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拉内倒窗开合系统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5-01-10 13:44:06
本发明涉及推拉窗,具体为一种推拉内倒窗开合系统。
背景技术:
1、推拉内倒窗以其既能实现内倒开启的方式,又能实现平移开启的方式,两种开启方式能够随意切换的特点,越来越被大众所认可使用。其在关闭状态下,窗扇与玻扇齐平,立面整齐统一,打开状态时,稍微用力将窗扇拉出,可沿底边框横向滑动,节省空间。在对应活动窗扇的窗框内两侧位置一般设置有锁止片,转动把手,可将窗扇的对应锁止片与其重合,实现窗扇锁止,防盗效果非常好。
2、目前的推拉内倒窗,窗扇底部与底边框连接的开合结构大多为凸轮机构加弹簧的组合,在需要关闭时,底边框末端的挡块会推动凸轮机构转动,在弹簧作用下,窗扇会快速的倾斜撞向窗框内,尤其是对窗框中间分隔窗扇和玻扇的竖撑造成较大冲击。
3、在需要打开时,传统的开合机构缺乏锁止,可能会出现边拉动窗扇向外运动,边推动窗扇向玻扇水平移动的情况,而此时,两个锁止片尚未分离,活动窗扇一般预留的转出间隙非常小,在人力拉动下,只能硬性分离,必然会产生撞击现象,时间久了,容易产生变形,影响使用。
4、另外,在关窗时,由于缺乏锁止,在未到达终点前,人力压迫窗子,也会使窗扇向内运动,产生锁止点撞击的问题。
5、另外,现有开合机构前后件无法通用,且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6、因此,针对现有推拉内倒窗因缺乏有效定位机构,在开关状态时,容易对窗子产生破坏的问题,申请人创新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推拉内倒窗开合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推拉内倒窗开合系统。
2、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推拉内倒窗开合系统,包括窗框和窗扇,窗框的底边框外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机构和第二滑动机构,内侧固定连接有拨动件,第一滑动机构和第二滑动机构与窗扇的底端连接;
4、第一滑动机构包括滑动件、支撑臂和活动锁块;
5、滑动件底部两端分别设有滑轮,上部在两端的滑轮上方分别设置有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两个凸起部之间区域为工作部;
6、第一凸起部位于靠近第二滑动机构一端,其上方开设第一凹槽,第一凹槽顶部和朝向第二凸起部一侧贯穿设置,在第一凹槽内转动连接有活动锁块,活动锁块顶部设有插口,供拨动件朝外一侧设置的插头插入,活动锁块朝向第二凸起部一端能够在拨动件拨动下,转至拨动件下方;
7、工作部靠近第一凸起部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臂,支撑臂靠近第一凸起部一端设置有第二凹槽,远离第一凸起部一端与窗扇底端转动连接;
8、活动锁块在凹槽内转动的两个极限位置,分别对应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
9、打开状态,窗扇拉动支撑臂转出预设角度,第二凹槽对齐第一凹槽,推动窗扇移动,拨动件能够拨动活动锁块到达下极限位置,进入第二凹槽;
10、闭合状态,窗扇回拉到闭合位置,活动锁块远离第二凸起部一端与拨动件抵接,拨动件拨动活动锁块退出第二凹槽到达上极限位置,支撑臂继续转动,将窗扇闭合。
11、支撑臂第二凹槽位置为窗扇拉动支撑臂转出预设角度时对齐第一凹槽的位置,支撑臂的设计,滑动件第一凹槽及其内活动锁块的设计,搭配拨动件的设计为一整体技术方案,缺一不可。通过此创新设计,颠覆了传统凸轮加弹簧的硬换向方式,不管是打开状态还是闭合状态,必须等待支撑臂转动到位,拨动块拨动活动锁块换向后,才能执行,杜绝了因无定位机构,提前拉动窗扇或过早压迫窗扇造成的窗子受损情况。
12、作为优选方案,滑动件为长条形结构,底部沿长度方向设有滑槽,工作部靠近第一凸起部区域为平面。两侧可设计为平面结构,便于收拢在窗扇内。
13、支撑臂分为转动部和连接部;
14、转动部宽度大于工作部宽度,通过销轴水平连接在工作部上,高度低于第一凸起部高度;
15、连接部连接在转动部外侧后部,末端高度高于与转动部连接处高度,在窗扇闭合状态下,连接部位于第二凸起部外侧。
16、转动部底面设置有两组限位槽组,分别为第一限位槽组和第二限位槽组,每组限位槽组包括两个关于转动部的转动中心对称设置的卡槽;
17、工作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两个顶珠,两个顶珠关于转动部的转动中心对称设置,在顶珠下面设置有弹簧;
18、第二限位槽组所在竖直面平行于第二凹槽所在竖直面,两组限位槽组竖连线所呈夹角与窗扇转出的预设角度相同。
19、通过限位槽组和顶珠的配合,可精准锁定窗扇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操作便捷。
20、第一凹槽在滑动件长度方向具有竖直边和倾斜边,竖直边位于最内侧,倾斜边高度高于工作部,低于支撑臂靠近第一凸起部一端高度,竖直边和倾斜边相接处为圆弧过渡。
21、活动锁块下部主体为斜边在下的直角三角形形状,通过下部连接的销轴转动连接在第一凹槽内,一条直角边能够与第一凹槽内的竖直边重合,另一条直角边上方两端位置延伸有凸起,两个凸起之间形成插口。
22、作为优选方案,活动锁块斜边尽头在窗扇关闭状态时高度与转动部高度齐平,支撑臂扫过第一凹槽开口区域为弧形渐变段,圆心与支撑臂转动中心线重合,自第二凹槽顶部向弧形末端的高度成递增设置。在打开窗扇时,随着支撑臂的转动,活动锁块斜边尽头顺着渐变段逐步滑入第一凹槽内,切换平滑,防止突然变化产生的干涉问题。
23、拨动件包括:
24、安装座,连接在底边框上;
25、插头,向安装座外侧伸出;
26、护套,套在插头末端,插头与护套的总宽度与插口宽度尺寸配合。
27、第二滑动机构不具备活动锁块,其余结构与第一滑动机构相同,不用单独开设模具,前后滑动机构共同相同结构,仅在其中一个加装活动锁块即可,既降低了成本,还避免了增加库存。
