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非机动车,自行车装置制造技术 > 一种摩托车用多连杆前悬架系统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摩托车用多连杆前悬架系统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1 07:58:55

本申请涉及摩托车悬架,具体为一种摩托车用多连杆前悬架系统。

背景技术:

1、前悬架是摩托车的车架与前车轮之间的传力连接装置,其作用是传递作用在前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扭,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并减少由此引起的震动,以保证摩托车能平顺地行驶。

2、目前现有的摩托车的前悬挂通常包括车架、前减震、方向柱,车架前端设置有方向柱套管,方向柱与前减震连接,通过方向柱套管套在方向柱上将车架与前减震转动连接。其中,前减震器主要包括左右两个减震管,减震管与前车轮的轮轴连接,减震管兼具有连接前车轮和减震的作用,但是在摩托车紧急制动、转弯或通过不平整路面时整个车身下沉较快,轴距变短,前伸距变短,车轮产生的震动通过减震管直接传递至把手和车架,骑行稳定性和减震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减震性能较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特提供一种摩托车用多连杆前悬架系统。

2、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摩托车用多连杆前悬架系统,包括

4、车架,车架前端固定设置有固定筒,固定筒上转动设置有连接架,连接架顶部固定设置有车把,车架下方设置有车轮;

5、减震机构,包括摇架一、摇架二、支撑壳以及减震器,摇架一的后端与连接架底部转动连接,摇架二的后端与连接架顶部转动连接,支撑壳设置为两组并设置在摇架一的左右两侧,摇架一和摇架二分别与支撑壳的中部和顶部转动连接,减震器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连接架的顶部和摇架一转动连接,车轮位于两组支撑壳之间且车轮与支撑壳的底部转动连接。

6、优选的,所述连接架包括转轴一、安装座一、安装座二以及连杆,转轴一转动设置在固定筒内,转轴一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安装座二和安装座一,连杆设置在安装座一和安装座二之间且连杆两端分别与安装座一和安装座二固定连接,车把设置在安装座二的顶部,摇架一的后端与安装座一转动连接,摇架二的后端与安装座二转动连接,减震器的顶部与安装座二铰接,实现通过把手带动安装座一和安装座二同步转动。

7、优选的,所述连杆设置为两组并设置在安装座一的左右两侧,通过两组连杆对安装座一和安装座二进行多点连接,保证安装座一和安装座二的稳固性。

8、优选的,所述摇架一包括套筒、固定杆以及加强板,固定杆设置为两组并固定设置在套筒的左右两端,加强板位于两组固定杆之间且加强板与固定杆和套筒均固定连接,减震器的下端与加强板转动连接,通过加强板对套筒和两组固定杆进行同时固定连接提高摇架一整体的强度。

9、优选的,所述套筒沿轴向设有通孔一,通孔一内插设有转轴二,转轴二上套设有轴承,转轴二的两端分别与一组支撑壳固定连接,固定杆远离套筒一端设置有通孔二,通孔二内也嵌设有轴承,轴承内圈与连接架底部固定连接,通过套筒和两组固定杆实现对连接架底部左右两侧进行同时转动连接,提高了摇架一和连接架的稳固性,通过设置轴承避免摇架一转动时直接与连接架和支撑壳产生摩擦,提高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10、优选的,所述摇架二呈u形,摇架二开口端的两侧均设有通孔三,通孔三内嵌设有轴承,轴承内圈与连接架顶部固定连接,摇架二远离开口端的一侧的左右两端各自固定设置有一组转轴三,转轴三上套设有轴承,支撑壳上设有与轴承外圈配装的沉孔,通过u形的摇架二给减震器的转动预留空间,保证减震器的有效作业,且摇架二的左右两侧同时与连接架顶部转动连接,提高摇架二和连接架的稳固性。

11、优选的,所述支撑壳上固定设置有加强肋,通过设置加强肋对支撑壳进行补强,提高支撑壳的强度。

12、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优点在于:

13、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车架,车架前端固定设置有固定筒,固定筒上转动设置有连接架,连接架顶部固定设置有车把,摇架一的后端与连接架底部转动连接,摇架二的后端与连接架顶部转动连接,支撑壳设置为两组并设置在摇架一的左右两侧,摇架一和摇架二分别与支撑壳的中部和顶部转动连接,减震器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连接架的顶部和摇架一转动连接,本装置通过支撑壳、摇架一、摇架二以及减震器实现对摩托车的车轮产生的震动进行逐步传递,避免了震动直接传递至把手和车架,提高了减震效果和驾驶的舒适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摩托车用多连杆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用多连杆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包括转轴一、安装座一、安装座二以及连杆,转轴一转动设置在固定筒内,转轴一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安装座二和安装座一,连杆设置在安装座一和安装座二之间且连杆两端分别与安装座一和安装座二固定连接,车把设置在安装座二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用多连杆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设置为两组并设置在安装座一的左右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用多连杆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架一包括套筒、固定杆以及加强板,固定杆设置为两组并固定设置在套筒的左右两端,加强板位于两组固定杆之间且加强板与固定杆和套筒均固定连接,减震器的下端与加强板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用多连杆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沿轴向设有通孔一,通孔一内插设有转轴二,转轴二上套设有轴承,转轴二的两端分别与一组支撑壳固定连接,固定杆远离套筒一端设置有通孔二,通孔二内也嵌设有轴承,轴承内圈与连接架底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用多连杆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架二呈u形,摇架二开口端的两侧均设有通孔三,通孔三内嵌设有轴承,轴承内圈与连接架顶部固定连接,摇架二远离开口端的一侧的左右两端各自固定设置有一组转轴三,转轴三上套设有轴承,支撑壳上设有与轴承外圈配装的沉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用多连杆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壳上固定设置有加强肋。

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摩托车悬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摩托车用多连杆前悬架系统,包括车架,车架前端固定设置有固定筒,固定筒上转动设置有连接架,连接架顶部固定设置有车把,车架下方设置有车轮,摇架一的后端与连接架底部转动连接,摇架二的后端与连接架顶部转动连接,支撑壳设置为两组并设置在摇架一的左右两侧,摇架一和摇架二分别与支撑壳的中部和顶部转动连接,减震器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连接架的顶部和摇架一转动连接,本装置通过支撑壳、摇架一、摇架二以及减震器实现对摩托车的车轮产生的震动进行逐步传递,避免了震动直接传递至把手和车架,提高了减震效果和驾驶的舒适性。技术研发人员:范代浮,刘洋,陶文静,刘洪雨,王健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杜塞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226技术公布日:2024/7/9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2/22976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