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固定充电枪的电车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2 16:56:08
本技术涉及电车充电桩,尤其涉及一种方便固定充电枪的电车充电桩。
背景技术:
1、电动汽车在使用过程中,为了保持动力源,需要经常对其充电,为了方便用户进行充电,加油站以及城市的各处均设有电车充电桩。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枪,使用过程中,用户将充电枪头插在电动汽车上的插接头上,完成连接后进行充电。
2、由于电动车充电时间一般较长,快充的充电时间一般在3小时左右,而慢充(普通充电)的充电时间通常在8小时左右甚至更长,长时间的充电连接会导致充电枪与电动汽车的连接稳定性下降,影响充电效果。
3、公开号为cn 109435733 a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充电桩的充电枪固定装置,其在充电枪的周围设置环形吸附腔,通过吸附作用提高充电枪与电动汽车连接的稳定性,但是,由于使用的是环形吸附腔,吸附腔的宽度较窄,非常容易进气,使吸附腔中的真空消失,吸附作用失效;另外,对于通过慢充(普通充电)的方式进行充电的用户,由于充电枪与电动汽车连接的时间较长,需要的稳定性更高,因此,充电枪与电动汽车连接的稳定性还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方便固定充电枪的电车充电桩,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充电枪与电动汽车连接的稳定性还有待提高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固定充电枪的电车充电桩,包括直流桩,直流桩的底部通过支撑杆连接底座,直流桩上设置充电枪,充电枪的底部设置固定结构,其中,固定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固定在充电枪的底部;壳体内设置推动杆,推动杆上设置限位杆,推动杆上活动套接位置固定的限位环;限位杆和限位环之间设置弹簧;推动杆的端部还连接吸盘,吸盘活动抵接电动汽车。
4、优选的,推动杆还连接推动把手,推动把手穿出壳体。
5、优选的,限位环包括套接环体和固定环体;套接环体活动套接在推动杆的外部,且弹簧套接在套接环体的外部;固定环体固定连接壳体的内壁。
6、优选的,吸盘为椭圆型结构,椭圆型结构的吸盘的长度至少为8cm,宽度至少为5cm。
7、优选的,吸盘上设有放气件。
8、优选的,吸盘贴近电动汽车的一侧设有摩擦层。
9、优选的,壳体朝向吸盘的一侧为开口结构,且开口处均设置为圆角。
10、本实用新型的方便固定充电枪的电车充电桩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1、通过在充电枪的底部设置固定结构,固定结构中设置吸盘,吸盘的形状为椭圆形,长度至少为8cm,宽度至少为5cm,整体吸附面积大,吸附效果好,当充电枪为电动汽车充电时,即使充电时间较长,由于吸附作用力强,能够保证充电枪与电动汽车插接头的稳定连接。
12、2、固定结构包括壳体,壳体的上表面为与充电枪配合的弧形面,通过壳体的作用对充电枪进行支撑,提高充电枪与电动汽车插接头连接过程中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1.一种方便固定充电枪的电车充电桩,包括直流桩(1),直流桩(1)的底部通过支撑杆(11)连接底座(12),直流桩(1)上设置充电枪(13),其特征在于:充电枪(13)的底部设置固定结构(2),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固定充电枪的电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杆(22)还连接推动把手(221),推动把手(221)穿出壳体(2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便固定充电枪的电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23)包括套接环体(231)和固定环体(232);套接环体(231)活动套接在推动杆(22)的外部,且弹簧(24)套接在套接环体(231)的外部;固定环体(232)固定连接壳体(21)的内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固定充电枪的电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25)为椭圆型结构,椭圆型结构的吸盘(25)的长度至少为8cm,宽度至少为5c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便固定充电枪的电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25)上设有放气件(251)。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便固定充电枪的电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25)贴近电动汽车的一侧设有摩擦层(253)。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便固定充电枪的电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1)朝向吸盘(25)的一侧为开口结构,且开口处均设置为圆角(211)。
技术总结本技术适用于电车充电桩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方便固定充电枪的电车充电桩,包括直流桩,直流桩的底部通过支撑杆连接底座,直流桩上设置充电枪,充电枪的底部设置固定结构,其中,所述固定结构包括推动杆,推动杆上设置限位杆,推动杆上活动套接限位环;限位杆和限位环之间设置弹簧;推动杆的端部还连接吸盘,吸盘活动抵接电动汽车。综上,本技术通过在充电枪的底部设置固定结构,固定结构中设置吸盘,吸盘的形状为椭圆形,吸附面积大,吸附效果好,当充电枪为电动汽车充电时,即使充电时间较长,由于吸附作用力强,能够保证充电枪与电动汽车插接头的稳定连接。技术研发人员:刘凯,聂敏,张学骞,刘宁,刘洋,徐道新,蔡业贵,别书磊,孙雅娟,王一帆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产研绿色与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031技术公布日:2024/7/11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18/25310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