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飞机前起落架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1 05:51:10
本发明属于飞机起飞着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飞机前起落架。
背景技术:
1、齿轮齿条转弯结构单支柱双轮起落架,是一种满足于运输机应用需求的前起落架结构。该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设计思路:通过齿轮齿条进行转弯运动,增加了转弯时结构刚度和控制精度;通过与主撑杆成角度的撑杆锁简单有效的锁死放下状态;安装在外筒上的开锁作动筒,控制撑杆锁开合;连接在三角架与支柱外筒上的收放作动筒,省去了与飞机的接口;斜撑杆与机身接口偏上,起落架航向向前收起;整体结构紧凑。
2、在现有公开的专利申请文献中,例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2120773950.3本公开一种飞机前起落架,包括:缓冲支柱,缓冲支柱的顶端连接于飞机机身接头,缓冲支柱的底端连接于前机轮,前机轮为双排轮结构,每排轮均能够独立自转;转弯作动筒,为推挽式双作动筒,连接于缓冲支柱的中段;收放作动筒,收放作动筒的一端连接于缓冲支柱的顶端;斜支柱,连接于收放作动筒的另一端和缓冲支柱的中段之间;上位锁,通过螺栓连接于飞机机身接头,用于将收起状态的前起落架锁住。
3、又例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910594126.9公开来一种飞行器起落架组件,包括:轮轴,所述轮轴具有轴线;轮,所述轮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轮轴上以绕所述轴线旋转;制动器,所述制动器布置成在所述轮上围绕所述轴线选择性地施加制动扭矩;制动器锚固结构,所述制动器锚固结构相对于所述轮轴具有大致固定的位置;制动器反作用连杆,所述制动器反作用连杆将所述制动器机械地联接到所述制动器锚固结构;以及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包括传感器元件,所述传感器元件布置成检测所述制动器反作用连杆的部件的一个或多个物理特性的变化,从而确定由于所述制动扭矩引起的所述部件中的应力,其中,所述传感器元件不接触所述部件。
4、上述飞行器起落架组件的结构设置不合理,抗颠覆性及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飞机前起落架。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3、所述改进的飞机前起落架,包括:前机轮组件、齿轮齿条转弯机构、缓冲支柱、收放作动筒、上位锁、斜撑杆、下位锁、外筒、转弯卡箍、上防扭臂、下防扭臂、活塞杆、吊环组件、柱塞、上凸轮、下凸轮、密封装置;其中,缓冲支柱设有分别与前机轮组件、齿轮齿条转弯机构、收放作动筒、斜撑杆和下位锁及飞机机身连接的接头;斜撑杆设有分别与缓冲支柱、收放作动筒、下位锁连接的耳座,斜撑杆还设有与飞机机身连接的接头;收放作动筒上端与下端分别连接在缓冲支柱与斜撑杆伸出的耳片上;前机轮组件通过螺栓固定在缓冲支柱上;上位锁安装在飞机机身上;下位锁分别连接于缓冲支柱伸出的耳片及斜撑杆的接头上;齿轮齿条转弯机构通过转弯卡箍安装在缓冲支柱上;缓冲支柱的主承载结构包括外筒和活塞杆,转弯卡箍安装在外筒上,活塞杆通过下防扭臂和上防扭臂连接转弯卡箍以组成飞机地面转弯时的转弯操纵力矩传递机构;活塞杆下部安装有吊环组件,吊环组件用于所述改进的飞机起落架收起时与上位锁相配合上锁;缓冲支柱内部为密封及吸收缓冲能量结构,外筒头部开有安装柱塞的螺纹孔,柱塞底部开有用于吸收正行程能量的阻尼孔,活塞杆顶部设有用于固定上凸轮的螺母,上凸轮与下凸轮的组合作为前轮回中结构,用于保持缓冲支柱全伸长状态时的回中位置;外筒与活塞杆搭接位置装有用于密封油气的密封装置,外筒底部装有固定密封装置的下螺母,活塞杆中部装有隔开内部油气与大气的隔板;缓冲支柱与用于吸收飞机着陆时的动能及承受飞机停放或者地面滑行时的垂向载荷。
4、进一步地,所述斜撑杆包括上撑杆、下撑杆和下位锁,上撑杆与上位锁连接,下撑杆固定于外筒上并通过耳座与下位锁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下位锁由成一定挠度安装的下锁连杆、上锁连杆和开锁作动筒组成,下锁连杆一端连接上撑杆和下撑杆的中间接头,另一端连接上锁连杆,上锁连杆另一端安装在外筒的耳片上,开锁作动筒一端连接上锁连杆,另一端安装在外筒的耳片上。
6、进一步地,所述改进的飞机前起落架放下状态时,开锁作动筒全伸长,下位锁处于锁定状态,并使上撑杆和下撑杆保持相适应的角度,即斜撑杆保持相适应的挠度;收起所述改进的飞机前起落架时,开锁作动筒缩回以带动下锁连杆和上锁连杆转动,实现下位锁开锁,斜撑杆挠度打开,能够转动。
7、进一步地,所述收放动作筒包括外筒、活塞、活塞杆、密封组、端盖,活塞固定在所述活塞杆末端,活塞与外筒的内腔相配合,端盖与外筒通过螺纹连接,外筒头部处设有密封组,以密封其与活塞杆的间隙,实现油腔和大气腔的隔离,当活塞杆伸长时,所述改进的飞机前起落架收起,反之所述改进的飞机前起落架放下,所述收放作动筒具有应急放下功能,以带动缓冲支柱与斜撑杆动作。
