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电子电路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建筑管理平台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建筑管理平台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10-09 15:55:13

本发明涉及建筑管理,特别是指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建筑管理平台。

背景技术:

1、建筑管理平台是指建立在最新的bim+gis技术框架之上的设备系统,建筑管理平台不仅可以将设计阶段的模型和数据整合到一起,还可以打通进度、质检、计量等作业的信息传递链条,解决传统建设管理中各项作业间信息孤岛的问题,其主要包括建筑管理平台本体和安装在各施工场地处的传感器和摄像头。

2、在使用时,建筑管理平台本体多是悬挂在施工场地上特意安装的支架上,或者悬挂在调度室内的墙体上,建筑管理平台本体多是直接裸露在空气中,缺乏保护结构,由于施工场地内的空气中的扬尘和水分子含量较多,建筑管理平台的内部很容易由于积灰过多和受潮发生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现有建筑管理平台本体在使用时容易积灰过多和受潮发生故障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建筑管理平台。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建筑管理平台,包括建筑平台本体和与其信号连接的传感器、摄像头,建筑管理平台本体壳体内,壳体为箱体结构,壳体的前侧板上开设有供建筑管理平台本体进出的进出口;

3、壳体内设有推拉装置,建筑管理平台本体设在推拉装置上,推拉装置用以将建筑管理平台本体推出或拉入进出口内;

4、建筑管理平台本体的前方设有防护布,防护布的左右宽度大于进出口的左右宽度,防护布的上下宽度大于或等于进出口的上下宽度,防护布的前侧面与前面板的内侧面滑动接触;

5、防护布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两根上下间隔设置的丝线,建筑管理平台本体位于上下两根丝线之间,丝线离防护布的一端与收放卷机构固定连接,收放卷机构设在壳体内,收放卷机构用以拉动防护布进行平移以遮挡或露出进出口。

6、优选的,防护布从后向前依次包括有防水层、防火层和装饰涂层,防水层、防火层和装饰涂层相互之间依次固定连接。

7、优选的,壳体的内侧壁上设有清灰装置,防护布移动时其远离建筑管理平台本体的一侧能够与清灰装置滑动接触。

8、优选的,清灰装置包括左右间隔固定设置在后侧板上的第二清灰装置,左右两个第二清灰装置之间设有多个左右间隔设置的第一清灰装置,第一清灰装置和第二清灰装置的结构相同;

9、第一清灰装置包括前后通透的方框,方框的后端与后侧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方框的前端口处可拆固定设有张紧的柔性除灰带,柔性除灰带的前侧面突出方框的前端口,以使柔性除灰带的前侧面能够与防护布远离建筑管理平台本体的一侧接触。

10、优选的,后侧板上固定设有储液箱,储液箱内储存有清洗液,储液箱的顶部设有液位传感器,储液箱顶部连接有注液管,顶板上开设有注液口,注液管的上端与注液口连接;

11、后侧板上上设有泵送系统,泵送系统的吸液端通过管道与储液箱的内部连通,泵送系统的出液端通过管道连接有若干个左右间隔设置的喷头,且喷头位于方框内,喷头的出口端抵靠在柔性除灰带的后侧,泵送系统用以将储液箱内的清洗液通过喷头喷射在柔性除灰带上,以浸润柔性除灰带。

12、优选的,储液箱位于其中两个第一清灰装置之间,且储液箱左右两侧的第一清灰装置数量相同;

13、泵送系统包括设在后侧板上的液体泵,液体泵的吸液端通过管道与储液箱的内部连通,液体泵的出液端通过三通管件连接有两根分别向左右方向延伸的输液管,输液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输液管远离第一电磁阀的一端依次穿过多个第一清灰装置的方框后穿入第二清灰装置的方框内;

14、第一清灰装置内的输液管的管段上均设有第二电磁阀,输液管的该管段上和输液管的末端处均连接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t型管,t型管的竖管段上连接有多个上下间隔设置的喷头;

15、输液管上连接有跨越t型管的支线管,支线管与t型管相互并联,支线管上设有第三电磁阀,第三电磁阀与第二电磁阀相互并联;

16、第二清灰装置内的输液管的管段上设有第四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用以控制第二清灰装置内的喷头的启停。

17、优选的,第一侧板上开设有上下间隔设置且左右通透的第一透气孔,第一透气孔位于第一转向辊和第二转向辊之间;

18、防护布在遮挡前面板上的进出口的同时,防护布的左右两端均绕过建筑管理平台本体并向后方延伸;

