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终结阻抗参数的产生方法和测试系统与流程
- 国知局
- 2024-07-31 19:27:07
本公开涉及半导体存储器,尤其涉及一种终结阻抗参数的产生方法和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1、在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中,存在片上终端电阻(on die termination,odt),用于实现阻抗匹配,减少信号噪声。在不同的工作场景下,利用通过终结阻抗信号对片上终端电阻的阻抗进行控制,以适配不同的场景需求。然而,终结阻抗信号在不同的工作场景下的取值变化较为多样,在测试时没有固定的真值用于验证,测试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终结阻抗参数的产生方法和测试系统,能够确定不同工作场景下的终结阻抗信号的真值变化情况,降低终结阻抗信号测试的复杂性,提高测试效率。
2、本公开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结阻抗参数的产生方法,应用于包含数据缓冲器的参数产生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4、在接收到第一操作指令时,将多个预设控制字写入到所述数据缓冲器中的第一数据队列;其中,所述第一数据队列的数据用于指示在操作指令被执行的情况下不同执行阶段对应的终结阻抗参数;
5、基于所述第一数据队列的数据,向所述数据缓冲器中的第三数据队列的对应位置写入数据;
6、按照预设时序,通过所述数据缓冲器对所述第三数据队列的数据进行输出,得到第一终结阻抗信号。
7、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接收到第一操作指令时,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多个预设状态标识写入到所述数据缓冲器中的第二数据队列;其中,所述第二数据队列中的数据用于指示操作指令的不同执行阶段,且所述第一数据队列、所述第二数据队列和所述第三数据队列呈现并行状态且保持同步移动。
8、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接收到第一操作指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是否接收到第二操作指令;其中,所述第二操作指令是指所述第一操作指令的下一操作指令,且所述第二操作指令产生于所述第一操作指令被执行结束之前;若接收到第二操作指令,则对所述第一数据队列和所述第二数据队列进行数据更新,并根据更新前的所述第二数据队列、更新后的所述第二数据队列和更新后的所述第一数据队列中的至少两者,向所述第三数据队列中的对应位置写入数据;其中,所述第二操作指令和所述第一操作指令为同一类型的操作指令。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第一数据队列和所述第二数据队列进行数据更新,包括: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操作指令时,从队列首位将所述多个预设控制字依序写入所述第一数据队列,得到更新后的所述第一数据队列;以及,从队列首位将所述多个预设状态标识依序写入所述第二数据队列,得到更新后的所述第二数据队列。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更新前的所述第二数据队列中的数据称为第一标识数据,将更新后的所述第二数据队列中的数据称为第二标识数据,将更新后的所述第一数据队列中的数据称为第二控制数据;所述参数产生装置还包括状态机;所述根据更新前的所述第二数据队列、更新后的所述第二数据队列和更新后的所述第一数据队列,向所述第三数据队列中的对应位置写入数据,包括:若第二标识数据在写入所述第一数据队列时覆盖第一标识数据,则将所述第二标识数据、所述第二标识数据覆盖的第一标识数据和所述第二标识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二控制数据输入至所述状态机;根据所述状态机的输出数据,确定目标控制数据;其中,所述状态机的输出数据指示在两个写指令被同时执行的情况下不同执行阶段对应的终结阻抗参数;将所述目标控制数据写入到所述第三数据队列的对应位置。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更新后的所述第一数据队列、更新前的所述第二数据队列和更新后的所述第二数据队列,向所述第三数据队列中的对应位置写入数据,还包括:若第二标识数据在写入第二数据队列时未覆盖所述第一标识数据,则将所述第二标识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二控制数据确定为所述目标控制数据;将所述目标控制数据写入到所述第三数据队列的对应位置。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数据缓冲器为先入先出fifo数据缓冲器,且所述fifo数据缓冲器包括读指针,所述读指针固定指向队列首位;所述通过所述数据缓冲器对所述第三数据队列的数据进行输出,得到第一终结阻抗信号,包括:通过所述数据缓冲器,根据所述读指针的位置将所述第三数据队列中的一个数据进行输出,并将所述第三数据队列中的其他数据向队列首位移动一位。
