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除垢的汽车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27 13:14:56
本发明涉及散热器,特别涉及一种自动除垢的汽车散热器。
背景技术:
1、散热器由水箱、芯片和风扇三部分组成,水箱一般设置在水箱的顶端,用以盛放冷却剂(在循环过程中使用的冷却剂),冷却剂在水箱内不断地循环,将引擎产生的热能全部吸收,然后再输送到芯片内进行散热。
2、作为散热器的中心部分,芯片采用了优良的散热性导电材质,冷却剂在芯片中流动时与芯片上的散热片进行热交换,并将热能转移到空气中。但是散热器内部会承受水流的反复冲刷,时间久了就会损坏;且散热器内的冷却剂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水垢,水垢集聚在散热器内壁会严重影响散热效果,当水垢积累过多后,甚至会堵塞水管,导致散热器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除垢的汽车散热器,具有水流不会直接冲击散热器,散热器使用寿命长,不易结垢的效果。
2、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散热器芯、可拆卸连接在散热器芯两侧的水室,所述水室内均设有除垢机构,所述除垢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水室内的若干电极板,所述电极板与电源相接,若干所述电极板沿竖直方向排列,所述水室外侧设有驱动电极板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电极板倾斜时,所述电极板与电源负极相连,相邻所述电极板之间形成过水通道;所述驱动机构驱动电极板竖直时,所述电极板与电源正极相连,若干所述电极板首尾相接,电极板两端与水室内壁相接,若干电极板远离散热器芯一侧与水室内壁之间形成除垢腔,所述除垢腔侧壁设有排水口。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器主要由散热器芯和两端的水室组成,水室分为进水室和出水室,冷却水从进水室进入散热器芯,冷却水散热器芯内流动时,散热器芯可将冷却水的热量快速散发,降温后的冷却水流入出水室,往复循环,达到给汽车降温的目的。
4、在散热器工作时,驱动机构驱动电极板处于倾斜状态,电极板与散热器芯的管道口垂直,水流进入散热器芯前,首先被电极板阻挡,然后水流沿相邻两个电极板之间的过水通道内进入散热器芯,不会直接冲击散热器芯,可延长散热器芯使用寿命。
5、在正常工作过程中,电极板与电源的负极相连,冷却液内的ca2+、mg2+离子在电极板上富集,避免这些阳离子在散热器芯内结垢;在汽车上设置除垢程序,在进行自动除垢的过程中,电机驱动电极板首尾相连,使电极板远离散热器芯一侧与水室内壁形成除垢腔,电极板此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电极板上富集的阳离子可自动脱落,排出除垢腔的冷却液,更换新的冷却液,即可将散热器内的水垢去除,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无需拆解散热器。
6、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极板靠近散热器芯一侧设有绝缘层,所述电极板另一侧为导电层,所述电极板上端远离散热器一侧设有凸块,所述电极板下端远离散热器一侧设有凹槽,电极板竖直时,相邻两个电极板的凸块嵌入凹槽内。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极板靠近散热器芯一侧设有绝缘层,另一侧为导电层,可使阳离子富集在导电层一侧,在除垢时,水垢只会溶解在除垢腔内,不会污染散热器芯内的冷却液。
8、电极板上端设有凸块,下端设有凹槽,在电机驱动电极板首尾相连时,凸块嵌入凹槽内,可使电极板连接的更为紧密,增强除垢腔的密封性能。
9、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室靠近散热器芯一侧转动连接有挡块,所述电极板倾斜时,挡块嵌入凹槽内。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室内转动连接有挡块,挡块一方面可对倾斜的电极板起到支撑的作用,使电极板能够在进水时更为稳定,另一方面,可对电极板的凹槽进行阻隔,避免在电极板与负极相连时,凹槽处累积水垢,使凹槽处保持光滑,保证电极板相连时的密封性。
11、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极板上端通过转轴一与水室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一穿过水室与带轮一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水室外侧的电极板驱动齿轮,位于最上方的带轮一与电极板驱动齿轮轴心固定连接,所述带轮一之间通过皮带一依次连接;所述挡块下端通过转轴二与水室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二穿过水室与带轮二固定连接,位于最上方的带轮二与挡板驱动齿轮轴心固定连接,所述带轮二之间通过皮带二依次连接;所述水室外侧转动连接有不完全齿轮、驱动不完全齿轮转动的电机,所述不完全齿轮一侧与挡板驱动齿轮啮合,另一侧与电极板驱动齿轮之间通过中间齿轮啮合。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除垢模式后,电机驱动不完全齿轮逆时针转动,不完全齿轮首先驱动挡板驱动齿轮转动,挡板驱动齿轮带动挡板顺时针旋转时,挡板脱离电极板,挡板逆顺针转动至横向后,不完全齿轮没有设置轮齿的弧形面与挡板驱动齿轮的锁止弧相接,挡板驱动齿轮停止转动,使挡板的位置固定在横向;不完全齿轮继续转动,使轮齿与中间齿轮相啮合,中间齿轮转动的同时驱动电极板驱动齿轮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电极板逆时针转动,当电极板转动至首尾相连,不完全齿轮停止转动。所述中间齿轮和挡板驱动齿轮上设有锁止弧。
