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管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11-25 15:31:48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泵管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1、高层建筑的建造,离不开混凝土的泵送,当楼层高度超过混凝土输送泵车的工作高度时,此时需用到混凝土地泵,通过地泵将混凝土从地面输送至浇筑楼层,其中,地泵连接较长的输送泵管,通过穿越楼板的预留洞,将混凝土输送至顶部浇筑层。
2、地泵在泵送混凝土时,因柱塞泵的工作原理,会产生一定的震动,且带动泵管震动;为了避免泵管的震动所产生的应力作用于楼板,造成楼板的应力损伤;在施工现场会采取开预留洞的方式,使泵管穿越楼层不与楼面接触,且为了减小泵动产生的晃动接触到楼板,施工现场会在预留洞中加入木枋对泵管进行固定,不仅不美观,且减震效果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泵管减震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泵管减震装置,适用于泵管,包括第一环壁以及第二环壁,第一环壁的内侧壁与泵管的外侧壁相适配;第二环壁套设在第一环壁的外部,第一环壁与第二环壁之间形成第一环腔,第一环腔内设有填充物;第二环壁包括依次连接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以及第四侧板,第一侧板与第三侧板相对设置,第一侧板与第三侧板之间具有第一间隔尺寸,第一间隔尺寸自上而下按照第一预设梯度逐渐减小,第四侧板与第二侧板相对设置,第四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具有第二间隔尺寸,第二间隔尺寸自上而下按照第二预设梯度逐渐减小。
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环壁与填充物一体成型;或者,第一环壁、第二环壁与填充物一体成型。
5、在一些实施例中,填充物为橡胶。
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环腔的顶部设有第一开口,第一环腔的底部设有第二开口;泵管减震装置还包括第一封板以及第二封板,第一封板,设置在第一开口处,以封闭第一开口;第二封板,设置在第二开口处,以封闭第二开口。
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开口和/或第二开口呈环形结构。
8、在一些实施例中,填充物为气体。
9、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弹簧,弹簧设置在第一环腔内,且弹簧的一端与第一环壁相抵接,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环壁相抵接。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弹簧的数量为多个,且沿第一环壁的周向间隔分布。
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环壁包括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拼合形成第一环壁;第二环壁包括第三连接部以及第四连接部,第三连接部与第四连接部拼合形成第二环壁。
1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板包括第一侧部以及第二侧部,第一侧部与第二侧部拼合形成第一侧板;第三侧板包括第三侧部以及第四侧部,第三侧部与第四侧部拼合形成第三侧板;第一侧部、第三侧部分别与第二侧板的两端连接,形成第三连接部,第二侧部、第四侧部分别与第四侧板的两端连接,形成第四连接部。
13、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4、泵管减震装置包括第一环壁以及第二环壁,第一环壁的内侧壁与泵管的外侧壁相适配;第二环壁套设在第一环壁的外部,第一环壁与第二环壁之间形成第一环腔,第一环腔内设有填充物;第二环壁包括依次连接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以及第四侧板,第一侧板与第三侧板相对设置,第一侧板与第三侧板之间具有第一间隔尺寸,第一间隔尺寸自上而下按照第一预设梯度逐渐减小,第四侧板与第二侧板相对设置,第四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具有第二间隔尺寸,第二间隔尺寸自上而下按照第二预设梯度逐渐减小。则在使用时,通过将泵管减震装置套设在泵管的外部,并设置在泵管与外部建筑物的预留孔之间,泵管所产生的震动会被填充物所吸收,同时,由于第一间隔尺寸自上而下按照第一预设梯度逐渐减小,以及第二间隔尺寸自上而下按照第二预设梯度逐渐减小,使得第二环壁呈上大下小的棱台结构,在泵管在震动过程中,泵管减震装置在自重作用下会向下移动,使得泵管与泵管减震装置之间更加贴合,连接紧密,不易跑偏,从而有效保护刚性的建筑物楼板结构。
技术特征:1.一种泵管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适用于泵管,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管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壁与所述填充物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管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为橡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管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腔的顶部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环腔的底部设有第二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管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和/或第二开口呈环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管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为气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管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泵管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的数量为多个,且沿所述第一环壁的周向间隔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管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壁包括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拼合形成所述第一环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泵管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包括第一侧部以及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拼合形成所述第一侧板;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泵管减震装置,包括第一环壁以及第二环壁,第一环壁的内侧壁与泵管的外侧壁相适配;第二环壁套设在第一环壁的外部,第一环壁与第二环壁之间形成第一环腔,第一环腔内设有填充物;在使用时,通过将泵管减震装置套设在泵管的外部,并设置在泵管与外部建筑物的预留孔之间,泵管所产生的震动会被填充物所吸收,由于第一间隔尺寸自上而下按照第一预设梯度逐渐减小,以及第二间隔尺寸自上而下按照第二预设梯度逐渐减小,使得第二环壁呈上大下小的棱台结构,在泵管在震动过程中,泵管减震装置在自重作用下会向下移动,使得泵管与泵管减震装置之间更加贴合,连接紧密,不易跑偏,从而有效保护刚性的建筑物楼板结构。技术研发人员:卢冬平,谭波阳,何强龙,邓振乡,杨季方,刘闽龙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40417技术公布日:2024/11/21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1125/33808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