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发动机及配件附件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一种集成式双腔膨胀水箱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集成式双腔膨胀水箱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27 13:14:21

本技术涉及汽车,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式双腔膨胀水箱。

背景技术:

1、传统燃油车为单回路冷却系统,只需要布置一个膨胀水箱,即可满足整车冷却系统的加注和除气要求,新能源车辆整车热管理系统更加复杂,需布置为多回路,才能满足冷却需求。独立膨胀水箱数量多,不利于整车紧凑布置,且往往多膨胀水箱分别布置不同位置,日常检查、加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集成式双腔膨胀水箱,可以减少整车上独立膨胀水箱数量,简化整车布置,同时提升日常检查、冷却液加注的便利性。

2、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集成式双腔膨胀水箱,所述膨胀水箱内部设置有储液腔体一和储液腔体二;所述储液腔体一和储液腔体二之间设置有隔离腔体,所述储液腔体一和储液腔体二内设置有多个相贯通的液体空间。

4、优选的,所述膨胀水箱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对应连接。

5、优选的,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内部均设置有隔板一和隔板二,所述上壳体的隔板一和隔板二与下壳体的隔板一和隔板二对应连接,形成隔离腔体。

6、优选的,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内部均间隔纵横交错设置有多个挡板;所述上壳体的多个挡板与下壳体的多个挡板对应连接,形成储液腔体一和储液腔体二内多个相贯通的液体空间。

7、优选的,所述上壳体顶壁且位于储液腔体一和储液腔体二处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冷却液加注口和至少一个除气管口;

8、所述冷却液加注口上设置有加注盖,所述加注盖上设置有压力阀。

9、优选的,所述下壳体底壁且位于储液腔体一和储液腔体二处分别设置有补液管口和液位传感器安装底座;

10、所述下壳体内部且位于储液腔体一和储液腔体二处分别设置有浮子式液位传感器,所述浮子式液位传感器内部设置有干簧管,所述干簧管设置在液位传感器安装底座。

11、优选的,所述除气管口和补液管口内壁均设置有金属衬套。

12、优选的,所述上壳体外壁设置有液位标记线。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4、本实用新型的膨胀水箱内部设置有储液腔体一和储液腔体二;储液腔体一和储液腔体二之间设置有隔离腔体,储液腔体一和储液腔体二内设置有多个相贯通的液体空间;避免储液腔体一、储液腔体二内部冷却液温度不同时发生热传导,不需要两个独立的膨胀水箱也可以满足车辆整车热管理系统中两种不同装置的冷却要求,简化整车布置,同时提升日常检查、冷却液加注的便利性;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少整车上独立膨胀水箱数量,简化整车布置,同时提升日常检查、冷却液加注的便利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集成式双腔膨胀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水箱内部设置有储液腔体一(3)和储液腔体二(4);所述储液腔体一(3)和储液腔体二(4)之间设置有隔离腔体(12),所述储液腔体一(3)和储液腔体二(4)内设置有多个相贯通的液体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双腔膨胀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水箱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对应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式双腔膨胀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内部均设置有隔板一(10)和隔板二(11),所述上壳体(1)的隔板一(10)和隔板二(11)与下壳体(2)的隔板一(10)和隔板二(11)对应连接,形成隔离腔体(1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式双腔膨胀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内部均间隔纵横交错设置有多个挡板(14);所述上壳体(1)的多个挡板(14)与下壳体(2)的多个挡板(14)对应连接,形成储液腔体一(3)和储液腔体二(4)内多个相贯通的液体空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式双腔膨胀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顶壁且位于储液腔体一(3)和储液腔体二(4)处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冷却液加注口和至少一个除气管口(5);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式双腔膨胀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2)底壁且位于储液腔体一(3)和储液腔体二(4)处分别设置有补液管口(6)和液位传感器安装底座(15);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式双腔膨胀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气管口(5)和补液管口(6)内壁均设置有金属衬套(17)。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式双腔膨胀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外壁设置有液位标记线。

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一种集成式双腔膨胀水箱,所述膨胀水箱内部设置有储液腔体一和储液腔体二;所述储液腔体一和储液腔体二之间设置有隔离腔体,所述储液腔体一和储液腔体二内设置有多个相贯通的液体空间;本技术可以减少整车上独立膨胀水箱数量,简化整车布置,同时提升日常检查、冷却液加注的便利性。技术研发人员:李朝勇,文雪峰,刘栋,李晗,付召辉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121技术公布日:2024/6/11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6/12550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