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车辆装置的制造及其改造技术 > 一种可适应不同电量布置的底盘结构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可适应不同电量布置的底盘结构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2 16:55:21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适应不同电量布置的底盘结构,属于汽车。

背景技术:

1、目前新能源汽车,续驶里程、工况适应性一直是影响用户使用的关键因素,续驶里程远、工况适应性好的车辆更易受用户的青睐。现有技术为提高车辆续驶里程,多采用提高电池电量的方案。一、布置小电量短电池,需电池数量多,且电池离地间隙低,整车工况适应性差;二、布置大电量长电池,需花费大量的时间重复设计底盘方案,费时费力,底盘结构模块化、通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高度模块化、通用性强,可搭载不同电量的底盘结构。

2、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适应不同电量布置的底盘结构,搭载不同的电池组合形成不同的电量;包括车架、车桥、冷却模块、驾驶室下模块、附件模块、电机模块、电池模块和储气筒模块,所述冷却模块置于底盘最前端、固定在车架上,所述驾驶室下模块与附件模块集中布置于车架前段,所述驾驶室下模块置于冷却模块后方、位于驾驶室下方;电机模块置于车架左纵梁和右纵梁之间,电池模块置于车架外侧,高压附件及多合一控制器集中布置于驾驶室下方。

3、所述驾驶室下模块包括二合一空调、电池管理单元、低压配电盒、多合一控制器、电动转向泵和电动空压机,驾驶室下模块可线下分装、通过组合支架整体装配至车架上。

4、所述附件模块包括整车控制器、空滤器、膨胀水箱和充电口,整车控制器、空滤器和膨胀水箱集中布置于驾驶室龙门架上,充电口设置在翼子板支架上。

5、所述电池模块置于车架外侧、位于前二桥与后一桥之间,电池布置超过车架上翼面,不高于上装货箱副梁。

6、所述储气筒模块包括第一储气筒、第二储气筒、第三储气筒、第四储气筒和第五储气筒,所述第一储气筒、第二储气筒、第三储气筒、第四储气筒和第五储气筒集中布置于后一桥之前,第一储气筒与第四储气筒通过支架固定于车架内侧,第二储气筒、第三储气筒和第五储气筒通过支架悬挂于车架上。

7、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搭载不同电量,能适应不同的续航里程及工况需求;无后背电池框架,不占用上装布置空间,整车轴荷合理,无翘头风险,安全性高;电池布置超过车架上翼面,不高于上装货箱副梁,充分利用上装货箱副梁空间,电池离地间隙高,通过性好;可去掉最下一层电池,此时电池离地间隙提高,整车工况适应性更强;高压附件及多合一控制器集中布置于驾驶室下方,空滤器、膨胀水箱、整车控制器集成于龙门架上,充电口集成于翼子板支架上,为电池的布置节省空间。

技术特征:

1.一种可适应不同电量布置的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搭载不同的电池组合形成不同的电量;包括车架(1)、车桥(2)、冷却模块(3)、驾驶室下模块(4)、附件模块(5)、电机模块(6)、电池模块(7)和储气筒模块(8),所述冷却模块(3)置于底盘最前端、固定在车架(1)上,所述驾驶室下模块(4)与附件模块(5)集中布置于车架前段,所述驾驶室下模块(4)置于冷却模块(3)后方、位于驾驶室下方;电机模块(6)置于车架左纵梁和右纵梁之间,电池模块(7)置于车架外侧,高压附件及多合一控制器集中布置于驾驶室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适应不同电量布置的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下模块(4)包括二合一空调(41)、电池管理单元(42)、低压配电盒(43)、多合一控制器(44)、电动转向泵(45)和电动空压机(46),驾驶室下模块(4)可线下分装、通过组合支架整体装配至车架(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适应不同电量布置的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附件模块(5)包括整车控制器(51)、空滤器(52)、膨胀水箱(53)和充电口(54),整车控制器(51)、空滤器(52)和膨胀水箱(53)集中布置于驾驶室龙门架上,充电口(54)设置在翼子板支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适应不同电量布置的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块(7)置于车架外侧、位于前二桥(22)与后一桥(23)之间,电池布置超过车架上翼面,不高于上装货箱副梁。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可适应不同电量布置的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筒模块(8)包括第一储气筒(81)、第二储气筒(82)、第三储气筒(83)、第四储气筒(84)和第五储气筒(85),所述第一储气筒(81)、第二储气筒(82)、第三储气筒(83)、第四储气筒(84)和第五储气筒(85)集中布置于后一桥(23)之前,第一储气筒(81)与第四储气筒(84)通过支架固定于车架(1)内侧,第二储气筒(82)、第三储气筒(83)和第五储气筒(85)通过支架悬挂于车架(1)上。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适应不同电量布置的底盘结构,搭载不同的电池组合形成不同的电量;包括车架、车桥、冷却模块、驾驶室下模块、附件模块、电机模块、电池模块和储气筒模块,所述冷却模块置于底盘最前端、固定在车架上,所述驾驶室下模块与附件模块集中布置于车架前段,所述驾驶室下模块置于冷却模块后方、位于驾驶室下方;电机模块置于车架左纵梁和右纵梁之间,电池模块置于车架外侧,高压附件及多合一控制器集中布置于驾驶室下方。本技术可搭载不同电量,适应不同的续航里程及工况需求;不占用上装布置空间,整车轴荷合理,安全性高;电池离地间隙高,通过性好。技术研发人员:李双双,陈伟康,蒋栋,何清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40104技术公布日:2024/7/11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18/25306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