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运动协调功能的下肢假肢
- 国知局
- 2025-01-10 13:18:05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运动协调功能的下肢假肢。
背景技术:
1、现阶段,下肢假肢的安装和普及,是当前解决截肢者基本需要的重要手段。安装假肢不仅可以使患者残缺肢体基本恢复原有的形态和功能,而且可以避免截肢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影响。目前市场主流的假肢通常都是无动力型,其屈伸运动都是由腿部残端带动的,由于佩戴者自身状况不一,可能会存在运动不协调的情况。
2、因此,为提升使用体验,现提供一种具有运动协调功能的下肢假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运动协调功能的下肢假肢,结构简单,具有压力监测部件,能够了解使用者的佩戴压力,为使用者的佩戴提升使用体验。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运动协调功能的下肢假肢,所述下肢假肢包括:
3、肢体接受腔体,所述肢体接受腔体上部设有肢体进入开口;
4、设置在所述肢体接受腔体底部的假肢支撑杆;
5、所述假肢支撑杆的底端可转动的设置有假肢足;
6、设置在所述肢体接受腔体的内壁的环形压力监测件;
7、设置在所述肢体接受腔体内壁的控制元件;其中,
8、所述环形压力监测件包括:
9、设置在所述肢体接受腔体的内壁的环形基座;
10、呈环状排布的多个压力监测部件;
11、各所述压力监测部件通过电动伸缩杆件设置在所述环形基座上;
12、当各所述电动伸缩杆件的伸缩长度一致时,多个所述压力监测部件形成的环状结构与所述环形基座的轮廓相同,且位于所述环形基座内;
13、所述控制元件与各所述压力监测部件以及各所述电动伸缩杆件信号连接。
1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压力监测部件包括:
15、压力传感部件;
16、设置在所述压力传感部件表面的弧形接触部件;其中,
17、所述弧形接触部件与所述电动伸缩杆件位于所述压力传感部件一组对称侧壁上;
18、所述控制元件与各所述压力传感部件信号连接。
1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弧形接触部件为弹性橡胶材质。
2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当各所述电动伸缩杆件的伸缩长度一致时,多个所述压力传感部件形成的环状结构、多个所述弧形接触部件形成的环状结构与所述环形基座的轮廓相同,且位于所述环形基座内。
2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控制元件用于记录各所述压力传感部件的第一压力数值;
22、所述控制元件还用于当所述压力传感部件的所述第一压力数值大于第一压力极限阈值时,控制所述压力传感部件对应的所述电动伸缩杆件调节自身长度,直至所述压力传感部件的所述第一压力数值不大于第一压力极限阈值。
2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控制元件用于记录各所述压力传感部件的第一压力数值;
24、所述控制元件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压力数值以及预设的第一标准压力数值,获得第一疲劳影响系数,并基于对应的所述压力传感部件监测获得所述第一压力数值的时间,计算获得各所述压力传感部件对应的第一疲劳影响数值,并统计各所述压力传感部件的所述第一疲劳影响数值,获得对应的第一疲劳影响总值;
25、所述控制元件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疲劳影响总值以及预设的第一疲劳影响标准总值,获得第一疲劳总影响系数;
26、所述控制元件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疲劳总影响系数、第一疲劳缓解标准伸缩速率、第一疲劳伸缩标准范围以及第一疲劳缓解标准时间,获得对应的第一疲劳缓解伸缩速率、第一疲劳伸缩范围以及第一疲劳缓解时间;
27、所述控制元件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疲劳缓解时间内,基于所述第一疲劳缓解伸缩速率以及所述第一疲劳伸缩范围,控制各所述电动伸缩杆件进行伸缩。
2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下肢假肢还包括残肢端部承接件,所述残肢端部承接件包括:
29、碗状压力监测件;
30、设置在所述碗状压力监测件底部,与所述肢体接受腔体内壁滑动连接的承接支撑结构;其中,
31、所述控制元件与所述碗状压力监测件信号连接。
3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碗状压力监测件包括:
33、碗状压力传感部件;
34、设置在所述碗状压力传感部件顶面的至少一个电动按摩部件;
35、所述碗状压力传感部件的底部与所述承接支撑结构顶部连接;
36、所述承接支撑结构通过多个对称设置的电控滑动部件滑动设置在所述肢体接受腔体内壁;其中,
37、所述控制元件与所述碗状压力监测件以及所述电控滑动部件信号连接。
3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控制元件还用于记录所述碗状压力传感部件的第二压力数值;
39、所述控制元件还用于当所述碗状压力传感部件的所述第二压力数值大于第二压力极限阈值时,控制所述电控滑动部件在所述肢体接受腔体内壁滑动,以调节所述承接支撑结构以及所述碗状压力监测件的高度,直至所述碗状压力传感部件的所述第二压力数值不大于第二压力极限阈值。
4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控制元件还用于记录所述碗状压力传感部件的第二压力数值;
41、所述控制元件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压力数值以及预设的第二标准压力数值,获得第二疲劳影响系数,并所述碗状压力传感部件监测获得所述第二压力数值的时间,计算获得所述碗状压力传感部件对应的第二疲劳影响总值;
42、所述控制元件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二疲劳影响总值以及预设的第二疲劳影响标准总值,获得第二疲劳影响总系数;
43、所述控制元件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二疲劳影响总系数、第二疲劳缓解标准振动频率、第二疲劳缓解标准振动幅度以及第二疲劳缓解标准时间,获得对应的第二疲劳缓解振动频率、第二疲劳缓解振动幅度以及第二疲劳缓解时间;
44、所述控制元件还用于在所述第二疲劳缓解时间内,基于所述第二疲劳缓解振动频率以及所述第二疲劳缓解振动幅度,控制所述电动按摩部件进行振动。
4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假肢支撑杆的底端与所述假肢足通过足部转动件可转动的连接;
46、所述足部转动件被配置成具有三个相互垂直的转动平面;
47、所述控制元件与所述足部转动件信号连接。
4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假肢足底部以矩阵方式布设多个足底压力监测部件;其中,
49、所述控制元件与各所述足底压力监测部件信号连接。
5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假肢足底部预设有足底坐标系,各所述足底压力监测部件配置有对应的坐标信息;
51、所述控制元件还用于基于所述足底压力监测部件监测获得的第三压力数值以及对应的坐标信息,获得足底压力中心;
52、所述控制元件还用于将所述足底压力中心与预设的足底标准压力中心进行比对,获得中心偏差距离值;
53、所述控制元件还用于当所述中心偏差距离值大于预设的中心偏差距离阈值时,控制所述足部转动件转动,直至所述中心偏差距离值不大于所述中心偏差距离阈值;其中,
54、所述足底压力中心与各所述足底压力监测部件的距离乘以各所述足底压力监测部件的所述第三压力数值获得的数值均相同。
55、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56、本技术结构简单,具有压力监测部件,能够了解使用者的佩戴压力,为使用者的佩戴提升使用体验。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50110/35226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