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医药医疗技术的改进,医疗器械制造及应用技术 > 一种预防和/或治疗慢性唇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  正文

一种预防和/或治疗慢性唇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 国知局
  • 2024-07-12 10:21:52

本发明属于中药组合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防和/或治疗慢性唇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1、慢性唇炎又称为慢性非特异性唇炎,是唇部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病变。临床表现为唇部皮肤黏膜干燥、有淡黄色干痂,脱屑、皲裂、瘙痒、疼痛,甚至糜烂、渗出。局部干胀发痒,患者常不自觉舌舔唇或用手撕去结痂,使唇破溃开裂、出血渗出物感染后疼痛,充血炎症加重,甚至影响活动。该病病程久,反复发作,可不同程度影响患者容貌及生活。西医认为本病病因与咬唇等不良习惯、日光照射、局部物理或化学刺激、心理精神压力、自身免疫紊乱及遗传等因素相关。慢性唇炎属中医“唇风”的范畴,病因是风湿热搏结于唇部肌肤,病程迁延,导致血虚风燥、肌肤失养,出现干燥、脱屑等改变。

2、由于该病病因机制尚不明确,病位局限,目前尚无针对性的有效治疗药物,临床上外治疗法为治疗的首选。多以激素类或抗生素类软膏外用治疗,辅以维生素调理,虽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无法根治。因此,一款切实有效安全的天然制剂对患者来说极为重要。

3、中国专利文献cn105687534a公开了一种预防或治疗唇风的中药组合物,中药组合物包括威灵仙10~30份、浮萍10~30份、豨签草10~30份。

4、中国专利文献cn108434261a公开了一种预防和/或治疗慢性唇炎的中药组合物,所述外用软膏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虎耳草35~45份、败酱草15~25份和生甘草15~25份。

5、上述中药组合物存在部分中药有毒性(如虎耳草、威灵仙等有小毒)或气味不佳(如败酱草有脚臭味)等问题,长期使用患者的安全性风险较大,且气味特殊可导致部分患者长期使用的依从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预防和/或治疗慢性唇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疗效不佳的问题。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防和/或治疗慢性唇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紫草8-12份、当归8-12份、玉竹8-12份、甘草4-6份。

3、优选的,包括下列重量份的组分:紫草9-11份、当归9-11份、玉竹9-11份、甘草5-6份。

4、更优选的,包括下列重量份的组分:紫草10份、当归10份、玉竹10份、甘草5份。

5、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常见包括但不限于:

6、(1)水提醇沉法:先以水为溶剂提取药材有效成分,再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沉淀去除提取液中杂质的方法。一般含乙醇量达到50%~60%(重量体积比即g/100ml)时,可去除淀粉等杂质,当含醇量达75%以上,除鞣质、水溶性色素等少数无效成分外,其余大部分杂质均可沉淀去除。

7、(2)醇提水沉法为:先以适宜浓度的乙醇提取药材成分,再用水除去提取液中杂质的方法。

8、所述中药组合物提取有效成分后可再经常规的步骤浓缩、纯化或干燥获得中药提取物。其中浓缩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常压蒸发、减压蒸发、薄膜蒸发、多效蒸发,纯化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盐析纯化、大孔树脂吸附纯化、乙醇沉淀纯化、离子交换树脂纯化、絮凝沉淀纯化、膜分离纯化、聚酰胺吸附纯化、硅胶吸附层析纯化等,干燥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烘干法、鼓式干燥法、带式干燥法、吸湿干燥法、沸腾干燥法、喷雾干燥法、减压干燥法、冷冻干燥法、红外线干燥法、微波干燥法等。

9、作为一个优选例,采用橄榄油或芝麻油浸泡煎煮法制备中药提取物:

10、按重量份数取紫草、当归、玉竹、甘草粉碎,加橄榄油或芝麻油浸泡(24小时),文火加热煎煮至药材微焦,过滤除渣,得到所述中药组合物,或称为中药提取物。

11、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慢性唇炎的外用产品的应用。

12、所述外用产品为唇膏。

13、所述唇膏由中药组合物/中药提取物和辅料组成;其中,中药组合物的重量百分比为30%-35%。

14、所述辅料包括油质、蜡质和渗透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15、所述油质包括羊毛脂、蓖麻油、芝麻油、橄榄油、乳木果油、维生素e、白茶精油、凡士林和脂肪酸二季戊四醇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蜡质包括蜂蜡、微晶蜡、石蜡、巴西蜡、小烛树蜡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渗透剂包括薄荷脑和冰片中的一种或几种。

16、所述唇膏包括下列重量份的组分:中药组合物/中药提取物30份,橄榄油或芝麻油20份,蜂蜡30份,乳木果油8份,白凡士林10份,羊毛脂1份,白茶精油1份。

17、进一步地,所述唇膏是由如下所述方法制备的:

18、按照配方所述的重量份比称取各原料药材饮片,粉碎,加6倍饮片重量的橄榄油或芝麻油浸泡24h,文火加热煎煮至药材微焦,过滤除渣,制备成每克油约含生药0.16~0.18g的中药提取物,备用。加入基质辅料包括但不限于中药提取物,橄榄油,蜂蜡,乳木果油,白凡士林,羊毛脂,白茶精油等油软膏辅料,加热,混匀,备用。

19、紫草(学名: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为紫草科紫草属的植物。又名山紫草、紫丹、紫草根,分布辽宁、山西、湖南、甘肃、山东、湖北、广西、四川、陕西、贵州、江西、河北、河南等地,药用来源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紫草或内蒙紫草的干燥根。性味甘、咸,寒。归心、肝经。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之功能。

20、当归(学名:angelica sinensis),其根可入药,是常用中药之一。别名干归、秦哪、西当归、岷当归、金当归、当归身等。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功效。

21、玉竹(学名:polygonatum odoratum),是天门冬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味甘,质润,性微寒,以其地下根茎部分入药。具有安神强心、养阴润燥、生津止渴之功效。

22、甘草(学名:glycyrrhiza uralensis),多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诸药之功效;炙甘草能补脾益气。主治咽喉肿痛,咳嗽,脾胃虚弱,胃、十二指肠溃疡,肝炎,癔病,痈疖肿毒,药物及食物中毒。

23、有益效果

24、临床上实验证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或制备成中药唇膏对于唇炎效果显著,治愈后不易复发,且药味数少、原材料易得、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其中,紫草与当归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清热、活血的作用加强,祛风止痒的作用更为明显,提高了中草药对炎症的治疗作用,疗效显著。

技术特征:

1.一种预防和/或治疗慢性唇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紫草8-12份、当归8-12份、玉竹8-12份、甘草4-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的组分:紫草9-11份、当归9-11份、玉竹9-11份、甘草5-6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的组分:紫草10份、当归10份、玉竹10份、甘草5份。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和/或治疗慢性唇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慢性唇炎的外用产品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产品为唇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唇膏由中药组合物和辅料组成;其中,中药组合物的重量百分比为30%-3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包括油质、蜡质和渗透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质包括羊毛脂、蓖麻油、芝麻油、橄榄油、乳木果油、维生素e、白茶精油、凡士林和脂肪酸二季戊四醇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蜡质包括蜂蜡、微晶蜡、石蜡、巴西蜡、小烛树蜡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渗透剂包括薄荷脑和冰片中的一种或几种。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唇膏包括下列重量份的组分:中药组合物30份,橄榄油20份,蜂蜡30份,乳木果油8份,白凡士林10份,羊毛脂1份,白茶精油1份。

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一种预防和/或治疗慢性唇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紫草8‑12份、当归8‑12份、玉竹8‑12份、甘草4‑6份。临床上实验证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或制备成中药唇膏对于唇炎效果显著,治愈后不易复发,且药味数少、原材料易得、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技术研发人员:朱全刚,陈中建,李斌,朱聪聪,崔贞,台宗光,蒯仂,张红敏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市皮肤病医院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6/11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4/8646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