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电气元件制品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调温板、电池及用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  正文

调温板、电池及用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31 18:54:20

本技术属于电池,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调温板、电池及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1、节能减排是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电动车辆由于其节能环保的优势成为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动车辆而言,电池技术又是关乎其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2、电池在使用时,往往需要对其内的电池单体进行加热或散热调温,以使电池单体处于良好的工作温度。随着多种类型电池单体混合使用的情况的增多,而当前电池中热管理部件往往是针对同种类型的电池单体的散热需要进行设计,对于混合多种类型电池单体的电池来说,其热管理效果往往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温板、电池及用电装置,以适用对使用多种类型电池单体的电池进行调温。

2、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温板,调温板中设有供调温介质流动的通道,调温板的侧面设有:

3、导热平面,用于接触第一类电池单体的面积最大的面;

4、凹槽,用于供第二类电池单体的部分适配置入贴合接触,凹槽沿调温板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

5、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在调温板的侧面设置导热平面,用来接触第一类电池单体的大面,以对第一类电池单体进行温度调节;并在调温板的侧面设置凹槽,以供第二类电池单体的部分置入贴合接触,以对第二类电池单体进行温度调节,从而应用在电池中,可以实现同时对第一类电池单体和第二类电池单体进行温度调节,提升使用第一类电池单体和第二类电池单体的电池的热管理效果。

6、在一些实施例中,调温板的侧面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导热平面,相邻两个导热平面之间设有凹槽。

7、设置多个导热平面,以对多个第一类电池单体进行温度调节,在相邻两个导热平面之间设置凹槽,在应用的情况下,便于第一类电池单体和第二类电池单体进行热交换。

8、在一些实施例中,凹槽的底部设有凹陷槽。

9、在凹槽的底部设置凹陷槽,以减少凹槽的内表面与第二类电池单体的接触面积,降低调温板与第二类电池单体的换热效率,以调控第二类电池单体的温度,从而更好地平稳第一类电池单体与第二类电池单体的热管理需求。

1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类电池单体呈圆柱形,至少一个凹槽的相对两侧的壁面设置呈弧形面,弧形面用于适配贴合第二类电池单体侧面。

11、在凹槽的相对两侧的壁面设置弧形面,以适配与圆柱形的第二类电池单体的侧面贴合,进而对圆柱形的第二类电池单体进行热管理。

12、在一些实施例中,弧形面的角度范围为30°-90°。

13、将弧形面的角度设为30度至90度,相应地第二类电池单体伸入到凹槽的部分仅为一半以下,以更好地调控第二类电池单体的温度,也便于将第二类电池单体伸入到凹槽中,方便第二类电池单体的安装。

14、在一些实施例中,弧形面的角度范围为45°-80°。

15、将弧形面的角度设为45度至80度,以便于第二类电池单体的侧面伸入凹槽与弧形面贴合,方便第二类电池单体的安装,而且凹槽的内表面与第二类电池单体的侧面贴合部分的圆心角之和为90度至160度,以更好地调控第二类电池单体的温度。

16、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调温板一侧的凹槽为多个,通道沿调温板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在平行于长度方向,多个凹陷槽的宽度逐渐缩小设置。

17、由于调温介质在调温板内流动的过程中会与流经的各电池单体热交换,这使得调温介质的温度也随之变化,相应地与电池单体的热交换效率也会随之下降,将多个凹陷槽的宽度逐渐缩小,可以逐渐增大调温介质与第二类电池单体的换热面积,进而提升对第二类电池单体的换热效率,以更好调控多个第二类电池单体的温度。

18、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凹槽的相对两侧的壁面设置呈垂直于调温板长度方向的平面,第二类电池单体呈长方体。

19、将凹槽的相对两侧的壁面设置为平面,并垂直于调温板的长度方向,以方便适配长方体的第二类电池单体插入,进而对长方体的第二类电池单体进行热管理。

20、在一些实施例中,凹槽的内表面整体设置呈圆弧面,第二类电池单体呈圆柱形。

21、将凹槽的内表面整体设置呈圆弧面,以适配与圆柱形的第二类电池单体的侧面贴合,进而对圆柱形的第二类电池单体进行热管理,提升调节第二类电池单体的温度的效率。

22、在一些实施例中,调温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导热平面和凹槽,位于调温板相对两侧的凹槽沿调温板的厚度方向相背设置。

23、调温板的相对两侧均设置导热平面和凹槽,以便调温板的两面均可以对电池单体进行热交换,以提升调温板的利用效率,应用于电池中,可以减小占用的空间。

24、在一些实施例中,通道中设有若干隔板,各隔板沿调温板高度方向延伸设置,在相邻两隔板中,一个隔板的顶端与通道的顶部间隔设置,另一个隔板的底端与通道的底部间隔设置。

25、通过上述结构,可以增加通道的长度,使调温介质更好地经过导热平面及凹槽所在侧壁,以提升热交换效率。

26、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第一类电池单体、第二类电池单体和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调温板,调温板的导热平面与第一类电池单体的面积最大的面贴合,第二类电池单体的部分伸入凹槽中。

27、该电池不仅可以实现第一类电池单体与第二类电池单体的混合使用,可以良好地调节第一类电池单体和第二类电池单体的温度,使第一类电池单体和第二类电池单体均具有良好的工作温度。

2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类电池单体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调温板,且第一类电池单体的相对两侧面分别与两个调温板的导热平面贴合,第二类电池单体位于相邻两个调温板之间。

29、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可以提升对第一类电池单体的热交换效率,以更好地调节第一类电池单体的温度。

30、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个调温板的相对内侧面上的凹槽位置对应,相邻两个调温板上对应的两个凹槽之间容置有一个或两个第二类电池单体。

31、上述结构设计,可以适配安装尺寸较小的第二类电池单体,也可以安装尺寸较大的第二类电池单体,以更好地适应电池对第二类电池单体的需求。

32、在一些实施例中,沿调温板厚度方向,相邻两个调温板上对应的两个凹槽处安装的第二类电池单体所占宽度为d,第一类电池单体的厚度为t,则t≤d≤2t。

33、上述结构可以方便确定应用该调温板的电池所使用的第二类电池单体的尺寸,便于第二类电池单体的选型与使用。

34、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相同倍率放电下,第一类电池单体的发热量大于第二类电池单体的发热量。

35、第一类电池单体的大面与导热平面接触,调温板与第一类电池单体的换热效率更高,第一类电池单体使用发热量更大的电池单体,可以平衡电池中第一类电池单体和第二类电池单体的温度,使第一类电池单体和第二类电池单体均处于良好的工作温度。

3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类电池单体为三元锂电池单体,第二类电池单体为磷酸铁锂电池单体。

37、上述结构的电池,可以实现电池的能量密度与成本良好地平衡,并使电池具有更好的充放电性能。

38、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电装置,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电池。

39、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31/18098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