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供热炉灶,通风,干燥设备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制冷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  正文

制冷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1 00:58:46

本公开涉及一种制冷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1、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电子元器件的冷却系统,将热输送部的内部划分为蒸发部和冷凝部,将电子元器件固定在与蒸发部对应的部位,另一方面,将制冷剂夹套(jacket)固定在与冷凝部对应的部位,由此使工作流体在蒸发部与冷凝部之间循环。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6-20567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在专利文献1的发明中,例如在使用丙烷那样的燃烧性高的可燃性制冷剂的情况下,电子元器件有可能成为起火源。

3、具体而言,制冷剂夹套的制冷剂管道(冷却管)布置在收纳有电子元器件的电子元器件室内。因此,如果可燃性制冷剂从制冷剂管道中泄漏,则有可能出现下述情况:泄漏出来的可燃性制冷剂流向电子元器件,电子元器件成为起火源而导致可燃性制冷剂起火。

4、本公开的目的在于:即使在可燃性制冷剂从制冷剂管道中泄漏出来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以电子元器件为起火源的起火风险。

5、-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6、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制冷循环装置,所述制冷循环装置包括:主体壳体30;将所述主体壳体30的内部分隔为机械室32和送风机室33的分隔部件31;布置在所述机械室32内的压缩机24;以及布置在所述送风机室33内的送风机22,在所述机械室32内,布置有连接到所述压缩机24上且供可燃性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管道26,在所述送风机室33内布置有电子元器件40,所述电子元器件40包括安装有发热部件41的基板42,所述制冷循环装置包括冷却装置60,所述冷却装置60具有供工作流体流动的工作流体流路61、使所述工作流体蒸发的蒸发部62、以及使所述工作流体冷凝的冷凝部63,在所述工作流体流路61中,所述工作流体在所述蒸发部62与所述冷凝部63之间循环,在所述蒸发部62,所述发热部件41与所述工作流体进行热交换,在所述冷凝部63,在所述制冷剂管道26中流动的所述可燃性制冷剂与所述工作流体进行热交换。

7、在第一方面中,由于在制冷剂管道26中流动的可燃性制冷剂与工作流体在远离发热部件41的位置进行热交换,因而能够在降低可燃性制冷剂起火的风险的同时对发热部件41进行冷却。

8、本公开的第二方面在第一方面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基础上,所述基板42由密封部件45密封。

9、在第二方面中,通过将电子元器件40的基板42密封而与机械室32隔离,即使在可燃性制冷剂从制冷剂管道26中泄漏出来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以电子元器件40为起火源的起火风险。

10、本公开的第三方面在第二方面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基础上,所述密封部件45是基板壳体50,所述基板壳体50具有收纳所述基板42的收纳空间52。

11、在第三方面中,通过将基板42收纳在基板壳体50中,能够使基板42处于密封状态。

12、本公开的第四方面在第三方面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基础上,在所述送风机室33内布置有具有多层传热管21b的热交换器21,所述基板壳体50具有第一部件51和第二部件55,所述第一部件51具有与所述收纳空间52连通的开口部53,所述第二部件55与所述第一部件51接触而封闭所述开口部53,由此对所述收纳空间52与所述基板壳体50的外部之间进行密封,所述第一部件51与所述第二部件55相接触的接触部布置在比多层所述传热管21b中位于最上层的所述传热管21b靠上方的位置处。

13、在第四方面中,即使在可燃性制冷剂从传热管21b中泄漏出来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泄漏出来的制冷剂通过第一部件51与第二部件55相接触的接触部流入收纳空间52。

14、本公开的第五方面在第四方面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基础上,在所述第一部件51上,设置有沿着所述开口部53的周缘部向外侧突出的凸缘部54,所述第二部件55安装在所述凸缘部54上,所述凸缘部54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21的翅片21a上。

15、在第五方面中,即使在可燃性制冷剂从传热管21b中泄漏出来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泄漏出来的制冷剂通过凸缘部54的重叠面流入收纳空间52。此外,通过将凸缘部54放置在翅片21a上,从而容易决定基板壳体50的高度位置。

