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母端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31 18:24:46
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接器母端。
背景技术:
1、连接器是一种用于电路连接的重要部件,它的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电路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电连接器通常采用插接的方式实现连接,这种方式需要保证连接器母端和连接器公端之间的紧密配合,以确保电路的导通性和稳定性。
2、然而,现有的连接器的连接器母端与连接器公端在连接时,母端子与公端子之间采用摩擦或过盈的方式连接配合,此种连接方式使得母端子与公端子在连接时母端子与公端子的位置不具有浮动形,连接灵活性较低,不利于母端子与公端子的稳定连接;且现有的连接器母端的母端子在插装固定时,通常采用母端子与母端壳体过盈配合或卡固的方式进行固定,若母端子的尺寸与母端壳体内的母端装配槽之间存在工艺公差,使得母端子与母端装配槽之间无法稳定配合,使得母端子无法装配到位,将进一步影响母端子与公端子的连接,同时,为避免母端子装配到位后在母端壳体内浮动,进一步固定母端子,在现有的连接器母端中,通常在连接器母端内设置固定块,固定块设置有几个甚至几十个安装孔,但现有的固定块为了与母端壳体固定,通常设置有固定结构,结构复杂,不利于操作。
3、另外,现在有的连接器母端在进行防水时,通常在连接器母端组装完成后,再以注塑的方式在连接器母端的后端形成防水结构,如此,在组装连接器母端时,需在母端外壳上预留注塑口及注塑通道,一是导致母端壳体的结构复杂且仍存在密封不完全的风险,二是容易形成水口,不利于产品外形美观,三是注塑过程需加热将塑胶原料熔融后注入母端壳体内,注塑过程将引入高温,可能导致产品内部结构受热变形等,进一步影响连接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母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连接器连接不稳定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连接器母端,包括母端壳体以及沿插接方向插装在母端壳体内的若干母端子,所述母端壳体内设置有沿插接方向贯穿母端壳体的若干母端装配槽,所述母端子对应插装至所述母端装配槽内,所述母端壳体内对应母端装配槽的前端形成有与母端装配槽连通的避空槽,所述母端装配槽的前端形成有一前向止位结构,所述避空槽内对应前向止位结构的后端形成有一能够凸向母端装配槽的后向止位结构,所述前向止位结构和后向止位结构配合实现母端子的前向止位及后向止位。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弹性接触段,公端子在插入过程中,第一悬臂能够弹性压持在公端子上,以适配公端子与母端子之间的装配公差,确保母端子与公端子稳定接触;通过在母端装配槽内设置前向止位结构和后向止位结构,对母端子在装配后进行前向止位和后向止位,避免母端子在与公端子插装配合时以为,同时,将后向止位结构限定为悬设在母端装配槽内弹性止位块,如此,在母端子插入时,弹性止位块能够让位使母端子顺利插入后再回位对母端子进行止位,以适配母端子与母端壳体之间的装配公差,另外,再设置压端子结构对母端子进行压持,以对母端子进一步固定,确保母端子与公端子连接的稳定性;通过设置预制成型的前防水结构和后防水结构,在组装时可直接与母端壳体进行装配,无需再单独进行防水结构的注塑成型,一方面可以提高组装效率,另一方面还可以避免高温引入而导致其他结构受热变形等。
技术特征:1.一种连接器母端,包括母端壳体以及沿插接方向插装在母端壳体内的若干母端子,所述母端壳体内设置有沿插接方向贯穿母端壳体的若干母端装配槽,所述母端子对应插装至所述母端装配槽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壳体内对应母端装配槽的前端形成有与母端装配槽连通的避空槽,所述母端装配槽的前端形成有一前向止位结构,所述避空槽内对应前向止位结构的后端形成有一能够凸向母端装配槽的后向止位结构,所述前向止位结构和后向止位结构配合实现母端子的前向止位及后向止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母端,其特征在于,若干母端装配槽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规律分布,所述第一方向被限定为母端壳体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二方向被限定为母端壳体的宽度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向止位结构被限定为形成于所述母端装配槽的前端且与母端壳体的前侧面在插接方向上背向设置的前向止位壁,所述前向止位壁能够与母端子的前端抵靠以实现母端子的前向