13、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根据所述读指针的位置将所述第三数据队列中的数据进行输出的过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数据缓冲器,根据所述读指针的位置将所述第一数据队列中的一个数据进行输出或者删除,并将所述第一数据队列中的其他数据向队列首位移动一位;以及,根据所述读指针的位置将所述第二数据队列中的一个数据进行输出或者删除,并将所述第二数据队列中的其他数据向队列首位移动一位,以使得所述第一数据队列、所述第二数据队列和所述第三数据队列保持同步移动。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fifo数据缓冲器还包括写指针,所述写指针在初始位置时指向队列首位;所述方法还包括:每向所述第一数据队列写入一个数据,将所述写指针向队列末尾的方向移动一位;每输出所述第三数据队列的一个数据,将所述写指针向队列首位的方向移动一位。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操作指令或者所述第二操作指令时,控制所述写指针指向所述第一数据队列的队列首位。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操作指令和所述第二操作指令的类型为写指令或者为读指令,所述第三数据队列中的每一数据具有多位,且所述第三数据队列中的每一数据至少包括以下的其中一项:命令地址信号的终结阻抗参数、时钟信号的终结阻抗参数、片选信号的终结阻抗参数和数据掩码信号的终结阻抗参数;预设状态标识指示一个时钟周期对应的工作阶段;预设控制字包括一位数据;其中,所述预设控制字为第一值或第二值,所述第一值指示终结状态,所述第二值指示高阻态或中间缓冲状态;或者,所述预设控制字包括多位数据,且所述预设控制字为为第一组合值、第二组合值和第三组合值,所述第一组合值指示终结状态,所述第二组合值指示高阻态,所述第三组合值指示中间缓冲状态。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三数据队列中的一个数据被输出后,向所述第三数据队列的队列末位写入预设数据,所述预设数据指示高阻态。
18、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试系统,所述测试系统包括:
19、指令产生装置,用于输出多个操作指令;
20、参数产生装置,包括数据缓冲器,用于接收所述多个操作指令,并根据所述多个操作指令,利用所述数据缓冲器输出第一终结阻抗信号;
21、待检测电路,用于接收所述多个操作指令,并根据所述多个操作指令,输出第二终结阻抗信号;
22、其中,所述第一终结阻抗信号用于验证所述第二终结阻抗信号是否正确。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参数产生装置,还用于在接收到第一操作指令时,将多个预设控制字写入到所述数据缓冲器中的第一数据队列;其中,所述第一数据队列的数据用于指示在操作指令被执行的情况下不同执行阶段对应的终结阻抗参数;基于所述第一数据队列的数据,向所述数据缓冲器中的第三数据队列的对应位置写入数据;按照预设时序,通过所述数据缓冲器对所述第三数据队列的数据进行输出,得到所述第一终结阻抗信号。
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参数产生装置,还用于在接收到第一操作指令时,将多个预设状态标识写入到所述数据缓冲器中的第二数据队列;其中,所述第二数据队列中的数据用于指示操作指令的不同执行阶段;以及,判断是否接收到第二操作指令;若接收到第二操作指令,则对所述第二数据队列和所述第一数据队列进行数据更新,并根据更新前的所述第二数据队列、更新后的所述第二数据队列和更新后的所述第一数据队列中的至少两者,向所述第三数据队列中的对应位置写入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操作指令是指所述多个操作指令中的任意一个指令,所述第二操作指令是指所述第一操作指令的下一操作指令,且所述第二操作指令产生于所述第一操作指令被执行结束之前,所述第一数据队列、所述第二数据队列和所述第三数据队列呈现并行状态且保持同步移动。
25、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结阻抗参数的产生方法和测试系统,该方法包括:在接收到第一操作指令时,将多个预设控制字写入到数据缓冲器中的第一数据队列;其中,第一数据队列的数据用于指示在操作指令被执行的情况下不同执行阶段对应的终结阻抗参数;基于第一数据队列的数据,向数据缓冲器中的第三数据队列的对应位置写入数据;按照预设时序,通过数据缓冲器对第三数据队列的数据进行输出,得到第一终结阻抗信号。这样,利用终结阻抗参数的产生方法,能够根据工作场景实时输出第一终结阻抗信号,作为终结阻抗信号测试的验证数据,降低测试的复杂性,提高测试效率。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31/18255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