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电气元件制品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一种内部均流的沟槽栅碳化硅VDMOS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  正文

一种内部均流的沟槽栅碳化硅VDMOS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 国知局
  • 2024-08-30 14:30:56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部均流的沟槽栅碳化硅vdmos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碳化硅mosfet是sic功率器件的典型代表,在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电力转换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器件结构和制备工艺的发展推动器件导通电阻降低和可靠性提高,现有的碳化硅器件在功率密度越来越高,这也导致了器件散热成为了一个技术难点,器件的热分布集中,使得器件的散热难度增大,限制了器件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内部均流的沟槽栅碳化硅vdmos的制备方法,使得整体导通电阻更低,热分布更加均匀。

2、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内部均流的沟槽栅碳化硅vdmos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步骤1、在碳化硅衬底下侧面淀积金属,形成漏极金属层,在碳化硅衬底上侧面外延生长,形成漂移层;

4、步骤2、在漂移层上方形成阻挡层,刻蚀阻挡层,形成通孔,对漂移层进行离子注入,形成缓冲区;

5、步骤3、去除原阻挡层,对漂移层进行离子注入,形成阱区;

6、步骤4、去除原阻挡层,重新形成阻挡层,刻蚀阻挡层,形成通孔,对阱区进行离子注入,形成n型源区;

7、步骤5、去除原阻挡层,重新形成阻挡层,刻蚀阻挡层,形成通孔,对阱区进行离子注入,形成p型源区;

8、步骤6、去除原阻挡层,重新形成阻挡层,刻蚀阻挡层,形成通孔,进行金属淀积,形成源极金属层;

9、步骤7、去除原阻挡层,重新形成阻挡层,刻蚀阻挡层、漂移层以及阱区,形成通孔以及凹槽,之后进行淀积,形成栅介质层;

10、步骤8、去除原阻挡层,重新形成阻挡层,刻蚀阻挡层以及栅介质层,形成通孔以及沟槽,对沟槽进行金属淀积,形成栅极金属层,去除阻挡层,完成制备。

11、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2、一、器件为沟槽型vdmos结构,使得器件的导通电阻小;

13、二、针对碳化硅vdmos存在的栅极拐角处电场集中问题,p型阱区将栅极底部包裹,抑制栅极拐角处的电场集中问题;

14、三、沟槽栅碳化硅vdmos的电流从n+源区向漏极流动时,有靠近栅极区域电子浓度高,形成紧贴栅极的电流方向,使得器件内部电流分布较为集中,整体呈现器件的导通电阻偏大,在电流流过p型阱区到达漂移层之前通过缓冲区对电流进行再分布,使器件内部电流分布更均衡,器件整体导通电阻更低,热分布更合理;

15、四、在器件沟槽栅正下方构成了缓冲区和阱区的结构,可以在漏极短时间承受大电压时抑制电场快速向沟槽栅底部扩散,有效保护栅极介质层,提高栅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内部均流的沟槽栅碳化硅vdmos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部均流的沟槽栅碳化硅vdmos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为:在漂移层上方形成阻挡层,刻蚀阻挡层,形成通孔,对漂移层进行离子注入,形成第一n型缓冲层;去除原阻挡层,重新形成阻挡层,刻蚀阻挡层,形成通孔,对漂移层进行离子注入,形成第二n型缓冲层;所述缓冲区包括第一n型缓冲层以及第二n型缓冲层,所述第一n型缓冲层的掺杂浓度为2e16cm-3,所述第二n型缓冲层的掺杂浓度为6e16cm-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部均流的沟槽栅碳化硅vdmos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硅衬底和漂移层均为n型,所述阱区为p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部均流的沟槽栅碳化硅vdmos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栅介质层底部至缓冲区上侧面的距离为100-200n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部均流的沟槽栅碳化硅vdmos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阱区的掺杂浓度为1e17 cm-3,所述n型源区的掺杂浓度为2e18cm-3,所述p型源区的掺杂浓度为1e19cm-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部均流的沟槽栅碳化硅vdmos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漂移层厚度为3-6μm。

技术总结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部均流的沟槽栅碳化硅VDMOS的制备方法,包括:在碳化硅衬底下侧面淀积金属,形成漏极金属层,在碳化硅衬底上侧面外延生长,形成漂移层;在漂移层上方形成阻挡层,刻蚀、离子注入,形成缓冲区、阱区、N型源区以及P型源区;去除原阻挡层,重新形成阻挡层,刻蚀阻挡层,形成通孔,进行金属淀积,形成源极金属层;去除原阻挡层,重新形成阻挡层,刻蚀阻挡层、漂移层以及阱区,形成通孔以及凹槽,之后进行淀积,形成栅介质层;去除原阻挡层,重新形成阻挡层,刻蚀阻挡层以及栅介质层,形成通孔以及沟槽,对沟槽进行金属淀积,形成栅极金属层,去除阻挡层,完成制备,使得整体导通电阻更低,热分布更加均匀。技术研发人员:施广彦,张长沙,张瑜洁,李昀佶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泰科天润半导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8/27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830/28240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