止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向止位结构被限定为设置在避空槽内的弹性止位块,所述弹性止位块的后端与所述避空槽的槽壁连接,弹性止位块的前端沿插接方向前向延伸并悬设于所述避空槽和/或母端装配槽内,所述弹性止位块受力后能够沿第一方向向避空槽一侧偏移使所述母端子插入母端装配槽并当母端子插装到位后能够自动回位以与母端子抵靠实现母端子的后向止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止位块包括设置在避空槽的内壁上并前向延伸悬于避空槽和/或母端装配槽内的弹性臂以及凸设于所述弹性臂上并沿第一方向延伸至母端装配槽内的止位凸块;所述弹性臂在第二方向上相对的两侧壁与对应侧的避空槽和/或母端装配槽的槽壁之间形成有一间隙,所述间隙使所述弹性臂受力后能够偏向避空槽一侧以使止位凸块退离母端装配槽以及失力后能够回位使止位凸块凸入母端装配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子包括止位于所述前向止位结构与后向止位结构之间的母端接触部、自母端接触部的后端一体延伸形成的导电部以及自导电部的后端一体延伸至母端装配口位置处的接线部,所述母端接触部内形成有沿插接方向分布并与对插口相对的插装通道,互补的连接器公端的公端子自对插口插入所述插装通道内并与所述母端接触部弹性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接触部包括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立段和第二侧立段、一体设置在导电部的前端并连接第一侧立段和第二侧立段的连接段、自所述第一侧立段远离连接段的一端一体形成并在第一方向上与连接段相对的弹性接触段、一体设置在所述第二侧立段远离连接段的一端并沿第一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三侧立段以及自所述第三侧立段远离第二侧立段的一端一体形成并覆于弹性接触段上的抵挡段;所述连接段、第一侧立段、第二侧立段中至少一个的前端抵于前向止位结构,所述抵挡段的后端抵于所述后向止位结构,所述抵挡段与所述连接段、第一侧立段、第二侧立段以及第三侧立段合围形成所述插装通道,所述弹性接触段容置于所述插装通道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接触段包括一体形成在第一侧立段上并沿第二方向延伸形成的连接臂、沿插接方向设置在连接臂的前端并向插装通道内弯曲的第一弯曲臂、自第一弯曲臂远离连接臂的一端向后延伸形成的第一悬臂、沿插接方向设置在连接臂的后端并向插装通道内弯曲的第二弯曲臂以及自第二弯曲臂远离连接臂的一端向后延伸形成的第二悬臂;所述第一悬臂悬于所述插装通道内,所述第二悬臂悬于所述第一悬臂与连接臂之间,当与互补的连接器公端对插时,所述第一悬臂的末端受力沿第一方向偏移并抵靠第二悬臂的末端并使第二悬臂抵靠连接臂以与公端子弹性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壳体包括母端主体部、沿插接方向凸设于所述母端主体部的前侧面的插置凸部以及凸设于所述母端主体部的前侧面并环绕在所述插置凸部外的插置环部,所述母端装配槽沿插接方向设置在所述插置凸部内,所述插置凸部的外周面与所述插置环部的内周面间隔相对形成一插置槽以与互补的连接器公端对插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母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母端壳体后端的接线座,所述接线座内贯穿设置有与所述母端装配槽一一对应的接线槽,线缆经所述接线槽穿入母端壳体的母端装配槽内并与母端子连接。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器母端,包括母端壳体以及沿插接方向插装在母端壳体内的若干母端子,所述母端壳体内设置有沿插接方向贯穿母端壳体的若干母端装配槽,所述母端子对应插装至所述母端装配槽内,所述母端壳体内对应母端装配槽的前端形成有与母端装配槽连通的避空槽,所述母端装配槽的前端形成有一前向止位结构,所述避空槽内对应前向止位结构的后端形成有一能够凸向母端装配槽的后向止位结构,所述前向止位结构和后向止位结构配合实现母端子的前向止位及后向止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后向止位结构通过弹性压持母端子,适配性高,有利于母端子的稳定装配。技术研发人员:徐浙帅,刘利超,王坚波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锦凌电子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103技术公布日:2024/7/25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31/17905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