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12-26 15:44:49
本技术涉及充电桩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充电桩。
背景技术:
1、直流充电桩因充电模块工作时会发热,因此此类产品都会设计散热风道为充电模块散热,以保证充电模块的正常工作。并且在风道的进风口一般会设置有过滤件,过滤件在长时间的使用后,都会积累许多灰尘,从而导致进风量变少,进而影响散热风道的散热效果,因此需定期对散热棉进行更换,保证充电模块正常工作。
2、而现有的充电桩的散热风道一般会挨着充电模块设置,以保证对充电模块的散热效果。但是在更换过滤件的过程中,这种结构需要先将充电模块取出,再将过滤件由风道靠近充电模块的一侧取下并进行更换,因此存在过滤件更换不方便的问题。
3、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充电桩散热风道的过滤件更换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充电桩散热风道的过滤件更换困难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桩,包括:第一网板,第一网板盖设在风道的出风口处,且第一网板朝向安装门的一侧具有避让开口;第二网板,第一网板与第二网板间隔设置并围成流通腔;至少一个限位挡片,限位挡片设置在第一网板朝向第二网板的一侧;过滤件,过滤件可拆卸地设置在流通腔的内部并位于限位挡片和第一网板之间,且过滤件通过避让开口进入或者退出流通腔。
3、进一步地,第一网板靠近避让开口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限位挡片,限位挡片与第一网板配合形成安装导槽,过滤件沿安装导槽在流通腔滑动。
4、进一步地,限位挡片沿其所在的第一网板的侧边方向延伸。
5、进一步地,第一网板与避让开口的相对的一侧有至少一个限位挡片。
6、进一步地,第一网板远离壳体的一侧的限位挡片为限位安装挡片,限位安装挡片的长度与对应的第一网板的侧边的长度相同。
7、进一步地,第二网板设置在限位挡片和过滤件之间并分别与限位挡片和过滤件抵接。
8、进一步地,第一网板包括:网板本体,网板本体盖设在出风口处;安装翻边,安装翻边绕网板本体的周向设置并与网板本体围成避让开口,且限位挡片设置在安装翻边上。
9、进一步地,第二网板对应避让开口具有朝向第一网板延伸的挡边。
10、进一步地,挡边具有安装凸起,充电桩还包括固定件,固定件依次穿过安装凸起和风道的侧壁。
11、进一步地,充电模块的顶部靠近和远离风道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安装板,充电模块靠近风道的一侧的安装板盖设在限位安装挡片上并与限位安装挡片抵接。
12、进一步地,充电桩还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安装口,第一网板和第二网板设置在壳体的内部,且充电桩的第一网板的避让开口朝向安装口设置。
13、进一步地,第一网板靠近壳体的侧壁的一侧的安装翻边具有与侧壁连接的安装孔。
14、进一步地,第一网板与避让开口相对的一侧的安装翻边与壳体的底壁抵接,安装翻边具有开口方向朝向壳体的侧壁的限位槽,且底壁具有与限位槽配合的限位凸起。
15、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申请中的充电桩包括第一网板、第二网板、至少一个限位挡片以及过滤件。第一网板盖设在充电桩的风道的出风口处,且第一网板朝向充电桩的安装门的一侧具有避让开口;第一网板与第二网板间隔设置并围成流通腔;限位挡片设置在第一网板朝向第二网板的一侧;过滤件可拆卸地设置在流通腔的内部并位于限位挡片和第一网板之间,且过滤件通过避让开口进入或者退出流通腔。
16、使用本申请中的充电桩时,由于第一网板和第二网板间隔设置并能够围成流通腔,所以能够通过第一网板和第二网板实现对过滤件的固定,同时还能够使过滤件可以对充电桩的风道的出风口起到过滤的效果。同时,由于第一网板朝向充电桩的安装们的一侧具有避让开口,所以在需要更换过滤件时,只需要先将第二网板卸下,然后再将过滤件由第一网板具有避让开口的一侧取出即可。因此,在使用本申请中的充电桩时,在更换过滤件的过程中不再需要将充电桩的充电模块取下,从而能够保证过滤件的更换更加简单容易。同时,由于第一网板还具有限位挡片,所以在安装过滤件以及第二网板的过程中能够通过限位挡片保证过滤件和第二网板能够安装在准确的位置,进而能够保证对出风口的过滤效果。因此,本申请中的充电桩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充电桩散热风道的过滤件更换困难的问题。
技术特征:1.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板(10)靠近所述避让开口(11)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限位挡片(40),所述限位挡片(40)与所述第一网板(10)配合形成安装导槽(14),所述过滤件(50)沿所述安装导槽(14)在所述流通腔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挡片(40)沿其所在的所述第一网板(10)的侧边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板(10)与所述避让开口(11)的相对的一侧有至少一个所述限位挡片(4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板(10)远离壳体(70)的一侧的所述限位挡片(40)为限位安装挡片(41),所述限位安装挡片(41)的长度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网板(10)的侧边的长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板(30)设置在所述限位挡片(40)和所述过滤件(50)之间并分别与所述限位挡片(40)和所述过滤件(50)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板(10)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板(30)对应所述避让开口(11)具有朝向所述第一网板(10)延伸的挡边(3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边(31)具有安装凸起(311),所述充电桩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依次穿过所述安装凸起(311)和所述风道(20)的侧壁。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充电模块(60)的顶部靠近和远离所述风道(20)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安装板(61),所述充电模块(60)靠近所述风道(20)的一侧的所述安装板(61)盖设在所述限位安装挡片(41)上并与所述限位安装挡片(41)抵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还包括壳体(70),所述壳体(70)具有安装口(71),所述第一网板(10)和所述第二网板(30)设置在所述壳体(70)的内部,且所述充电桩的第一网板(10)的避让开口(11)朝向所述安装口(71)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板(10)靠近壳体(70)的侧壁(72)的一侧的所述安装翻边(13)具有与所述侧壁(72)连接的安装孔(131)。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板(10)与所述避让开口(11)相对的一侧的所述安装翻边(13)与壳体(70)的底壁(73)抵接,所述安装翻边(13)具有开口方向朝向所述壳体(70)的侧壁(72)的限位槽(132),且所述底壁(73)具有与所述限位槽(132)配合的限位凸起(731)。
技术总结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充电桩。充电桩包括:第一网板,第一网板盖设在风道的出风口处,且第一网板朝向安装门的一侧具有避让开口;第二网板,第一网板与第二网板间隔设置并围成流通腔;至少一个限位挡片,限位挡片设置在第一网板朝向第二网板的一侧;过滤件,过滤件可拆卸地设置在流通腔的内部并位于限位挡片和第一网板之间,且过滤件通过避让开口进入或者退出流通腔。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充电桩散热风道的过滤件更换困难的问题。技术研发人员:尹军平,杨利民,张适纯,汪艺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公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40506技术公布日:2024/12/23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1226/34676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