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转向部件之间的螺旋接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1 07:36:38
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构造在两个转向部件之间的螺旋接合机构。
背景技术:
1、这种类型的螺旋接合机构例如由de 10 2016 204 568 a1已知。在这种情况下是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的螺纹连接机构,第一部件构造成用于容纳机动车的后桥转向系统的铰链的叉形件,第二部件是后桥转向系统的致动器的轴承销或可旋入式的销。根据de10 2016 204 568 a1的装置的可旋入式的销能与螺杆驱动机构的螺杆连接并且沿轴向滑动地在致动器壳体中受到引导。两个彼此连接的构件中的每一个具有支承面,其中支承面通过螺栓相互张紧。此外,由根据de 10 2016 204 568 a1的装置的构件形成呈圆柱形外表面和圆柱形内表面形式的圆柱形配合面。
2、de 10 2014 225 644 a1公开了一种具有在转向行程方面受限的、能轴向移动地受到支承的转向杆。转向杆装置包括转向行程限制元件,该转向行程限制元件布置在横拉杆铰链和在功能上与转向杆连接的转向元件之间。用作止挡的转向行程限制元件能包括能弹性变形的区段。根据de 102014 225 644a1的教导,尤其小齿轮、受压件或滚珠丝杠螺母适合作为转向行程限制元件。由此应能够将已有的用于承受大的力的转向元件额外地用于限制转向行程。在根据de 10 2014 225 644 a1的装置之内,存在多个环盘形的止挡面。
3、在de 10 2018 201 428 a1中描述的在车辆的转向装置中的螺旋连接机构包括螺旋构件和连接构件,其中螺旋构件具有圆柱形的支撑机构,该支撑机构贴靠在连接构件的壁部处。在这种情况下圆柱形的支撑机构贴靠在连接构件的对应构造的圆柱形的内壁上。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相对于现有技术改进的用于底盘应用的螺旋接合机构,该螺旋接合机构的优点在于在材料和制造费用方面和稳定性方面之间具有特别有利的比例。
2、该目的根据本发明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螺旋接合机构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0,该螺旋接合机构尤其适合应用在机动车的后桥转向系统中。
3、螺旋接合机构包括两个转向部件,即推杆和叉形件,其中借助同轴线地旋入到两个转向部件中的其中一个转向部件中并且在这种情况下穿过位于另一转向部件中的开口的螺栓将所述一个转向部件的环盘形的端面压到另一转向部件的同样为环盘形的面上,并且其中通过转向部件形成彼此接触的圆柱形的配合面。至少在两个转向部件中的其中一个转向部件中在环盘形的面和圆柱形的配合面之间构造有过渡区域,该过渡区域具有至少两个不同的曲率半径。
4、本发明基于以下考虑,通过对棱边倒圆也能在螺旋连接机构的部件中降低应力峰值。此外,通过这种倒圆能够避免在组装时第一构件的尖锐棱边的轮廓被压入到第二构件的轮廓中。因此大尺寸的倒圆、即大的曲率半径原则上受到欢迎。
5、另一方面,具有大的半径的倒圆能够使得在需要通过螺旋连接机构彼此连接的元件中必须存在并且用于传递力或力矩的功能面变小,这会降低螺旋连接机构的负载能力和使用寿命和/或引起整个螺旋连接机构的更大的尺寸。
6、这种目标冲突在根据本申请的螺旋接合机构中通过在环盘形的面和圆柱形的配合面之间的过渡区域中的特殊的、不具有一致的曲率半径的倒圆有效地被抵消。尤其在两个转向部件中的每一个转向部件中能够构造有在权利要求1中指定类型的过渡区域。
7、根据第一组可能的设计方案,在过渡区域中存在有限数量的不同的曲率半径。尤其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具有三个或更多个不同的曲率半径,其中不同程度弯曲的区段分别具有在相关区段内一致的曲率半径,不同程度弯曲的区段彼此无弯折地以及在两个最外部的区段的情况中联接到平的环盘形的面上或圆柱形的配合面上。这也类似地适用在改型的变体中,其中代替平的环盘形的面构造有锥形的面。
8、根据第二组可能的设计方案,过渡区域内的曲率半径连续地改变。在这种情况下过渡区域例如能够椭圆形地、非正圆形地构造轮廓。替代地,过渡区域描述哥特式轮廓(gotisches profil)。同样能实现的是,过渡区域构造成仿生轮廓(bionisches profil)的变型方案。关于仿生轮廓的设计方案,例如参考文献de 10 2012 016 666 a1。
9、无论过渡区域内的曲率半径阶梯式地或连续地改变,根据不同的可能的设计方案过渡区域的最大曲率半径邻接环盘形的面构造并且过渡区域的最小曲率半径邻接圆柱形的配合面构造。由此在同时大尺寸的平面的或圆柱形的配合面中总体上能实现螺旋接合机构的特别短的构造方式。尤其在过渡区域中最大曲率半径至少是圆柱形的配合面的直径的一半并且最小曲率半径最高是圆柱形的配合面的直径的十分之一。