13、除垢模式结束后,电机驱动不完全齿轮顺时针转动,此时不完全齿轮首先驱动电极板顺时针转动至倾斜位置,然后不完全齿轮脱离中间齿轮,继续驱动挡板驱动齿轮逆时针转动,带动挡板顺时针转动至于电极板的凹槽相接,将电极板的位置进行固定。
14、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间齿轮和挡板驱动齿轮上设有锁止弧。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止弧与不完全齿轮相接时,可保证中间齿轮和挡板驱动齿轮位置固定,保证驱动机构运行的稳定性。
16、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除垢腔内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杠、与双向丝杠螺纹连接的螺母、固定连接在所述螺母上的毛刷,所述毛刷与电极板相接,所述电机驱动双向丝杠转动。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除垢模式时,电机驱动双向丝杠转动,双向丝杠可带动毛刷沿水平方向往复移动,从而对电极板进行洗刷,可加快电极板的除垢,使电极板上的水垢清除的更加干净。
18、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机上设有驱动轴,所述水室外侧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转动连接有蜗杆一,所述水室外侧转动连接有蜗轮一,所述蜗轮一与蜗杆一相啮合,所述蜗轮一与不完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另一侧通过弹簧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滑动连接在水室外侧;所述蜗杆一内设有腔体一,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插接在蜗杆一的腔体一内,所述输出轴上沿径向设有限位部一,所述腔体一内设有供限位部一嵌入的限位槽一,所述限位槽一下端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与外部相连通,所述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蜗杆二;所述水室外侧转动连接有蜗轮二,所述蜗杆二与蜗轮二相啮合,所述蜗轮二和双向丝杆上固定连接有带轮三,所述带轮三之间通过皮带三相连;所述输出轴力矩小时,限位部一嵌在限位槽一内,输出轴带动蜗杆一和蜗杆二转动,所述输出轴力矩大时,限位部一从限位槽一内脱离,沿弧形槽移动至腔体一外,输出轴带动蜗杆二转动。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启动除垢模式时,电机驱动输出轴转动,输出轴通过限位部一和限位部二带动蜗轮一、蜗轮二转动,蜗轮一带动不完全齿轮转动,不完全齿轮带动电极板转动,当电极板转动至竖直方向后,电极板上下两端与密封条相接,位置固定,无法继续转动,电极板的阻力使得输出轴的力矩增大,限位部一在力矩作用下从限位槽一内滑出至弧形槽内,然后沿弧形槽移动至蜗杆一的腔体一外,输出轴继续转动时,蜗杆一不随之转动,从而使电极板保持在竖直方向的状态不变,而限位部二只是沿限位槽二移动一段距离,仍可带动蜗杆二转动,因此电机可继续带动毛刷对电极板进行刷洗,在限位部一移动过程中,通过输出轴带动电机向蜗杆一方向移动,此时弹簧被压缩。
20、除垢模式结束后,电机反转,限位部一反转时可旋入弧形槽内,并沿弧形槽进入限位槽一内,弹簧的弹力也可推动限位部一进入限位槽一,从而使输出轴带动蜗杆一转动,使电极板倾斜、挡板嵌入电极板的凹槽内,然后电机停止转动,散热器进入正常运转模式。
21、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蜗杆二内设有供输出轴嵌入的腔体二,所述输出轴上沿径向设有限位部二,腔体二内壁设置有供限位部二嵌入的限位槽二,所述限位槽二的宽度大于限位部二宽度。
22、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除垢腔上下两侧设有两个密封条,所述电极板竖直时,位于最上侧的电极板凸块与上部密封条相接,位于最下侧的电极板凹槽与下部密封条相接。
23、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块采用绝缘材料制得。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采用绝缘材料,可避免挡板上沾附水垢。
2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6、1.在散热器工作时,驱动机构驱动电极板处于倾斜状态,电极板与散热器芯的管道口垂直,水流进入散热器芯前,首先被电极板阻挡,然后水流沿相邻两个电极板之间的过水通道内进入散热器芯,不会直接冲击散热器芯,可延长散热器芯使用寿命。
27、在正常工作过程中,电极板与电源的负极相连,冷却液内的ca2+、mg2+离子在电极板上富集,避免这些阳离子在散热器芯内结垢;在汽车上设置除垢程序,在进行自动除垢的过程中,电机驱动电极板首尾相连,使电极板远离散热器芯一侧与水室内壁形成除垢腔,电极板此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电极板上富集的阳离子可自动脱落,排出除垢腔的冷却液,更换新的冷却液,即可将散热器内的水垢去除,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无需拆解散热器。
28、2.通过不完全齿轮的设置,通过一个电机可依次控制挡板和电极板转动,从而实现在除垢模式下和工作模式下的电极板位置切换,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6/12556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