19、隔板上固定设有竖向设置的安装板,安装板的顶部与顶板固定连接,安装板位于第一透气孔的后方,安装板的左右两侧均与第一侧板之间存有供丝线和防护布穿过的缝隙,且缝隙宽度等于防护布的厚度,防护布的左右两端均能穿过缝隙并延伸至安装板的后方,以使防护布同时能够封闭左右两侧的第一透气孔。

20、优选的,安装板的前侧转动设有多个左右间隔设置的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延前后方向延伸,第一转轴的前端固定设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的进出风道与第一透气孔左右对应;

21、安装板上设有风向调节机构,风向调节机构与第一转轴传动连接,风向调节机构用以驱动第一转轴转动以使散热风扇的进出风道变向。

22、优选的,前侧板的左右两内侧分别嵌设有光电开关发射器和光电开关接收器,光电开关发射器和光电开关接收器相互配合用以控制推拉装置的停止。

23、优选的,两个第一侧板的外侧均设有风向传感器,风向传感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控制器与风向调节机构控制连接,控制器用以根据左右两侧的风向传感器传递的风向变化来调节散热风扇的进出风道方向。

24、本发明的优点:在建筑管理平台本体使用时,收放卷机构拉动防护布进行平移,使防护布隐藏入壳体内,推拉装置将建筑管理平台本体的前侧推出至与前面板的前侧平齐。

25、当建筑管理平台本体使用完成后,推拉装置将建筑管理平台本体重新拉回壳体内,收放卷机构拉动防护布进行平移,使防护布移动至建筑管理平台本体的正前方,封闭进出口,并对建筑管理平台本体进行防护,以防止建筑管理平台的内部由于积灰过多和受潮发生故障。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建筑管理平台,包括建筑平台本体和与其信号连接的传感器、摄像头,其特征在于:建筑管理平台本体(4)壳体内,壳体为箱体结构,壳体的前侧板(3)上开设有供建筑管理平台本体(4)进出的进出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建筑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防护布(28)从后向前依次包括有防水层(2801)、防火层(2802)和装饰涂层(2803),防水层(2801)、防火层(2802)和装饰涂层(2803)相互之间依次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建筑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内侧壁上设有清灰装置,防护布(28)移动时其远离建筑管理平台本体(4)的一侧能够与清灰装置滑动接触。

4.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建筑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清灰装置包括左右间隔固定设置在后侧板上的第二清灰装置(37),左右两个第二清灰装置(37)之间设有多个左右间隔设置的第一清灰装置(36),第一清灰装置(36)和第二清灰装置(37)的结构相同;

5.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建筑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后侧板上固定设有储液箱(30),储液箱(30)内储存有清洗液,储液箱(30)的顶部设有液位传感器(32),储液箱(30)顶部连接有注液管(31),顶板(1)上开设有注液口(102),注液管(31)的上端与注液口(102)连接;

6.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建筑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储液箱(30)位于其中两个第一清灰装置(36)之间,且储液箱(30)左右两侧的第一清灰装置(36)数量相同;

7.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建筑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第一侧板(2)上开设有上下间隔设置且左右通透的第一透气孔(201),第一透气孔(201)位于第一转向辊(25)和第二转向辊(26)之间;

8.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建筑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安装板(5)的前侧转动设有多个左右间隔设置的第一转轴(7),第一转轴(7)延前后方向延伸,第一转轴(7)的前端固定设有散热风扇(9),散热风扇(9)的进出风道与第一透气孔(201)左右对应;

9.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建筑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前侧板(3)的左右两内侧分别嵌设有光电开关发射器(46)和光电开关接收器,光电开关发射器(46)和光电开关接收器相互配合用以控制推拉装置的停止。

10.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建筑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两个第一侧板(2)的外侧均设有风向传感器(47),风向传感器(47)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控制器与风向调节机构控制连接,控制器用以根据左右两侧的风向传感器(47)传递的风向变化来调节散热风扇(9)的进出风道方向。

技术总结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建筑管理平台,解决了现有建筑管理平台本体在使用时容易积灰过多和受潮发生故障的问题。本发明将建筑管理平台本体安装在去前开口的壳体内,并在壳体内安装防护布和驱动防护布左右平移的收放卷机构,在建筑管理平台本体使用时,收放卷机构拉动防护布进行平移,使防护布隐藏入壳体内,推拉装置将建筑管理平台本体的前侧推出至与前面板的前侧平齐。当建筑管理平台本体使用完成后,推拉装置将建筑管理平台本体重新拉回壳体内,收放卷机构拉动防护布进行平移,使防护布移动至建筑管理平台本体的正前方,封闭进出口,并对建筑管理平台本体进行防护,以防止建筑管理平台的内部由于积灰过多和受潮发生故障。技术研发人员:聂艳君,刘阳阳,聂伟杰,张淑慧,杨沛霖,李璞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源市玉川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9/26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929/31080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