技术特征:1.在转向部件(2、3)、即推杆(2)和叉形件(3)之间的螺旋接合机构(1),其中,借助螺栓(5)将所述一个转向部件(2、3)的环盘形的端面(13)压到所述另一转向部件(3、2)的同样为环盘形的面(12)上,所述螺栓同轴线地旋入到两个转向部件(2、3)中的其中一个转向部件中并且穿过位于另一转向部件(3、2)中的开口(6),并且其中,通过所述转向部件(2、3)形成彼此接触的圆柱形的配合面(16、15),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所述两个转向部件(2、3)中的其中一个转向部件中,在所述环盘形的面(13、12)和所述圆柱形的配合面(16、15)之间构造有过渡区域(19),所述过渡区域具有至少两个不同的曲率半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接合机构(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个转向部件(2、3)中的每一个转向部件中构造有所述类型的过渡区域(19、2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螺旋接合机构(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过渡区域(19、20)中存在有限数量的不同的曲率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螺旋接合机构(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过渡区域(19、20)中存在连续改变的曲率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螺旋接合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区域(19、20)椭圆形地、非圆形地构造轮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螺旋接合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区域(19、20)描述哥特式轮廓。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螺旋接合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区域(19、20)描述仿生轮廓。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螺旋接合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区域(19、20)的最大曲率半径邻接所述环盘形的面(12、13)构造并且所述过渡区域(19、20)的最小曲率半径邻接所述圆柱形的配合面(15、16)构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螺旋接合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大曲率半径至少是圆柱形的配合面(15、16)的直径(dz)的一半并且所述最小曲率半径最高是所述圆柱形的配合面(15、16)的直径(dz)的十分之一。
10.机动车的后桥转向系统(10),所述后桥转向系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接合机构(1)。
技术总结螺旋接合机构(1)构造在尤其后桥转向系统(10)的转向部件(2、3)、即推杆(2)和叉形件(3)之间。借助同轴地旋入到两个转向部件(2、3)中的其中一个转向部件中并且在穿过位于另一转向部件(3、2)中的开口(6)的螺栓(5)将所述一个转向部件(2、3)的环盘形的端面(13)压到另一转向部件(3、2)的同样为环盘形的面(12)上。此外,通过转向部件(2、3)形成彼此接触的圆柱形的配合面(16、15)。至少在两个转向部件(2、3)中的其中一个转向部件中,在环盘形的面(13、12)和圆柱形的配合面(16、15)之间构造有过渡区域(19),该过渡区域具有至少两个不同的曲率半径。技术研发人员:塞巴斯蒂安·克吕格,霍斯特·穆恩克,克里斯蒂安·多尔纳,菲利普·伍尔茨伯格,雷内·布赖滕斯坦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6/23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2/22818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