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线阵列及天线单元
- 国知局
- 2024-07-31 18:54:23
本申请涉及天线设计,特别是涉及一种天线阵列及天线单元。
背景技术:
1、随着望远镜在个方面性能的改进和提高,天文学也经历着巨大的飞跃,迅速推动着人类对于宇宙的认知。天文学家通过射电望远镜把信号发射到遥远的星系,并希望获得开创性的发现。因此,射电望远镜已经成为了目前探索宇宙奥秘的最主要手段。
2、由于射电望远镜的巡天速度与相控阵馈源的超宽带天线的带宽成正比,而vivaldi天线作为一种超宽带天线,具有小型化,高增益,易于加工等优势,因此vivaldi天线作为超宽带相控阵天线单元,被广泛的用于设计超宽带相控阵天线。
3、但是现有的天线阵列的接受信号的能力较差,无法满足对于射电望远镜反射面的不同方向的各种反射信号进行接收。
4、针对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天线阵列的接收信号的能力较差,无法满足对于射电望远镜发射面的不同方向的各种反射信号进行接收的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天线阵列及天线单元,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天线阵列的接受信号的能力较差,无法满足对于射电望远镜发射面的不同方向的各种反射信号进行接收的技术问题。
2、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天线阵列,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天线单元,其中天线单元包括:导电板以及与导电板连接的馈源,其中导电板包括第一导电部分,与第一导电部分连接的第二导电部分和与第一导电部分连接的第三导电部分,并且其中第一导电部分靠近导电板的内边缘上部和第二导电部分靠近导电板的内边缘上部形成自上而下宽度逐渐减小的开口缝隙;第一导电部分,第二导电部分和第三导电部分围接形成与开口缝隙连通的谐振腔体;以及馈源的轴线相对于导电板轴向偏移,并与第三导电部分的轴线重合。
3、可选地,馈源穿通第二导电部分,并与第三导电部分电性连接。
4、可选地,馈源的轴线相对于导电板轴向偏移4mm。
5、可选地,谐振腔体的宽度为6mm,谐振腔体的高度为14mm,导电板的宽度为50mm,导电板的长度为129.46mm。
6、可选地,第一导电部分靠近导电板上部的内侧边缘的截面形状为第一渐变线,第二导电部分靠近导电板上部的内侧边缘的截面形状为第二渐变线,第一渐变线和第二渐变线形状形同,且相对于导电板的轴线对称。
7、可选地,开口缝隙的轴向高度为96.23mm。
8、可选地,第一导电部分靠近导电板下部的内侧边缘与所述第二导电部分靠近导电板下部的内侧边缘形成与开口缝隙连通的第一槽线;第三导电部分靠近导电板下部的内侧边缘与第二导电部分靠近导电板下部的内侧边缘形成与第一槽线连通的第二槽线;第二槽线与谐振腔体连通;以及第一槽线和第二槽线的宽度相同。
9、可选地,第一槽线和第二槽线的宽度为1.1mm。
10、可选地,第一槽线的高度为15mm,第二槽线的长度为6.2mm。
11、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天线单元,包括:导电板以及与导电板连接的馈源,其中导电板包括第一导电部分,与第一导电部分连接的第二导电部分和与第一导电部分连接的第三导电部分,并且其中第一导电部分的内边缘上部和第二导电部分的内边缘上部形成自上而下宽度逐渐减小的开口缝隙;第一导电部分,第二导电部分和第三导电部分围接形成与开口缝隙连通的谐振腔体;以及馈源的轴线相对于导电板轴向偏移,并与第三导电部分的轴线重合。
1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天线阵列。该天线阵列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天线单元。天线单元包括导电板以及与导电板连接的馈源。导电板包括第一导电部分、第二导电部分和第三导电部分。其中,第一导电部分与第二导电部分连接,第一导电部分与第三导电部分连接。并且第一导电部分靠近导电板的内边缘上部和第二导电部分靠近导电板的内边缘上不形成自伤而下宽度逐渐减小的开口缝隙。第一导电部分、第二导电部分和第三导电部分围接形成与开口缝隙连通的谐振腔体。此外,馈源的轴线相对于导电板轴向偏移,并与第三导电部分的轴向重合。
13、从而,在利用电控激励改变天线阵列的幅度相位后,天线阵列能够对射电望远镜反射面不同方向的各种反射信号进行接收。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天线阵列的接收信号的性能较差,无法满足对于射电望远镜发射面的不同方向的各种反射信号进行接收的技术问题。
14、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技术特征:1.一种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天线单元(10),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馈源(120)穿通所述第二导电部分(112),并与所述第三导电部分(113)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部分(111)靠近所述导电板(110)上部的内侧边缘的截面形状为第一渐变线(1111),所述第二导电部分(112)靠近所述导电板(110)上部的内侧边缘的截面形状为第二渐变线(1121),所述第一渐变线(1111)和所述第二渐变线(1121)形状形同,且相对于所述导电板(110)的轴线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缝隙(130)的轴向高度为96.23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部分(111)靠近所述导电板(110)下部的内侧边缘与所述第二导电部分(112)靠近所述导电板(110)下部的内侧边缘形成与所述开口缝隙(130)连通的第一槽线(15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线(150)和所述第二槽线(160)的宽度为1.1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线(150)的高度为15mm,所述第二槽线(160)的高度为6.2mm。
8.一种天线单元(10),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板(110)以及与所述导电板(110)连接的馈源(120),其中所述导电板(110)包括第一导电部分(111),与所述第一导电部分(111)连接的第二导电部分(112)和与所述第一导电部分(111)连接的第三导电部分(113),并且其中
技术总结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天线阵列及天线单元,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天线单元,其中天线单元包括:导电板以及与导电板连接的馈源,其中导电板包括第一导电部分,与第一导电部分连接的第二导电部分和与第一导电部分连接的第三导电部分,并且其中第一导电部分靠近导电板的内边缘上部和第二导电部分靠近导电板的内边缘上部形成自上而下宽度逐渐减小的开口缝隙;第一导电部分,第二导电部分和第三导电部分围接形成与开口缝隙连通的谐振腔体;以及馈源的轴线相对于导电板轴向偏移,并与第三导电部分的轴线重合。技术研发人员:马月,甘恒谦,刘鸿飞,庞峰,张翔,于京龙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技术研发日:20230727技术公布日:2024/7/29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31/18098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