16、本公开的第六方面在第二方面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基础上,所述密封部件45为覆盖所述基板42的整个表面的涂层部件70。

17、在第六方面中,通过用涂层部件70覆盖基板42的整个表面,能够使基板42处于密封状态。

18、本公开的第七方面在第一~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基础上,在所述送风机室33内,布置有具有多层传热管21b的热交换器21,所述基板42布置在比多层所述传热管21b中位于最上层的所述传热管21b靠上方的位置处。

19、在第七方面中,即使在可燃性制冷剂从传热管21b中泄漏出来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泄漏出来的制冷剂流向基板42。

20、本公开的第八方面在第一~第七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基础上,所述制冷循环装置包括制冷剂回路5,所述制冷剂回路5具有供所述可燃性制冷剂流动的液体管道7,在所述冷凝部63,在所述液体管道7中流动的所述可燃性制冷剂与所述工作流体进行热交换。

21、在第八方面中,能够利用在液体管道7中流动的可燃性液态制冷剂使工作流体冷凝。

22、本公开的第九方面在第一~第八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基础上,所述可燃性制冷剂是r290。

23、在第九方面中,即使在使用r290作为可燃性制冷剂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以电子元器件40为起火源的起火风险。

24、本公开的第十方面在第一~第九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基础上,所述工作流体流路61贯穿所述分隔部件31而延伸。

25、在第十方面中,能够缩短工作流体流路61的全长,提高工作流体的循环效率。

26、本公开的第十一方面在第十方面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基础上,在所述分隔部件31上,设置有供所述工作流体流路61贯穿的贯穿部31a,所述制冷循环装置包括封闭部件39,在使所述工作流体流路61贯穿所述贯穿部31a的状态下,所述封闭部件39对所述贯穿部31a进行封闭。

27、在第十一方面中,在可燃性制冷剂从机械室32内的制冷剂管道26中泄漏出来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可燃性制冷剂通过分隔部件31的贯穿部31a流入送风机室33。

28、本公开的第十二方面在第一~第十一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基础上,所述蒸发部62布置在比所述冷凝部63靠下方的位置处,在所述工作流体流路61的流路中途,设置有从所述蒸发部62朝着所述冷凝部63向上方倾斜地延伸的倾斜部61a。

29、在第十二方面中,在冷凝部63冷凝后的工作流体沿着倾斜部61a流下来,因而工作流体容易向蒸发部62移动。

30、本公开的第十三方面在第十二方面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基础上,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设置基准面f与连接所述蒸发部62和所述冷凝部63的假想直线l所成的倾斜角度θ2比所述主体壳体30相对于所述设置基准面f的允许倾斜角度θ1大。

31、在第十三方面中,即使在主体壳体30以倾斜形态设置的情况下,冷凝部63也会位于比蒸发部62靠上方的位置处,由此在冷凝部63冷凝后的工作流体容易向蒸发部62流下来。

32、本公开的第十四方面在第十二或第十三方面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基础上,所述制冷剂管道26布置在所述冷凝部63的下方。

33、在第十四方面中,利用通过在工作流体流路61设置倾斜部61a而形成的冷凝部63下方的空置空间来布置制冷剂管道26,从而能够实现节省空间。

34、本公开的第十五方面在第一~第十四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基础上,所述制冷剂管道26具有分支成多个的分支部28,在所述冷凝部63,在所述制冷剂管道26的所述分支部28中流动的所述可燃性制冷剂与所述工作流体进行热交换。

35、在第十五方面中,通过使制冷剂管道26分支成多个,并使可燃性制冷剂在大范围内流动,从而能够增大与冷凝部63之间的热交换面积,提高冷却效率。

36、本公开的第十六方面在第十五方面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基础上,所述工作流体流路61设置有多条,多个所述分支部28分别对应于多条所述工作流体流路61而设。

37、在第十六方面中,能够针对多条工作流体流路61中的每一条工作流体流路61进行可燃性制冷剂与工作流体之间的热交换。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4/20335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