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挤出门槛结构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1 07:59:55
本技术涉及汽车,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动汽车挤出门槛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时代发展,电动汽车逐步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提高汽车轻量化水平及安全性能已经变得越发重要。如何在实现降重的同时,兼顾侧面碰撞安全需求一直是设计难题。传统车身侧碰安全结构主要由包括了门槛内板、门槛型材及加强板、门槛外板、座椅横梁等。常采用较高壁厚的热成型钢板作为门槛内板及横梁材料,一根从a柱贯穿延伸至c柱的挤压型材,与门槛外板组成门槛结构,整个系统重量较大,组成零件较多且结构复杂,同时各零件间需预留工艺间隙,导致结构所占空间较大,常与车内布置空间发生冲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挤出门槛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电动汽车挤出门槛结构,包括:
4、门槛100,其截面从左至右设置为碰撞吸能区域和变形抵抗区域,所述碰撞吸能区域包括至少两个向下分布的吸能筋110,所述吸能筋110构造为八字形结构,所述变形抵抗区包括自上向下分布的六边形蜂窝结构120,所述蜂窝结构120左右两侧分别通过横向支撑筋130与左侧所述碰撞吸能区域和右侧的立壁连接;
5、第一横梁200,与所述门槛100垂直设置,其端部通过fds工艺与所述门槛100连接;
6、第二横梁300,与所述门槛100垂直设置,其端部通过fds工艺与所述门槛100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门槛100整体采用铝质材料。
8、进一步地,所述吸能筋110与水平成30°夹角。
9、进一步地,所述吸能筋110的厚度为2.5mm。
10、进一步地,所述蜂窝结构120的壁厚为5mm。
11、进一步地,所述门槛100的外壁上下均向外延伸有连接筋140。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横梁200的端部设置有支撑结构,在竖直面内,搭接在所述门槛100上。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横梁300正对车身b柱区域,在水平面内,其端部垂直抵接所述门槛100。
14、进一步地,所述门槛100与车身a柱区域、b柱区域、c柱区域通过高强度钢板过渡件进行连接。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挤出门槛结构,采用铝制材料,并通过挤出工艺制造,实现轻量化目标;通过从左至右设置的碰撞吸能区域和变形抵抗区域,在高强度碰撞侧面柱碰中,门槛外侧受力,并延各横纵吸能筋,将自身所受到的侧碰力,向周边型材腔体进行分解传递,门槛所受的撞击力在经过分散后到达横梁,并通过高强度钢板横梁,向另一侧的门槛及梁架结构进行力的传递,使得受碰撞的门槛得以受到有效支撑,保护乘员舱安全。
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挤出门槛结构,将传统的门槛内板、门槛型材及加强板等结构通过一个挤出铝型材进行替代,通过优化型材截面及座椅横梁接头,将车身的碰撞结构简化,提升侧碰安全,实现轻量化同时兼顾电池安全需求。
技术特征:1.一种电动汽车挤出门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挤出门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槛(100)整体采用铝质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挤出门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筋(110)与水平成30°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挤出门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筋(110)的厚度为2.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挤出门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结构(120)的壁厚为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挤出门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槛(100)的外壁上下均向外延伸有连接筋(14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挤出门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200)的端部设置有支撑结构,在竖直面内,搭接在所述门槛(100)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挤出门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梁(300)正对车身b柱区域,在水平面内,其端部垂直抵接所述门槛(10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挤出门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槛(100)与车身a柱区域、b柱区域、c柱区域通过高强度钢板过渡件进行连接。
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挤出门槛结构,包括:门槛,其截面从左至右设置为碰撞吸能区域和变形抵抗区域,碰撞吸能区域上下分布的八字形吸能筋,变形抵抗区包括自上向下分布的六边形蜂窝结构,蜂窝结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横向支撑筋与左侧碰撞吸能区域和右侧的立壁连接;两个钢板横梁,端部通过FDS工艺与门槛连接;本技术的门槛将传统的门槛内板、门槛型材及加强板等结构通过一个挤出铝型材进行替代,实现轻量化目标;通过从左至右设置的碰撞吸能区域和变形抵抗区域,在高强度侧面碰撞中,门槛外侧受力,延吸能筋、横向支撑筋和蜂窝结构传递,将自身所受到的侧碰力,向周边型材腔体进行分解传递和吸收。技术研发人员:王野飞,李志平,元燚,陈才,温泉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206技术公布日:2024/7/9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2/22985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