8、进一步地,所述齿轮齿条转弯机构包括作动筒体、活塞、齿条箱、齿轮箱、齿轮、齿条,齿轮安装在转弯卡箍上,齿轮箱安装在外筒上,齿条箱安装在齿轮箱上,作动筒体安装在齿条箱上,齿条与齿轮啮合,活塞安装在齿条两端,所述齿轮齿条转弯机构起到带动缓冲支柱的动作的作用。
9、进一步地,飞机轮胎上设置与其相连接的胎压压力传感器,胎压压力传感器被配置为与所述飞机轮胎同步转动,并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监控所述飞机轮胎的压力。
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发明所述改进的飞机前起落架能够减少起落架结构件,结构相对紧凑,增加了起飞与降落过程中飞机的稳定性。
12、2.本发明所述改进的飞机前起落架实现节省其舱体空间,对提高地面滑跑过程中抗颠簸能力强。
13、3.本发明所述改进的飞机前起落架结构设置合理紧凑,故对机场跑道适应性强,能够保证飞机起降安全。
14、4.本发明所述改进的飞机前起落架,在飞机轮胎上设置与其相连接的胎压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控飞机轮胎的压力,确保飞机降落过程中的安全。
技术特征:1.一种改进的飞机前起落架,包括:前机轮组件、齿轮齿条转弯机构、缓冲支柱、收放作动筒、上位锁、斜撑杆、下位锁、外筒、转弯卡箍、上防扭臂、下防扭臂、活塞杆、吊环组件、柱塞、上凸轮、下凸轮、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缓冲支柱设有分别与前机轮组件、齿轮齿条转弯机构、收放作动筒、斜撑杆和下位锁及飞机机身连接的接头;斜撑杆设有分别与缓冲支柱、收放作动筒、下位锁连接的耳座,斜撑杆还设有与飞机机身连接的接头;收放作动筒上端与下端分别连接在缓冲支柱与斜撑杆伸出的耳片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改进的飞机前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杆包括上撑杆、下撑杆和下位锁,上撑杆与上位锁连接,下撑杆固定于外筒上并通过耳座与下位锁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改进的飞机前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位锁由成一定挠度安装的下锁连杆、上锁连杆和开锁作动筒组成,下锁连杆一端连接上撑杆和下撑杆的中间接头,另一端连接上锁连杆,上锁连杆另一端安装在外筒的耳片上,开锁作动筒一端连接上锁连杆,另一端安装在外筒的耳片上。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改进的飞机前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放动作筒包括外筒、活塞、活塞杆、密封组、端盖,活塞固定在所述活塞杆末端,活塞与外筒的内腔相配合,端盖与外筒通过螺纹连接,外筒头部处设有密封组,以密封外筒与其配合的活塞杆之间的间隙。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改进的飞机前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齿条转弯机构包括作动筒体、活塞、齿条箱、齿轮箱、齿轮、齿条,齿轮安装在转弯卡箍上,齿轮箱安装在外筒上,齿条箱安装在齿轮箱上,作动筒体安装在齿条箱上,齿条与齿轮啮合,活塞安装在齿条两端。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改进的飞机前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压压力传感器同步转动地设置在飞机轮胎上。
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飞机前起落架,包括:前机轮组件、齿轮齿条转弯机构、缓冲支柱、收放作动筒、上位锁、斜撑杆、下位锁、外筒、转弯卡箍、上防扭臂、下防扭臂、活塞杆、吊环组件、柱塞、上凸轮、下凸轮、密封装置;缓冲支柱设有分别与前机轮组件、齿轮齿条转弯机构、收放作动筒、斜撑杆和下位锁及飞机机身连接的接头;斜撑杆设有分别与缓冲支柱、收放作动筒、下位锁连接的耳座,斜撑杆还设有与飞机机身连接的接头等;本发明的优越技术效果在于,本发明所述前起落架能够减少起落架结构件,结构相对紧凑,增加了起飞与降落过程中飞机的稳定性抗颠簸能力强;本发明所述改进的飞机前起落架实现节省其舱体空间,对提高地面滑跑过程中抗颠簸能力强。技术研发人员:张天闯,王少宁,王岩,赵新纯,夏英杰,宁丁丁,罗岗,杨昌坤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摩高科正定摩擦材料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6/11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2/22171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