28、第一滑动机构在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外端分别设置有固定部,两个滑动机构相对端的固定部共同连接有中间连接杆,另一端的固定部安装有堵块。
29、本发明推拉内倒窗开合系统,支撑臂第二凹槽位置为窗扇拉动支撑臂转出预设角度时对齐第一凹槽的位置,支撑臂的设计,滑动件第一凹槽及其内活动锁块的设计,搭配拨动件的设计为一整体技术方案,缺一不可。通过此创新设计,不仅简化了结构,还增加了开窗定位和关窗定位,颠覆了传统凸轮加弹簧的硬换向方式,不管是打开状态还是闭合状态,必须等待支撑臂转动到位,拨动块拨动活动锁块换向后,才能执行,杜绝了因无定位机构,提前拉动窗扇或过早压迫窗扇造成的窗子受损情况。
技术特征:1.一种推拉内倒窗开合系统,包括窗框(1)和窗扇(2),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1)的底边框(12)外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机构(3)和第二滑动机构(4),内侧固定连接有拨动件(5),所述第一滑动机构(3)和第二滑动机构(4)与窗扇(2)的底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拉内倒窗开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31)为长条形结构,底部沿长度方向设有滑槽,所述工作部(314)靠近第一凸起部(312)区域为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拉内倒窗开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32)分为转动部(321)和连接部(3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推拉内倒窗开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底面设置有两组限位槽组,分别为第一限位槽组(3213)和第二限位槽组(3214),每组限位槽组包括两个关于转动部的转动中心对称设置的卡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推拉内倒窗开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32)扫过第一凹槽(3121)开口区域为弧形渐变段(3211),圆心与支撑臂(32)转动中心线重合,自第二凹槽(3212)顶部向弧形末端的高度成递增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拉内倒窗开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3121)在滑动件(31)长度方向具有竖直边和倾斜边,竖直边位于最内侧,倾斜边高度高于工作部(314),低于支撑臂(32)靠近第一凸起部(312)一端高度,竖直边和倾斜边相接处为圆弧过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推拉内倒窗开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锁块(33)下部主体为斜边在下的直角三角形形状,通过下部连接的销轴转动连接在第一凹槽(3121)内,一条直角边能够与第一凹槽(3121)内的竖直边重合,另一条直角边上方两端位置延伸有凸起,两个凸起之间形成插口(33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拉内倒窗开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件(5)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拉内倒窗开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机构(4)不具备活动锁块(33),其余结构与第一滑动机构(3)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推拉内倒窗开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机构(3)在第一凸起部(312)和第二凸起部(313)外端分别设置有固定部(311),两个滑动机构相对端的固定部(311)共同连接有中间连接杆,另一端的固定部(311)安装有堵块。
技术总结一种推拉内倒窗开合系统,包括窗框和窗扇,窗框的底边框外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机构和第二滑动机构,内侧固定连接有拨动件,第一滑动机构包括滑动件、支撑臂和活动锁块,滑动件上部在两端的滑轮上方分别设置有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两个凸起部之间区域为工作部,第一凸起部上方开设第一凹槽,其内转动连接有活动锁块,工作部靠近第一凸起部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臂,支撑臂靠近第一凸起部一端设置有第二凹槽,活动锁块在凹槽内转动的两个极限位置,分别对应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上述设计为一整体技术方案,缺一不可,通过此创新设计,不仅简化了结构,还增加了开窗定位和关窗定位,杜绝了因无定位机构,造成的窗子受损情况。技术研发人员:杜船漾,杜传庆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泰安德朗宁门窗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5/1/6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50110/35499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