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非机动车,自行车装置制造技术 > 后副车架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  正文

后副车架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1 07:41:09

本申请涉及汽车结构设计,特别是涉及一种后副车架及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车辆悬架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多连杆悬架技术。

2、针对车辆后置电机的需求,后副车架设计需要综合考察整体的弯曲/扭转刚度模态,且适用于多连杆悬架系统的后副车架上设有较多的多连杆安装点位,因此需要同时兼顾各安装点的局部性能。

3、然而,相关技术中的后副车架存在多连杆安装点的动刚度较弱且后置电机空间较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相关技术中的后副车架存在多连杆安装点的动刚度较弱且后置电机空间较小的问题,提供一种后副车架及车辆。

2、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后副车架,所述后副车架包括:

3、第一纵梁、第二纵梁、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及支架组件,所述第一纵梁、所述第二纵梁、所述第一横梁及所述第二横梁相互围合形成安装框体,所述支架组件设于所述安装框体上,所述支架组件用于装设车辆的悬架连杆,所述安装框体的一侧表面上设有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用于装设车辆的电机;

4、其中,所述支架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支架及第二安装支架,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及所述第二安装支架朝背离所述安装结构的一侧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纵梁及所述第二纵梁;

5、所述后副车架还包括第一纵向加强件、第二纵向加强件及横向加强件,所述横向加强件的两端分别横向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及所述第二安装支架,所述第一纵向加强件的两端分别纵向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及所述第一横梁,所述第二纵向加强件的两端分别纵向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支架及所述第二横梁。

6、上述后副车架,一方面,通过第一纵向加强件、第二纵向加强件及横向加强件对第一安装支架及所述第二安装支架在纵向及横向的结构加强,有助于提高第一安装支架及所述第二安装支架的动刚度;另一方面,通过第一安装支架及所述第二安装支架朝背离所述安装结构的一侧的设置,如此使得横向加强件的高度能够设置得相对较低,如此有助于避免横向加强件与车辆的电机发生干涉,进而提高了车辆电机在垂直高度方向上的安装空间。因此,上述方案既提高后副车架的整体刚度,还兼顾增大后置电机安装空间以满足后置电机布置的空间需求。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副车架还包括第三纵向加强件,所述第三纵向加强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横向加强件及所述第二横梁。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支架设有朝向所述第二纵梁的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支架设有朝向所述第一纵梁的第二安装部,所述横向加强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及所述第二安装支架均呈上宽下窄的渐扩状。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支架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支架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及所述第二安装孔分别用于装设车辆的悬架连杆。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组件还包括第三安装支架及第四安装支架,所述第三安装支架及所述第四安装支架均呈弯折板状,所述第三安装支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纵梁及所述第一安装支架,所述第四安装支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纵梁及所述第二安装支架,且所述第三安装支架与所述第一纵向加强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的相背两侧,所述第四安装支架与所述第二纵向加强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支架的相背两侧。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组件还包括相互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纵梁的第五安装支架、第六安装支架及第七安装支架,相互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纵梁的第八安装支架、第九安装支架及第十安装支架,所述第五安装支架及所述第八安装支架相互对称设置,所述第六安装支架及所述第九安装支架相互对称设置,所述第七安装支架及所述第十安装支架相互对称设置。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套筒及第二套筒,第一套筒及第二套筒间隔设于所述第二横梁。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第一安装组件及第二安装组件,所述第一安装组件及所述第二安装组件间隔设于所述第一横梁,所述第一安装组件包括第一斜撑板及第一电机安装板,所述第一斜撑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安装板及所述第一纵梁,所述第二安装组件包括第二斜撑板及第二电机安装板,所述第二斜撑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安装板及所述第二纵梁。

15、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的后副车架。

16、该车辆包括上述的后副车架,因此,该车辆至少包括上述的后副车架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即一方面,通过第一纵向加强件、第二纵向加强件及横向加强件对第一安装支架及第二安装支架在纵向及横向的结构加强,有助于提高第一安装支架及第二安装支架的动刚度;另一方面,通过第一安装支架及第二安装支架朝背离安装结构的一侧的设置,如此使得横向加强件的高度能够设置得相对较低,如此有助于避免横向加强件与车辆的电机发生干涉,进而提高了车辆电机在垂直高度方向上的安装空间。因此,上述设置既提高车辆的整体刚度,还兼顾增大车辆的后置电机安装空间以满足后置电机布置的空间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副车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副车架还包括第三纵向加强件,所述第三纵向加强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横向加强件及所述第二横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设有朝向所述第二纵梁的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支架设有朝向所述第一纵梁的第二安装部,所述横向加强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及所述第二安装支架均呈上宽下窄的渐扩状。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支架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及所述第二安装孔分别用于装设车辆的悬架连杆。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还包括第三安装支架及第四安装支架,所述第三安装支架及所述第四安装支架均呈弯折板状,所述第三安装支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纵梁及所述第一安装支架,所述第四安装支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纵梁及所述第二安装支架,且所述第三安装支架与所述第一纵向加强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的相背两侧,所述第四安装支架与所述第二纵向加强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支架的相背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还包括相互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纵梁的第五安装支架、第六安装支架及第七安装支架,相互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纵梁的第八安装支架、第九安装支架及第十安装支架,所述第五安装支架及所述第八安装支架相互对称设置,所述第六安装支架及所述第九安装支架相互对称设置,所述第七安装支架及所述第十安装支架相互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套筒及第二套筒,第一套筒及第二套筒间隔设于所述第二横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第一安装组件及第二安装组件,所述第一安装组件及所述第二安装组件间隔设于所述第一横梁,所述第一安装组件包括第一斜撑板及第一电机安装板,所述第一斜撑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安装板及所述第一纵梁,所述第二安装组件包括第二斜撑板及第二电机安装板,所述第二斜撑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安装板及所述第二纵梁。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后副车架。

技术总结本申请涉及一种后副车架,包括第一纵梁、第二纵梁、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及支架组件。其中,支架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支架及第二安装支架,第一安装支架及第二安装支架朝背离安装结构的一侧分别对称设置于第一纵梁及第二纵梁。后副车架还包括第一纵向加强件、第二纵向加强件及横向加强件,横向加强件的两端分别横向连接第一安装支架及第二安装支架,第一纵向加强件的两端分别纵向连接第一安装支架及第一横梁,第二纵向加强件的两端分别纵向连接第二安装支架及第二横梁。上述后副车架,不仅提高了安装支架的动刚度,还通过第一安装支架及第二安装支架朝背离安装结构的一侧的设置,使得横向加强件的高度能够设置得相对较低,提高了车辆电机安装空间。技术研发人员:张家宬,张琪,林春贯,涂小春,朱伟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6/26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2/22853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