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干烧探头及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12-26 16:29:16
本技术涉及厨房用具,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干烧探头及燃气灶。
背景技术:
1、防干烧探头能够实时监测锅底温度,从而避免锅具干烧,导致火灾的发生,极大的提高了灶具的使用安全性。
2、现有的防干烧探头由燃烧器延伸向锅底,由于检测端的周围始终存在火焰,因此,使得检测端的周围环境温度较高,影响防干烧探头的检测的准确性。
3、现有的防干烧探头大多优化防干烧探头的检测端的外部护套结构,通过形成的过气孔,一方面通过气流能够带走一部分热量,另一方面,也能够隔绝一定的热量。但由于外部护套自身处于高温环境下,使得此种方式对温度的隔绝效果较差。
4、因此,急需提供一种防干烧探头及灶具,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干烧探头,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防干烧探头结构,降低防干烧探头周围高温对探头检测的影响。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干烧探头,包括检测主体和隔温机构;所述隔温机构包括第一隔温管和第二隔温管,所述第一隔温管形成有定位孔,所述检测主体的连接段插入所述定位孔设置,所述第一隔温管的管壁内形成有第一过气流道,所述第二隔温管套设于所述第一隔温管和所述检测主体的外部,且所述第二隔温管与所述检测主体的连接段形成过气腔,与所述检测主体的探测段形成第二过气流道;所述第一过气流道与所述过气腔相连通,所述第二过气流道的一端与所述过气腔相连通,另一端与外部环境相连通。
3、其中,所述第一隔温管内形成有多个散热翅片,且多个所述散热翅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隔温管的外壁面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隔温管的内壁面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第一过气流道。
4、具体地,所述散热翅片沿所述第一隔温管的周向延伸,且所述散热翅片的截面呈倒v形结构,多个所述散热翅片沿所述第一隔温管的轴向等间隔设置。
5、其中,所述第一隔温管和第二隔温管之间形成有散热空腔。
6、具体地,所述散热空腔内填充有相变材料。
7、进一步地,所述检测主体的检测段包括封堵件、感温件和护套;所述护套内形成有容纳槽,所述封堵件封盖于所述容纳槽的敞口处,所述感温件位于所述容纳槽内,且接近所述封堵件设置。
8、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干烧探头,还包括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容纳槽的底部相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封堵件相连接。
9、更进一步地,所述检测主体的连接段包括连接套筒和连接杆,所述连接套筒的一端与所述护套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连接杆设置于所述连接套筒内,且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感温件相连接。
1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干烧探头具有以下优势:
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干烧探头,包括检测主体和隔温机构;隔温机构包括第一隔温管和第二隔温管,第一隔温管形成有定位孔,检测主体的连接段插入定位孔设置,第一隔温管的管壁内形成有第一过气流道,第二隔温管套设于第一隔温管和检测主体的外部,且第二隔温管与检测主体的连接段形成过气腔,与检测主体的探测段形成第二过气流道;第一过气流道与过气腔相连通,第二过气流道的一端与过气腔相连通,另一端与外部环境相连通。
12、由此分析可知,通过第一隔温管形成的定位孔能够使检测主体的连接段插入定位孔中,从而实现检测主体与第一隔温管之间的稳定连接。而由于本申请中的管壁内形成有第一过气流道,第二隔温管套设在第一隔温管和检测主体的外部,因此,能够通过第二隔温管与第一隔温管的配合,使第一隔温管、检测主体以及第二隔温管三者稳定连接,并能够通过第二隔温管形成与第一过气流道相连通的过气腔和与过气腔相连通的第二过气流道。
13、因此,在作业时,空气能够由第一过气流道远离过气腔的一端进入,并沿第一隔温管的轴向在第一过气流道内向上流动,并进入过气腔,最终进入第二过气流道由第二过气流道排出。
14、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本申请中的第一过气流道和过气腔均位于连将段的外部,而第二过气流道位于检测段的外部,因此,经过第一过气流道、过气腔以及第二过气流道的气流能够在检测主体外形成阻隔温度的风幕,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隔绝防干烧探头周围的高温,降低高温对检测主体的检测结果产生的影响。
15、并且,本申请中的气流是由检测主体的连接段形成,即由低温区域向上流动,因此,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对高温的中和及隔绝作用,保证检测主体的检测精度,提高使用安全性。
16、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燃气灶,包括灶具主体、供气件以及上述的防干烧探头;所述灶具主体形成有鼓风通道,所述供气件设置于所述灶具主体内,且所述供气件的出气端与所述鼓风通道的进气端相连通,所述鼓风通道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一过气流道相连通。
17、其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干烧探头,还包括燃烧器,所述燃烧器与所述灶具主体相连接,且所述防干烧探头的检测段穿过所述燃烧器设置。
18、采用本申请提供的防干烧探头的燃气灶能够保证对锅具干烧的精准检测,从而提高燃气灶的使用安全性。而通过在灶具主体内设置的供气件,并设置一端与第一过气流道相连通,另一端与供气件相连通的鼓风通道,能够将供气件输出的气体供入第一过气流道内,从而形成上述风幕,提高隔温效果,保证检测精度。
技术特征:1.一种防干烧探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主体和隔温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干烧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温管内形成有多个散热翅片,且多个所述散热翅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隔温管的外壁面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隔温管的内壁面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第一过气流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干烧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沿所述第一隔温管的周向延伸,且所述散热翅片的截面呈倒v形结构,多个所述散热翅片沿所述第一隔温管的轴向等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干烧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温管和第二隔温管之间形成有散热空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干烧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空腔内填充有相变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干烧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主体的检测段包括封堵件、感温件和护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干烧探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容纳槽的底部相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封堵件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干烧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主体的连接段包括连接套筒和连接杆,所述连接套筒的一端与所述护套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连接杆设置于所述连接套筒内,且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感温件相连接。
9.一种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包括灶具主体、供气件以及上述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防干烧探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燃烧器,所述燃烧器与所述灶具主体相连接,且所述防干烧探头的检测段穿过所述燃烧器设置。
技术总结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干烧探头及燃气灶,涉及厨房用具技术领域,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防干烧探头结构,降低防干烧探头周围高温对探头检测的影响。本技术提供的防干烧探头,包括检测主体和隔温机构;隔温机构包括第一隔温管和第二隔温管,第一隔温管形成有定位孔,检测主体的连接段插入定位孔设置,第一隔温管的管壁内形成有第一过气流道,第二隔温管套设于第一隔温管和检测主体的外部,且第二隔温管与检测主体的连接段形成过气腔,与检测主体的探测段形成第二过气流道;第一过气流道与过气腔相连通,第二过气流道的一端与过气腔相连通,另一端与外部环境相连通。技术研发人员:任富佳,曾庆中,叶步青,潘硕,姚家前,吴伟良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40116技术公布日:2024/12/12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1216/34984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