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工程元件,部件,绝热,紧固件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扭矩减振装置的制作方法  >  正文

扭矩减振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30 13:07:27

本发明涉及车辆减震,尤其涉及一种扭矩减振装置。

背景技术:

1、发动机在启动之后至发动机的转速稳定之前,发动机的转速存在较大的波动,导致从发动机传递至变速器的扭矩也是不稳定的;此外,在发动机的转速稳定之后,仍然叠加地存在一定程度的扭转振动。因此,在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通常设置有扭矩减振装置,以便吸收和缓冲从发动机输出的扭矩的振动。

2、减振装置通常包括飞轮、扭矩限制器和阻尼器,然而,相关技术中,车轮因路面不平会往发动机方向产生反向扭矩,并通过减振装置传递给发动机,不仅容易损害减振装置,若反向扭矩过大,还可能损害发动机。

3、此外,扭矩减振装置中,组成扭矩限制器或阻尼器的零件又往往较多,不仅导致扭矩限制器或阻尼器的自身零件多、成本高,零件多还致使组装时需要较高的精度和繁琐的工艺步骤,因此工艺难度大、工艺成本高,不利于提高扭矩限制器或阻尼器的生产合格率及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扭矩减振装置。

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扭矩减振装置,包括:飞轮以及沿轴向位于所述飞轮同一侧的阻尼器、扭矩限制器和轮毂;所述扭矩限制器在所述阻尼器和所述轮毂之间传递不超过预定扭矩的扭矩,所述扭矩限制器包括:第一压力板、第二压力板、摩擦片以及第一膜片弹簧,所述摩擦片沿轴向位于所述第一压力板和所述第二压力板之间,所述第一膜片弹簧用于轴向压紧所述第一压力板和所述第二压力板之间的所述摩擦片,其中,所述第二压力板由所述轮毂的径向外侧一体成型。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力板设置有多个插齿;所述第二压力板设置有多个插孔;其中,所述插齿沿轴向插入所述插孔,实现所述第一压力板与所述轮毂的周向限位。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齿轴向延伸至所述第二压力板远离所述第一压力板的一侧并沿周向设置有卡槽;其中,所述第一膜片弹簧的径向内侧插入所述卡槽并与所述插齿抵接,所述第二膜片弹簧的径向外侧与所述轮毂的所述第二压力板抵接。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阻尼器包括:盖板,沿轴向位于远离所述飞轮的一侧,且所述盖板的径向外侧与所述飞轮的径向外侧抗扭连接;法兰盘,沿轴向位于所述盖板和所述飞轮之间,所述法兰盘的径向内侧夹持于所述扭矩限制器的摩擦片之间,以实现摩擦式传扭连接;以及线圈弹簧,位于所述盖板和所述法兰盘之间,用于将所述盖板的扭矩传递至所述法兰盘。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板设置有轴向贯通的第一弹簧窗口,所述法兰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弹簧窗口对应的第二弹簧窗口,所述线圈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弹簧窗口和所述第二弹簧窗口之间,其中,每个所述第一弹簧窗口和所述第二弹簧窗口内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线圈弹簧,且多个所述线圈弹簧沿周向串联。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板的径向外侧设置有安装挡板,所述安装挡板呈倒u型并与所述飞轮贴合,并通过第一紧固件与所述飞轮(10)抗扭连接;所述法兰盘的径向外侧设置有径向凸起,安装所述法兰盘时,所述法兰盘的径向凸起沿周向位于两个所述安装挡板之间;其中,所述径向凸起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安装挡板的径向尺寸。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阻尼器还包括盖帽,所述盖帽与所述盖板抗扭连接,且所述盖帽沿周向设置于所述第一弹簧窗口的端部;其中,所述盖帽包括弧形部和固定部,所述弧形部沿径向位于所述盖板和所述线圈弹簧之间,所述固定部沿周向位于所述线圈弹簧的端部。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飞轮的径向内侧设置有轴向贯通的安装孔;以及所述轮毂的径向内侧设置有轴向贯通的避让孔,其中,所述避让孔与所述安装孔对齐,且允许第二紧固件轴向穿过所述避让孔并安装于所述安装孔,以实现所述飞轮与所述阻尼器、所述扭矩限制器和所述轮毂的一体化组装。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扭矩减振装置还包括:阻尼环,包括径向部和轴向部,所述径向部与所述第一压力板或第二压力板抵接,所述轴向部与所述盖板的径向内侧过盈配合;第二膜片弹簧,所述第二膜片弹簧的径向外侧与所述盖板抵接,所述第二膜片弹簧的径向内侧与所述阻尼环的径向部抵接。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扭矩减振装置还包括一个或多个质量块,所述质量块固定设置在所述飞轮远离所述盖板的一侧。

12、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当车轮因路面不平将反向扭矩传递给扭矩减振装置时,由于沿扭矩的传递方向,扭矩限制器位于阻尼器的后方,且扭矩限制器与阻尼器摩擦式传扭连接,因此可通过扭矩限制器与阻尼器的打滑,限制反向扭矩对扭矩减振装置以及发动机的损害,不仅能更好的保护扭矩减振装置,还能使发动机具有更好的冲击扭矩性能,此外,轮毂的径向外侧形成扭矩限制器的压力板,可以替代相关技术中扭矩限制器中的一个压力板,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且节省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扭矩减振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减振装置(100),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扭矩减振装置(100),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减振装置(100),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扭矩减振装置(100),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扭矩减振装置(100),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扭矩减振装置(100),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减振装置(100),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减振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减振装置(100)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减振装置(100),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本公开涉及一种扭矩减振装置,包括:飞轮以及沿轴向位于所述飞轮同一侧的阻尼器、扭矩限制器和轮毂;所述扭矩限制器在所述阻尼器和所述轮毂之间传递不超过预定扭矩的扭矩,所述扭矩限制器包括:第一压力板、第二压力板、摩擦片以及第一膜片弹簧,所述摩擦片沿轴向位于所述第一压力板和所述第二压力板之间,所述第一膜片弹簧用于轴向压紧所述第一压力板和所述第二压力板之间的所述摩擦片,其中,所述第二压力板由所述轮毂的径向外侧一体成型。扭矩限制器位于阻尼器的后方,通过扭矩限制器与阻尼器的打滑,避免反向扭矩对发动机的损害,此外,轮毂的径向外侧形成扭矩限制器的压力板,可以节省扭矩限制器中压力板,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且节省成本。技术研发人员:叶鉴申,潘岳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7/23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9/16261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