前方,所述动力部能够伸出至所述踏板前方的活动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歇脚踏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在所述踏板放置槽的底部,所述固定件的顶部与所述动力部可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歇脚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的倾斜预设角度为:0度-6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歇脚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的上板面略高于所述汽车的座椅前方底板的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歇脚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的上板面上铺设有防滑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歇脚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的固定端长度大于所述踏板的固定端邻侧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歇脚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的结构与所述踏板放置槽相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隐藏式歇脚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呈长方形结构,所述踏板至少靠近固定端一侧的边角处倒圆角;或者踏板呈梯形结构,所述踏板至少在靠近固定端一侧的边角处倒圆角。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隐藏式歇脚踏板,且所述隐藏式歇脚踏板为多个。
技术总结本申请涉及一种隐藏式歇脚踏板,适用于设置在汽车的座椅前方底板上,包括:踏板和动力部;汽车的座椅前方底板上设置有踏板放置槽;动力部设置在踏板放置槽的底部,动力部与踏板放置槽可转动连接;踏板设置在踏板放置槽内,动力部的输出端与踏板传动连接,踏板能够随动力部在预设角度内抬升或者下降;踏板的固定端设置在踏板放置槽的中后方,踏板的固定端与踏板放置槽内可转动连接,踏板的活动端与动力部的输出端可转动连接。乘车人员上车时,踏板贴合商务车底板,占地面积较小且不会轻易碰撞乘车人员脚部,上车后,通过动力部调节踏板的高度,使踏板的高度能够满足使用者的习惯,从而满足使用者对乘车舒适度的需求。技术研发人员:朱云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欣仪合创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012技术公布日:2024/7/11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18/25300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